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各生產經營單位又進入第四季度趕超任務的“沖刺”階段,都在想方設法“拉高標桿”,求進度、趕產量、超目標。對于生產經營目標完成滯后的單位,要通過“趕超”,力爭完成全年目標。生產經營目標順利完成或超額完成的單位也要通過“趕超”,爭創“有史以來最高”、“近幾年最高”或“全年最高”的紀錄。趕超任務無可厚非,但筆者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趕超任務勿忘安全生產。
從國家安監總局網站歷年的月度情況中可以看出,近年來,第四季度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事故多發,是不爭的事實。2004年,全國發生特別重大事故14起,死亡861人,但發生在第四季度的就有7起,死亡542人,分別占50%和62.9%。2005年,全國發生重特大事故134起,死亡3049人,其中,發生在第四季度的共45起,死亡1089人,分別占33.6%和35.7%。2006年,全國發生特別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但發生在第四季度的就有4起,死亡143人,分別占57%和54%。為何第四季度重特大事故居多,趕超生產經營目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追根溯源,一到年底,受在建項目施工進度加快,試產投產項目增多,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運輸市場需求旺盛等社會大氣候的影響。各單位生產經營指標就開始“后翹”,生產經營任務層層加碼。再加上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企業不顧安全,增加生產的強烈沖動,鉚足了勁地盲目擴大規模,像開頭所說的那樣搞“大躍進”,爭先恐后的加快工作進度,趕超任務,進而突擊、投機生產經營行為。“三非”(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超”(工礦企業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交通運輸單位超載、超限、超負荷運行)現象突出。因此,重特大事故多發也就不足為怪了。
針對“趕超”出來的種種不安全因素,首先需要各生產經營單位從自身上找出“病根”,給自己以理性思考,要時刻牢記安全,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從而冷靜地對待“趕超”的限度,力爭在安全的前提下“趕超”。各級政府和安監等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抓好安全監管,嚴厲打擊“三非”,堅決反對“三違”,周密防范“三超”,把各項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只有認真落實了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和政府的監管責任,才能確保“趕超”的不僅僅是任務,還有安全目標的實現,確保年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