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論又稱短板理論,木桶短板管理理論,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木桶理論”還有兩個推論: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木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木桶里有一塊不夠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滿的。
根據“木桶理論”的本義,最短的木板——“短板”決定了木桶的容量,也就是說,所謂的“短板效應”可能會拖累整個工作的進度和成效。
“木桶理論”可以啟發我們思考許多問題,安全管理是一門科學,是一項專業性、政策性、群眾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同時,安全管理還是一項系統工作,在這個系統里,任何一項工作有所疏忽和放松,都有可能成為那塊“短板”,拖慢整個工作的進程。
加強安全管理,就是要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安全管理。不僅要顧及“群體”,更要重視“個體”。正是許許多多不起眼的“個體”小事,給安全管理帶來了重重隱患,釀成了事故惡果:忽略了一根隨手應該拆除的臨時短接線,就可能引發一場短路事故;忘記急停按鈕復位,就可能導致重大操作事故;隨意系掛安全帶,就可能造成高處墜落傷亡事故……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是舉手之勞,可一旦被忽略后,便為事故留下了重大隱患。要把確保安全的落腳點放在每一塊“短板”上,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杜絕“短塊木板”產生的負面效應,只有這樣,安全管理工作才會有保障。
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檢修施工,往往就是不起眼的小失誤,會釀成大事故,使苦心經營毀于一旦。待事故已發生,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已是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安全就像一滴生命之水,維系著我們的生死存亡。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安全工作無小事。從事檢修施工,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更要從“細”處著手,從“嚴”字著手,抓好安全工作。
我們要把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文化在職工中廣泛宣傳、廣泛教育,使每一位職工都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查漏補缺,遵章守紀,在檢修施工中決不抱半點僥幸心理,決不允許半點麻痹大意。發現事故苗頭及時消除,決不能姑息遷就。各級日常安全生產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硬起手腕,把安全工作做嚴、做細、做實,對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決不姑息,對事故隱患決不放過,做到有章必循,違章必究。
上一篇:安全—點燃生命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