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筆者在基層單位星期二的職工安全學習會上看到,隊管在臺上捧著文件照本宣科,臺下職工打瞌睡的有,小聲說話的有,無精打采的有。一問職工,他們覺得沒聽頭,太死板,大多是隊管輕描淡寫講幾句安全注意的話語便告結束,或者是拿著文件讀讀了事。
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安全培訓走走過場,不結合現場實際,培訓結束發張試卷,抄抄答案,人人均合格;現場安全工作中,作業規程上清清楚楚寫明怎樣做?可職工還是要省掉一些細節末梢,認為無關緊要,不會有事……此類現象還可舉出很多。這種做法和行為實際上就是安全管理中的 “偷工減料”。
常言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安全就是要小心謹慎,防微杜漸,如履薄冰,不能有絲毫大意和馬虎,不能存在丁點僥幸心理。安全管理強調深嚴細實,良好的工作作風和行為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積累,管理上出現偷工減料,就會形成貫徹安全制度不力,落實安全法規打折扣,執行安全制度不堅決,安全監督不到位,排查安全隱患不及時,助長弄虛作假之風盛行,其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安全管理雖是老生常談,但也要常談常新。比如安全學習可以讓班組長、職工自己來講,他們是現場工作者,安全隱患在哪里?工作措施如何改進?業務技能怎樣加強?他們都最有發言權。再如安全培訓形式可以靈活,除了坐在教室學習理論,也可以請專業技術員現場講解,還可以開展技術比武,師徒結對等。又如現場工作中職工出現習慣性違章現象,管理人員不是睜只眼閉只眼,硬是要敢于當黑臉包公,嚴厲制止。
安全管理上出現偷工減料現象,怎么辦?一是增強安全重要性的認識,要從政治高度、穩定、員工生命安全去認識安全工作。其次是安全管理要深嚴細實,要精益求精。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管理粗枝大葉現象,從嚴管理。再是不能心存僥幸,總認為偶爾“犯錯”偷工減料,一兩次不會出事,豈不知僥幸往往帶來不幸。四是對待工作要踏踏實實。剔除懶惰拖拉,對工作得過且過的思想,一步一個腳印搞好安全工作。因此,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安全管理千萬不要偷工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