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年一度的全國安全生產月如期而至。安全管理究竟怎樣才能得到防范與遏制?
筆者認為:安全生產月只是一種形式,一種載體,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安全月”活動的開展,敲響安全警鐘,觸及所有從業者心靈深處的那根安全神經,提醒人們及時對照自我,剖析事故、排查找缺、持續改進,繼而達到年年安全的目的。安全工作雖然散落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但是只要建章立制、按章辦事、真抓實干,安全形勢依然令人無憂。
一是要建立安全生產工作長效機制。把制度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及時修訂和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通過制度將各自職責明確落實、各類規程下發學習、各類獎懲宣講到人、工作任務布置清楚、落實情況通報到位、整改結果跟蹤到底。
二是要樹立安全生產憂患意識。綜觀網絡新聞、電視傳媒可知,農電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安全責任不落實、規章制度不執行、管控措施不到位,安全意識麻痹大意等主觀原因所致。樹立憂患意識就是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警鐘長鳴,常抓不懈。要以“問查”、安全例會、班組學習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全員安全意識。
三是要開展安全風險管理,實行安全風險評估。針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通過安全性評價、危險點分析等風險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好生產過程中工器具、安全措施、施工人員精神狀態、思想意識以及自然環境等各種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陪育安全文化,增強安全工作“可控、能控、在控”的能力
四是要結合農電管理實際,創造性開展安全管理工作。 電力行業是高危性行業,安全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農電安全更是涉及千家萬戶。如果將安全工作停留在規章制度、停擱在文件上,安全就無言談及。所以說安全管理還要結合實際,通過一些創造性的管理來提升安全水平。其一要加強農村安全用電監督,開展安全知識宣傳,對違章建房、植樹、破壞電力拉線、拉土、挖沙危及桿基安全等現象從根本上解決好,把好安全隱患滋生關;其二是實行安全現場拍照點評,有效遏制習慣性違章等現象,以此展開安全獎懲,把好安全現場關;其三是對安全落實效果進行自查、供電所互查、公司領導查和組織職工代表查等層層挑揀方式,把好安全管理事后關。
總之,安全是發展的基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安全的“密碼”其實握在我們每一位員工自己的手中,只要我們不憑僥幸心理去干事,不憑運氣去工作,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的執行安全規程,安全離你就很近。
上一篇:關愛生命 安全記我心
下一篇:安全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