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工作中,有些管理干部習慣到那些出問題較多的單位去檢查,對先進單位的檢查一年到頭只一兩次,認為先進單位的安全工作做得細、抓得牢、管得實,應該放心。
但是,安全是相對的,不安全是絕對的,安全工作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今天安全了,不等于明天仍然安全,過去沒有安全隱患,不代表現在和將來不會出現安全隱患。如果像上述管理干部那樣,對自己認為放心的地方放松了督促檢查,久而久之就會在安全監管的視野中將這些地方置于“盲區”,最終就有可能造成因檢查監督不力而使放心的地方反而變成問題更多的地方
因此,在抓安全的過程中,要多一些不放心,多一些憂患,多一些居安思危,即使是自己認為放心的地方也要常去查一查,從而實現安全監管全覆蓋、全方位和全視角。
那些讓領導放心的單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安全生產中得到過較多榮譽,并因此贏得了上級部門和領導的放心與偏愛。上級部門也由此放松了對這些地方的要求和管理,抹不開面子去嚴格檢查、嚴格督促,結果導致問題的發生。因此,管理部門要切實抹開面子,在檢查時,要多往那些放心的地方走一走,查一查,幫助他們克服驕傲自滿心態,正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差距,共同尋找進一步提高安全工作水平的方法與路子,把放心的地方建設得更加過硬、更加牢靠。
既然到放心的地方檢查了,就要真正檢查到位、到點、到邊,檢查到每一個可能發生問題的角落,不能搞蜻蜓點水、踏雪無痕,切實把存在的問題查出來、把藏著的隱患挖出來。只有這樣,才達到了檢查的目的,從而保證放心的地方真正放心,人人放心,長久放心。
上一篇:莫讓“安全第一”退居二線
下一篇:莫讓隱患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