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生性狡黠且居無定所,缺乏經驗的獵手很難捕捉到它們,但到了冬天下雪之時,它們卻成了獵戶們最常吃的下酒菜,這和野兔喜歡走熟悉的道路的習性有直接關系。野兔從來不敢走沒有自己腳印的路,當它們出來覓食時,總會小心翼翼,一有風吹草動馬上逃之夭夭。但它們從一條路走過后如果發現是安全的,返回時也會按照原路走,獵人在野兔熟悉的路上設好圈套,很容易就將它們捕獲。
這讓筆者不禁想到“熟能生巧,亦能生禍”的古訓,危險正是從人們放松警惕的那一刻開始的。在日常安全運輸工作中也不乏“野兔式”的職工。為什么習慣性違章總是高居事故發生原因的榜首?為什么事故常發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放心人”身上?其根源就在于職工對自己每天干慣了、做熟了的套路活太過于自信,導致麻痹思想趁機作祟,埋下了隱患的種子。
其實,“熟悉”本身并無過錯,熟悉后放松了警惕才最可怕。我們唯有在工作中做到熟能生“怕”,在行動上謹小慎微,才能確保企業長治久安。
上一篇:安全生產應多“復盤”
下一篇:安全為了誰——心靈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