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某單位一名員工在作業時,因操作不慎,出現了一起人身輕傷事故,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而就是這名員工在剛剛進行的安全知識考試中,獲得了95分的好成績。這不能不令人深思:為什么安全知識考試獲得了高分,還會在一個十分簡單的操作中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故呢?
據了解,安全工作上的高分低能并不是個別現象,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種高分低能人群,主要是年輕員工,他們腦子活,記憶力好,對安全知識熟讀數遍就能背誦如流。因此,每次組織的安全知識考試都會有上佳表現,但在實際操作中,他們雖然也知道如何去做,可就是麻痹大意,缺乏謹慎細致的作風,從而導致事故的苗頭一再出現。盡管釀成事故的較少,但事故的苗頭卻較多,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造成高分低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安全的意識沒有真正樹立,缺乏安全就是責任、安全就是速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觀念。沒有把安全放在心中、灌入耳中、映入眼中,落實到手中,而僅是掛在口中。二、安全教育沒有入腦入心,學用脫節。平時的安全教育往往滿堂灌,滿足于參課率、時間性 和考試合格率,注重理論上的分數,忽視實際應用和操作。三、安全文化沒有真正落地。各種理念提得多,條條口號喊得響,作業表卡制成堆,員工對此也由新鮮、好奇變得麻木、無視,使安全文化的各種宣傳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四、嚴、細、實的傳統作風沒有在年輕員工身上得到傳承。老同志與年輕人存在代溝,傳統的嚴、細、實作風被一些年輕人看作是陳規、愚腐、落后形勢,好的作風和傳統在年輕一代身上失傳現象較為嚴重。
防止、遏制安全工作高分低能現象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各級領導及管理部門必須下大力根除這種有損企業形象、影響企業發展、進步的頑癥。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考試不僅要重視“效”,更要注重“果”。各級管理部門要改變教育和考試的形式,減少各種名目繁多的理論和書面考試,更多地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不僅使員工懂得怎樣做,把“做”放在第一位,使“知”與“行”密切結合。把員工的安全結果作為衡量機關和管理者安全教育、安規考試效果的唯一尺度。從點滴入手,細化員工的行為規范,將鐵的紀律和人性化管理融為一體,培養員工自律自省自我約束能力,增強員工處處講安全、事事要安全的自覺性,使安全真正成為員工價值觀和人生觀中的重要元素,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珍愛生命、崇尚安全、熱愛事業的優秀員工。
上一篇:安全工作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下一篇:年首更需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