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到西安出差時去看古城墻,上邊有自行車出租,游人可以租車在城墻上騎著兜風。一對外國老夫婦挑了一輛雙人車,老爺子按了按車上鈴鐺,然后騎上車猛踩兩下,突然來了個急剎車,車“吱”地一聲停下后,又對著車子到處拍拍打打,各處都滿意后才帶上他老伴走了。我特別留意了后邊不下二十個租車者,都是咱們的國民,不管歲數大小,無不是抓過車子飛身上車騎了就走。兩相對比,讓我想到國人重視安全是階段性:安全月、安全周到了,抓得就嚴些,過了就麻痹了;到了防洪防汛防爆重點時期,思想上的弦開始繃了,過了就萬事大吉了。
強調什么的同時,往往是忽視另一面。以前叫安全周,現在叫安全月,不管強調一周也好一月也罷,都會讓人想著平時就不那么強調了,所以,“安全月里抓安全,檢查來了突擊安全”的現象并不少見。事故和隱患是時時處處都存在的,要想保證安全,不能靠一周一月抓,需要像開頭那位老外一樣,養成良好的安全素質,時時處處想安全,就像吃飯就自然會張嘴、困了自動閉眼那樣成為“下意識”。
在危險期、危險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大江大河”闖了過去;在平時卻大意失荊州,在“小河”里翻了船的事已經太多了。這種現象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