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全成了焦點的詞匯。有人認為,“安”與“危”相對,“全”與“缺”相持,安全便是無危則安、無缺則全。但仔細一想,這還就是“安”和“全”的分別解釋呀。其實安全是“安”與“全”兩個不同意思的整合。“安”是平安,是穩定,“全”則是完備、齊全,“安”排在“全”的前面,就已蘊藏著一種因果關系:“安”是“全”的前提,“全”則是“安”努力的目標。安全便是在整個人生道路中或在整件事情中做到沒有危險、不出事故。“安”是動態的,就像臺階,前進路上的每一步都要在“安”的基礎上走下一段路、做下一步事,沒有了“安”,一切又只能回到從前抑或沒有了重新開始的可能。“全”是靜態的,就像界標,是“安”前進的方向,“安”的攀登只有見到了“全”才算完成了旅程,才是安全的。沒有了“全”,“安”便只是一個美麗的夢。
“安”不是垂手可得的,因為“安”與“危”就象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只要有“安”在“危”也不缺席。世間萬物小到一只螞蟻無不暗藏著危險,甚或人自身的活動也無不構成“安”的威脅。更何況,“安”只是相對的,福兮禍之所伏,一步之遙,“安”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成了致命的武器。與此相同,危險也不是絕對的,禍兮福之所倚,有危險的地方“安”也留在那里。穿梭于崎嶇不平的小路,小心翼翼也能安然無恙。
如何“安”常在?這其中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就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因為只有用心才會遵守自然法則,只有用心才會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也只有用心才會有意識地防“危”。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因此,如果說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的話,那么安全也只給那些時刻用心的人。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人心系“安”,但愿人人終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