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論的最初含義:木桶的儲水量取決于最短板的長度,因此要提高水桶的容量,就要把短板加長。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一個木桶至少要有兩塊木板比其它更長更牢固些,才可以在上面裝上借力的提柄,在裝提柄地方的木塊要特別經得起提拉,所謂提綱挈領就是此意。當木桶密封嚴、木材質量過硬時,木桶的容量自然決定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但如果木桶密封不好或木材質量有問題,決定木桶容量的就不單是那塊短板,而是裂縫或漏洞。況且木桶短了一塊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而裂縫和漏洞往往不易發現,具有一定的欺騙和隱蔽性,其危害性更大。
有經驗的木匠經常對木桶進行安全檢查,采用把木桶裝滿水試驗等方法,發現裂縫和漏洞,及時進行修補或加固。確保電力安全生產,又何嘗不應如此?許多電力企業定期召開安全辦公會,安全隱患分析會,開展安全檢查,加大安全投入,整改安全隱患,通過扎實有效地工作確保安全生產。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有的單位安全觀念淡薄,心存僥幸心理,只顧經濟效益,看不到職工的不安全行為,看不到設備和環境的危險因素,看不到管理上的缺陷,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埋下事故隱患。
安全是一門系統工程,事故作為一種矛盾,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必須用科學的發展觀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事故隱患消滅在發生之前。因此,做好電力安全生產工作,要盯著一些重點部位做工作,在生產過程中及時找出“安全補短”的問題,加長短板,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你是否得了“麻風病”
下一篇:安全工作“橫到邊 縱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