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看過一則故事,對安全工作啟發很大,至今仍感觸頗深。
“1972年的一個冬夜,在趙永剛插隊的大營村,突然燃起大火,他被一片呼叫聲驚醒。
大火映紅了天,先是馬棚被燒,然后,又殃及附近的大隊部,空氣里充滿焦煳的味道,還有房屋倒塌的聲音。
有人大叫:“今天馬棚是誰值班?”趙永剛知道是自己,但他只顧滅火,不敢答應。他半年前主動要求去看馬棚,這幾天一直是他在馬棚值班,但那晚他并沒有在馬棚邊上的值班室睡覺。
這場大火影響很大,燒死七匹成年馬,燒塌房屋11間,趙永剛本人全身被三度燒傷,并在全縣通報批評。
一年后,當大家即將返城的時候,在大隊部意外看到關于大火的調查筆錄,兩張白紙上寫滿了趙永剛的各種疏忽。
第一個疏忽:趙永剛那晚并沒有在馬棚邊上的值班室睡覺,而是睡在不遠處的大隊部,這樣既看了馬,又替大隊部的人值班。馬棚被他上了鎖,鑰匙本該放在馬棚外的石頭下,以便其他看馬人進出,趙永剛卻把鑰匙帶在身上,以致火起時,人們找不到鑰匙,他自己也忘了鑰匙就在身上,導致七匹馬全被大火燒死。
第二個疏忽:馬棚里本來有電燈,不知什么時候,趙永剛卻弄了一盞老式的馬燈掛在馬棚里,里邊的煤油便成為那天夜里惹禍的元兇。
第三個疏忽:白天,他把兩捆干草放在馬棚里,夜里本應挪出去,使馬棚里干凈,可他沒想到晚上會有風,更沒想到馬燈會被大風吹落,就落在兩捆干草上。
第四個疏忽:趙永剛入睡前,聽到窗外起了風,可他疏忽了,沒有摘下馬燈。他確實看到馬燈在風中晃動,也覺得大風可能會把馬燈吹落下來,可他還是扭頭進了屋子。
第五個疏忽:在大隊部值班,馬棚里要有動靜,人同樣能夠聽到,可那天晚上他喝了酒。值班不準喝酒,結果,趙永剛睡得太死,馬棚里的動靜他沒有及時聽到。
第六個疏忽:馬棚邊上有兩口大缸,本來水是滿的,就是為了用于滅火?蓵r間長了,有人用缸里的水干了別的事情,趙永剛忘了及時向缸里補水。
第七個疏忽:那天夜里他爬起來的時候,大火已經燒起來,他應該馬上去敲鐘,叫醒村人一起救火。他卻忽略了,自己去救火,不但被燒傷,還延誤了時間……”
從這則故事的事故調查筆錄中可以看出,正是趙永剛一個又一個的疏忽,留下的隱患,導致的事故。從安全心理學角度分析,趙永剛存在多種安全心理,其中,最多的是僥幸心理和麻痹心理造成的疏忽。而這兩種心理,恰恰是安全的大忌,也是趙永剛引起這場大火的重要原因。
在煙草行業,貨款被搶、卷煙被盜、倉庫火災、煤氣中毒、機械故障、交通事故等時有發生,不是制度不全,也不是措施不力,而是三令五申后,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仍存在。人的意識是決定安全的主要因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我們常忽視細小環節,把“不安全的東西,看慣了就安全”的錯誤思維當作正常,放過了看似微不足道的隱患,其實那就是致命的根源;仡^想想,導致事故的原因,其實,只因疏忽一點點。
人生中會有許多種疏忽,一個又一個的疏忽加在一起,會帶來巨大的錯誤和災難。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不要只因疏忽一點點,而導致事故,造成終身的遺憾。
上一篇:安全管理能手的“婆婆經”
下一篇:安全工作提倡“膽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