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中,有的單位或部門存在“揀”查現象。
一是揀好場所查。以時間緊、任務重等為借口,把“全面性的普查”變通為“選擇性的抽查”。而被抽查的場所大都是上下同心協力、經過精心“包裝”過的“好”地方,以至于盡管被查的單位可能平時安全工作漏洞百出,也掛上了“安全生產優秀單位”牌子。
二是揀好職工查。有的基層單位,為了在安全檢查中能夠順利“過關”、贏得上級的表彰、嘉獎,從職工中挑選部分文化程度高、操作能力強的職工組織“迎檢隊”。安全檢查時,由“迎檢隊”成員頂崗,其他職工一律臨時“下崗”。
三是揀好天氣查。春暖花開、秋高氣爽的季節檢查偏多。酷暑嚴熱、數九寒天的時候檢查較少。特別是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即使確定過的檢查時間也由此順延,給只能保“天晴”不能保“天陰”的設備、設施、措施提供了蒙混過關機會。
四是揀好位置查。檢查人員以車當步、走“車”觀“花”,檢查地點大都交通便捷。地處偏僻的基層單位、站庫、設備、設施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安全檢查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建立長效機制,堅持階段性檢查與長期性檢查相結合、普查與抽查相結合、面上檢查與點上檢查相結合、專業檢查與一般性檢查相結合,以嚴謹、細致的作風查思想意識、查安全知識、查現場隱患、查整改情況,真正把“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