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初次上當
終于在三月中旬,我找到一家投資理財公司,對方答應聘請我做投資理財的顧問,每月工資底薪1200元,交五金一險,雙休,工作時間朝九晚五,試用期2個月,我挺滿意。截止到那時候,我一共在監理公司工作了7個多月。
事實上,剛畢業的大學生確實思想很質樸,尤其再受到一些外界刺激的情況下,根本不具備判別能力。換做現在我一定會考慮,你有什么值得別人公司能這么信任你,居然能讓你個非經濟類專業的剛畢業大學生去做投資顧問?你的顧客憑什么相信你?你憑什么讓你的顧客死心塌地的跟隨你?
但是給單位欺騙,被丈母娘一家輕視的怒火徹底澆滅了我心頭理智的那唯一的幼苗,于是在項目啟動后的緊急階段,我義無返顧的離開了監理公司,而且是現在我最反感的方式,突然離開,一個電話徹底終結(嚴格的說,現在的我是非常討厭這樣不負責任的逃避方式)。
3月底我正式到了那家投資公司上班,初始是為期一個星期的培訓,我們那批同時進去的有17個人,大多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教導老師主要是圍繞股票進行培訓,讓我納悶的是,培訓只是針對各類專用術語,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技巧,第三天我就開始頭皮發毛了,心想,“不會是俗稱的騙子公司吧?”但是我沒有后路,只有硬著頭皮繼續學,好在進去的時候公司答應,培訓也是有工資的,于是心理自我安慰“應該是正規公司,不然不會培訓也給錢的”。培訓結束后,公司正式告知我們的工作內容,每天按照公司分發的電話號碼挨個打電話拜訪,從開始大肆宣傳公司的種種牛比光榮史(無真實考證),到中間和電話那頭拉家常,共同唾罵中國的黑暗股市,最后邀請對話那頭幫其進行免費的股票診斷,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電話營銷”,當有顧客感興趣而留下他(她)的股票代碼后,我們的分析師,也就是那個培訓講師,會給其做免費的股票操作指導。將指導意見寫在我們的本本上,然后我們再次進行電話回訪,逐步的讓對方對我們公司產生信任感。(其實現在我還是挺納悶的,為什么每次的指導意見幾乎都是—“盤底,逢反彈后適量拋出”這樣千篇一律的評論居然會有那么多傻帽信任我們公司)
4月中旬了,到公司近大半個月了,公司正式通知,邀請目前手里的客戶到公司免費參加股評班,其實所謂的客戶,也就是那些留了股票代碼讓我們診斷的人,大多是中年或老年婦女,中年或老年的男子,大概是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些菜市場小販,所以腦子轉的不靈光了,大多數都來了,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居然還不乏一些成功男子或女子。股評班結束后,公司果然慢慢的露出一些馬腳了,緊接著又給我們開始培訓,主要是圍繞股權等方面,大談股權的增值效益,并且下發了一些打印的材料給我們,讓我們務必熟讀。開始為我們反復洗腦,也是為了日后我們給客戶進行更好的洗腦。
題外話:如果把股票稱為二級市場,公司的內部股票認購稱為一級市場的話,那股權則處于一級和二級市場之間的邊緣市場。一家公司要想國外上市集資,必須要有規定數量的股東,并且海外上市規定,上市初期一年是不允許股東拋售股票的,為了防止惡意圈錢的事發生。所以很多股權交易公司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大談股權交易、海外上市來欺騙那些上了年歲的大伯大媽的血汗錢。
接下來更離譜的是,公司不斷的找我們每個人進行保密談話,17個人里只有我和另外一個人(稱為何君)算是有正式從業經歷的,3個是畢業后一直閑在家沒有工作,另外12個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出來順便實習的。培訓結束后,大家都把我和何君看成老大哥,所以幾乎沒有什么保密談話能真正保密,了解到每個人的談話內容都是如出一轍,逼壓他們把手里的客戶不斷的約見到公司,誘使他們買公司里所謂的“股權”,好幾個女孩子私底下都給逼的哭了,同時公司許諾了高提成,起買必須5000股,每股約3~7元不等,每5000股許諾提成為2500元。由于我和何君早些年都有炒股的經驗(本人大學時候曾經炒股,歷時1年零7個月,獲利約15%),加上對金融有那么點觸類旁通的感覺,因此直覺告訴我們絕對不能聽從公司的擺布,于是一方面我們仍然象個騙子似的不斷的打電話,另一方面我們規勸所有一同進公司的大學生切不可操之過急的讓客戶隨便買股權,這個時候又一次證實了,剛畢業的大學生太容易受利益和外界刺激的擺布,15個人里有7個意見和我們產生分歧,另外的暫時隨同我們靜觀其變,看著那7個孩子巧舌如簧的對大媽大伯進行游說,我們的心都在發痛,多么有熱情的大學生啊,多么渴望早日踏步高級白領領域的大學生啊,一旦受騙,公司跑掉的話,他們該在這個城市如何立足呢?一旦他們知道自己欺騙了那么多無辜的人,他們以后還能不能睡得著覺么?
月底了,發工資了,這個公司很奇怪,采取發放貨幣現金的形式,而不是銀行走帳,我和何君領到工資的那一剎那,心冷了!當月工資算法如下,底薪1200,扣除每日給我們叫的快餐400元(我們的快餐一眼就能看出是5塊的,公司算做20元一份),扣除每月我們打電話進行業務聯系的費用300元,每日實拿500元,另外每請假累計半天另扣50,我則是可憐巴巴的拿到了400元。
晚上我和何君通了近一小時的電話,決定徹底了解內幕后,再把這批孩子救離火坑,然后離去。接下來的幾天上班,我們故意裝作不經意的問起一些老員工(其實也就是比我們早進了兩個月),了解到他們也仍然沒有交納任何保險,沒有簽定任何協議。所有的股權交易,他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嚴格的說,他們也是在渾渾噩噩的上著班。于是我和何君私底下力勸所有新進人員離開,避免犯下無可挽回的錯誤,但是很可惜,最終仍然有四位走火入魔的孩子堅持留下。
這次跳槽,歷時1個月零6天,最終讓我慘痛收場,并且開始了在家慢慢等待,重新找尋工作的日子。
題外話:剛畢業的大學生有時候找尋工作或者尋求跳槽的時候經常去人才市場,但是千萬不要認為現在的人才市場操作有多么正規,會對所有參加招聘會的單位進行審核。現在的人才市場是有錢就能進的,所以有很多皮包公司、騙子公司利用這個漏洞參加招聘,而許多受聘者渾然不知,認為能參加招聘會的就是正規單位,以至于會做下許多后來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