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一次魏文王問名醫扁鵲:“你們兄弟三人誰醫術最高?”扁鵲回答:“大哥醫術最高,治病于發病之前,故無人知;二哥醫術次之,治病于發病之時,故鮮人知;我醫術最差,治病于發病之后,故全國盡知。”
其實,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整治與這個故事頗有相似之處。事前預防,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因而往往能事先鏟除病因;事中控制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時,雖有疾患,但總能治愈;而事后整治,是治病于發病之后,總是險象環生,是安全生產的大忌。
由此可見,超前防范,事先鏟除“病”因,是安全生產的治本之策。而有些管理人員總是等到事故發生后,才去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殊不知這樣消極地防范,只能導致安全管理長期陷于被動。事實表明,所有安全事故的發生與發展,總是由隱患引起,繼而導致一連串問題,最終釀成慘劇。對任何一個隱患的事前治理,不僅可以有效避免災難的發生,而且成本和代價也最小,效果也最明顯。如果我們能預案在胸,防范在先,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時刻保持思想和行動的一致,對事故隱患超前控制,使安全工作無短板,無死角,無漏洞,那么許多事故隱患就會被消滅在萌芽之時。
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的特征告訴我們,安全管理已逐步開始由傳統的事故處理向事前預防、由“要我安全”的被動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主動安全轉變。在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社會的今天,讓我們把握源頭、做好事故的預防,為企業的和諧健康發展架起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
上一篇:落實安全責任重在求真
下一篇:“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