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全論壇》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如何提高領導干部對安全工作的決策科學化水平時說,決策要科學化、民主化,要揚長補短
筆者對此感慨頗深。“揚長補短”與“揚長避短”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著明顯的質的不同。按《現代漢語詞典》釋義:“避”是躲開的意思;“補”則指添上材料,修理破損的東西。在安全工作中,如何理解并正確運用這兩個字,恰恰反映了決策者對待安全工作的方法問題。
過去我們常講, 要經常注意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并揚長避短地開展工作。但細一琢磨,老是這樣避來避去,短處會更短,這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倘若遇到問題總是繞道走,見“短”就“避”,那注定是要失敗的。
因此,這就涉及到一個“補短”的問題。如何補?那就是在總結經驗教訓、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要善于把別人的優勢拿過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補己之短,變短為長。由此可見,“補短”好就好在它能讓人正視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創造性地開展安全工作,以求發揮最大作用,使員工在生產過程中有良好的安全感。
誠然,在工作中能經常發現自己的某些不足,這已是不小的進步,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對待它。筆者認為,“揚長避短”不可取,“揚長補短”方為上策。
上一篇:牢記安全,為生命保駕護航
下一篇:“安”“全”師徒的安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