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地方特大傷亡事故不斷發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血的教訓催人猛省。各級領導對安全生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嚴謹扎實的作風,堅持“安全第一”方針不搞走過場,安全生產管理務要嚴字當頭,堅決遏止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勢頭,促進各地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
盡管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對各地安全生產全面檢查和專項整治,但特大傷亡事故依然不斷發生。問題的關鍵所在,還是安全生產措施和制度落實不下去,嚴不起來。
“嚴不起來”的根子在于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在一些地方和單位的領導頭腦里,“安全第一”的思想樹得不牢,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的關系擺得不正,重生產、輕安全。可以說,思想認識上的這種偏頗,是危及安全生產的最大隱患。認識上的誤區必然導致管理上的松懈。在一些地方和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不嚴,責任不清,對上級的檢查敷衍塞責,對安全措施的落實空泛無力,各種安全制度形同一紙空文;對安全生產的專項整治重形式,輕落實,態度猶豫,行動遲緩,蒙混過關;安全生產責任追究不嚴,查處不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全生產的投入嚴重不足,甚或把用于安全生產的投入挪作他用,導致生產的安全防御能力低下。凡此等等,正是釀成一起又一起損失慘重的安全事故的禍患所在。這種狀況絕不允許再繼續下去了,必須采取堅決措施加以糾正。
安全生產,人命關天。搞好安全生產,減少傷亡事故,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之所在,更是忠實實踐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各級領導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提高認識,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切實抓好安全生產。
應當說,改變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局面,促進各地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有許多有利條件。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相繼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安全生產法》的頒布使安全生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抓好安全生產的關鍵是要嚴字當頭,以嚴謹的作風,嚴格的管理監督,把有關安全生產的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
落實安全生產措施要有嚴謹的作風。安全生產責任如山,那種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無所作為的形式主義必然貽害無窮。各級領導務必要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生產實際,認真調查研究,找準生產隱患,逐項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把安全事故消滅于萌芽之中。對于中央有關部門部署的專項整治,要集中精力,狠抓落實,不走過場。
抓好安全生產要有嚴格的管理。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改變那種責任不清、管理不嚴、有章不循的狀況。要有專人具體負責安全生產工作,并賦予相應權力。要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及時糾正,把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地政府一把手是本地區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地區安全工作負總責,確保一方平安。
抓好安全生產要有嚴肅的監督。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充分發揮安全監管部門作用,加大安全生產監督工作力度,增強安全生產監督的權威和威懾力。各地要建立健全分級管理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做到機構、人員、職能、經費“四落實”,著力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監督機制。
重大安全生產事故要有嚴厲的查處。對于重大安全事故,必須查清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查處。各地要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精神,加大對領導干部安全事故行政責任的追究力度,真正做到有責必究,有過必罰,觸犯刑律者,應當受到法律的懲處。
上一篇:安全管理中的“嘮叨嘴”
下一篇:看好“指揮棒”安全生產“大家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