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教育電視系列短劇《不該發生的悲劇》,將我帶入了一個個真實的場景,短劇里的事故悲劇讓人感到震驚、痛心、遺憾。
一集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間慘劇,有的群傷群亡、有的剛結婚就獨守空閨、有的白發人送黑發人、有的夫妻陰陽兩隔……我是揪著一顆心看完這個系列短劇的,讓人扼腕嘆息的是這些事故所犯的都是一些低級錯誤,而這些錯誤帶來的卻是災難性的后果。假如每一次的前期工作嚴謹一點,假如每一次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都到位了,假如工作時各負其責、不盲從蠻干、不盲目自信,這些事故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呢?可是沒有假如,這些事故就真真切切的存在,就在我們身邊!
人非草木,生命無價。的確,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然而生命一旦逝去就追悔莫及,永遠找不回來,剩下的除了痛楚還是痛楚。我們是安全生產的主體,誰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呢?誰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呢?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劇中講述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太精辟了,這也是為什么每每發生事故我們都要通報學習、反思總結的原因。
12集系列短劇說明了人在事故中是占主導因素的,短片中頻頻出現的違章冒險主義者、盲目主義者、經驗主義者,這些都是安全生產的大敵。國網公司系統發生的事故原因大部分是個人超越自己職責范圍工作所致,最可怕的是經驗主義。在安全生產上無小事,一絲的馬虎,一絲的大意都可能造成永久的遺憾。平時我們學習各類安全規程、違章典型,也許都是抱著走馬觀花的態度、敷衍了事,可是真正深入的學好了它們、用好了它們,關鍵的時刻真的是可以救命的!短片中,國家電網公司安全專家張雷對每一起事故原因都作了深刻的分析,總結了經驗教訓。我們不難發現,每一起事故都能找出違反了《安規》中的哪款哪條,這說明安規是我們安全生產的前提和保障。每年進行的安規考試,足以說明安規在日常生產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學好安規、用好安規才能為我們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才能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
其次,提高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提高風險意識首先要認識到生命的可貴、生命的意義,只有認識到了這點,我們才會為自己在家庭、企業中的角色擔起責任,才能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知識武裝自己、強大自己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一種重要體現,那么我們要加強安全知識教育和提高業務技能,為了我們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自己在調度臺工作也有幾年了,對于風險意識這方面也有很深的體會。調度員的工作需要相當的細致和認真、并且遇事沉穩,任何錯誤的一個決定都可能釀成電網安全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所以我們在下達每一個操作指令之前,都要仔細認真地琢磨,確保萬無一失。記得在去年的一次安全事故反思會上,陳總說:“對于調度員來說,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中最重要的是不傷害他人,因為你們錯誤的一句話、一個指令都可能給他人造成致命的傷害”,這句話我記憶猶新。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需要各方面細節工作的互相配合,堵住一切安全漏洞,強化“隱患重在消除、事故可以避免”的理念,我們的電力安全防線才能抓實、筑牢。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希望系列短劇《不該發生的悲劇》給我們的啟迪和教訓,真的能成為我們以后安全生產工作的指路明燈,幸福我們也溫暖他人!
上一篇:檢查豈能“挑肥揀瘦”
下一篇:當心經驗成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