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人證實,雞西確實發生了礦難,造成了九個人死亡。如果不是記者執著地揭開真相,那么,雞西市滴道區桂發煤礦就可以假裝什么都沒發生。
九個生命的逝去,在看慣重大礦難頻發的國人面前,似乎不足以引起震撼。然而,設計縝密的“瞞報”問題,卻讓更多的人關注這起礦難。花了錢就可以“擺平”一切,哪怕是那么多活生生的生命。一條命九十萬,竟然有很多人覺得“很值了”。
在記者采訪中,有一個鏡頭卻讓人心里倍感難受。出現瓦斯爆炸后,礦工的遺體被迅速火化,但是,記者到他們宿舍,卻發現暖瓶的水還是溫熱的,那瓶還有溫度的開水,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冰冷徹骨。
真相被輕易揭開,不管礦主、官員如何的懺悔、慟哭,也不管他們如何被免職、判刑,似乎無法消解人們心頭的寒意。生命是可以用金錢交換的,鮮血、傷痛都可以用鈔票輕易地擦去,這就是這起礦難告訴人們的混賬邏輯。
當我們追查礦難頻發的緣由,可以羅列出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暢、整治不力及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能落實到位等等原因,但是,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在如此多的生命瞬間逝去的背后,是一部分生命的被忽略,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巨大反差,是這種可怕“混賬邏輯”的屢屢得逞。
與礦難相比,生命與金錢的交易更為可怕。同樣在4月份,云南接連出現兩起礦難瞞報,其中也大范圍地出現了用高額的補償款完成了私了,最后共同隱瞞。在這種交易面前,我們的心情是如此地復雜:是憤怒?是憐憫?是嘆息?好像又都不是。
然而,在這些帶血的事實面前,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應忽視:在這起礦難的背后,隱藏著權力與金錢的罪惡結盟,昭示著一部分生命對另一部分生命的褻瀆與踐踏。
在我們的社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生命價值觀,根據這種生命價值觀,生命是可以用金錢、地位、權力來貼上標價。于是,一部分人的生命就成了另一部分人的恩賜,一些人的生命就微不足道,一些人的痛苦就可以輕易地用金錢置換。
我們不否認每個人處在社會群體中所扮演角色的差異性,但是,當一種生命對另一種生命的態度是侵入和漠視的時候,正義便不復存在了,在這種“金錢與生命交易”的混賬邏輯面前,生命的尊嚴消失了。
當我們揭開蒙在事故表層的面紗,而背后深藏的“生命平等”問題不得不使我們進入沉重的思考。人的生命是平等的,這在文明的社會里,是一個最起碼的準則。對一個呼喚人權、倡導民主與平等的社會來說,一部分生命價值被其他價值吞噬甚至比生命的逝去本身更令人痛心。
要真正做到對生命安全負責,在我們忙著制定各種“措施”的同時,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忽視一個最起碼的底線:就是使任何人的生命權都有享有尊嚴和神圣。只有這樣,才能使生命平等的意識和和保障機制成為安全管理的常態,并滲透到人們尤其是掌握一部分人命運的另一個群體的日常行為。
一個不以“生命”為本位而以“金錢”為本位的社會是危險的,我們期待“生命與金錢輕易置換”的混賬邏輯不再大行其道,這不僅僅是安全生產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發展走向文明的必然要求。
上一篇:“把脈”“除患”保安全
下一篇:抓安全謹防“掉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