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這個概念,自古有之。有人說,安全是一種確保人員和財產不受損害的狀態;也有人講,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就是沒有危險且盡善盡美。事實上,這種絕對化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我們說的安全,是指客觀事物的危險程度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狀態,或者說是一種伴隨著生產而來的狀態,它與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安全生產工作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就是大事。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決定了我們對待安全生產,決不能輕言三句話,即在形勢的判斷上,不能輕易說明顯好轉;在工作評價上,不能輕易說成績很大;在責任落實上,不能輕易說普遍到位。越是在形勢好的情況下,越要保持清醒頭腦;越是在取得成績的情況下,越要做到謙虛謹慎。
在目前的安全形勢下,我們首先要認清“三念”:一是明確安全概念。解析安全兩個字,安是沒有危險即安,全是沒有缺陷即全。只有認真理解了安全的概念,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二是提升安全理念。安全無小事,干部職工要深刻牢記任何安全工作都是大事,安全是硬環境,只有把安全工作抓上去,才能為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硬環境。三是樹立安全觀念。安全是有代價、有付出、有成本的形態。只有使安全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們的投入才能受到回報。凡事都要講安全、保安全,想安全。
樹立安全就是政治的意識。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平安鉆井”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我們共產黨人要講政治,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要抓好安全生產是基礎和保障。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加強安全生產工作,關系到我們切身利益,是維護職工根本利益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環節,只有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好了,才能讓職工真正平安工作,共享企業發展的豐富成果。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沒有安全就沒有和諧。一個企業如果經常發生安全事故,企業的和諧氛圍一定會受到影響。
樹立安全就是文化的意識。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是企業安全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鉆井隊要有意識地結合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實踐,把安全文化滲透到企業的每一項規章制度、政策及工作規范、標準和要求當中,進行強勢推動,使員工從事每一項經營管理活動,都能夠感受到企業安全文化在其中的引導和控制作用,真正從思想上接受企業倡導的安全價值理念,確保企業安全文化具有恒久的活力。
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識。一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我們講又好又快,就是既需要增長的速度、更要增長的質量,既要發展、更要安全。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安全觀、發展觀,把安全生產作為重要著力點和切入點。二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投入的關系。安全生產投入效益是難以用具體的數字來衡量。通過事先的安全投資,把事故和職業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是最經濟、最可行的生產建設之路。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安全投入搞得好的企業不僅安全事故少而且經濟效益也好;與此相反,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的企業和行業,一旦發生了重大安全事故,輕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重則毀掉一個企業。所以,安全就是效益,這是所有基層管理者應該建立的“安全經濟觀”。三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安全是生產的前提,生產必須服從安全,當安全狀態籠罩著整個生產時,那么生產績效將有顯著的提高,從而引起經濟以及政治與文化的增長;生產的發展,又為安全創造了必要的資金保障和技術支撐。所以我們必須形成“安全促進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共識。
樹立安全就是制度的意識。要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充分運用經濟調控手段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完善事故隱患整改獎罰制度,對未能按期完成重大隱患整改計劃的鉆井隊大班、班組及崗位人員,要嚴格進行經濟責任追究,對完成得好的進行獎勵,促進隱患整改。二要建立監管監督機制。積極探索建立抓安全與抓生產相協調、相統一的體制和機制,提高安全監管效率。要強化日常監管,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善于發現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監管措施,防患于未然。要加強對重點要害部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切實加強對高危作業的安全監管。要充分發揮違章曝光的導向作用,對重特大事故、違法違紀行為等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三要建立應急救援機制。要把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機制。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和非常態相結合,把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盡可能估計得充分一些,把準備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
上一篇:荊軻刺秦、“9•11”看安全防范
下一篇:安全從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