如果說人人都有一位維系著生命的伴侶,那就是“安”,平安的安。
東坡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誠然,在時間與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是微不足道的塵埃。作為人,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踩死一只螞蟻,但同時,作為人,我們也會如同螞蟻一樣被輕而易舉地踩死,因為危險的巨腳時刻停在我們頭上。
或許是自己疏忽,因而招來危險,或許純粹是無辜,卻遭來橫禍。總之,生命就是那支在烈風(fēng)中搖曳不定的蠟燭,隨時都可能熄滅。一個未封緊的煤爐,一次酒后駕駛,一塊松懈的玻璃,一段擁擠的樓梯,一場地震,一次滑坡……危險無處不在,小到易被幼兒吞食的紐扣,大到無處可逃的天災(zāi),都能讓我們生命的指針?biāo)查g停止走動。
我們需要“安”,因為我們的生命牽動著親友的心。如果我們不幸發(fā)生了什么意外,斷了胳膊,缺了腿,或者喪失了生命,那么,殘缺的可不只是肢體,家庭可能殘缺,親友的心可能殘缺,因為我們是他們世上最重要的人,我們的生命在他們面前不是微不足道,而是絲線般緊緊系著他們歡樂的風(fēng)箏,當(dāng)絲線斷掉的時候,風(fēng)箏也隨之遙遙遠(yuǎn)逝。
生命存在的意義之一,就是不僅要讓自己活著,更要讓自己完完整整的活著,讓家庭完整,讓親友的心完整。只有“安”才能保證“全”,自己的“全”,他人的“全”。
在變化莫測的社會海洋中,讓“安”當(dāng)作風(fēng)帆,保證生命的航船不會觸礁,保證船上載著的歡樂、幸福,一件都不會少。
以“安”隨,方能得“全”在。
下一篇:從青蛙之死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