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考取駕駛證,外出時是乘客,自然對司機這一職業沒有很深的體會。站在乘客的立場上,片面的認為,司機是服務行業,接送乘客應服務到家,司機等乘客理所應當,乘客等司機就有違規則,乘客外出辦事是掂著兩條腿跑,司機只需腳踏油門,一加油的功夫,就省去乘客諸多不便……總而言之,對司機師傅的辛苦比較漠然。
后來考了駕照,也成了一名業余司機,盡管服務對象多是自己的家人,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對司機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對司機師傅的敬業、辛苦也有了一番油然而生的敬意!
這種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辛苦和沒有“自由”!就說單位開接送車的司機吧,承擔著接送職工上下班的任務。正常的話,每天都要比一般職工早起至少半至一個小時,按時按點到達每一站,比北京時間都準。晚上把大家逐站送回家后,又比職工晚到家半至一個小時,加起來就是一個多小時,這段時間司機是無權自己支配的,每天如此。而且職工的按時上下班是靠接送車來保證的,因此司機一般是沒有理由請假的,乍聽起來好象也不算什么,但如果去換位思考,要我們每天犧牲一個小時的時間,經年累月如此,不要說自覺主動,只怕沒有怨言就算是敬業的啦!
小車司機就更不用說了,接送領導,時間不固定,領導說幾點接送,司機是沒有理由說“不”的。因為領導是工作,司機當的就是這個差。哪怕是說好要休息的,可一遇上急事,一個電話,隨叫隨到,哪里有商量的余地?遇領導開會,一小時的會,就要等一個小時,三個小時的會,就要等三個小時。領導出差,短途長途,司機也不能有意見,有的半夜就上路了,一開就是幾個、十幾甚至幾十個小時,完全的超負荷。況且一旦上路,腦袋就要別在褲腰袋上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自己的身家性命事小,可交通安全,車輛安全,領導的安全,以及全家人的安全幸福都系在司機這方向盤上了,哪里容得了一絲一毫的疏忽和大意,眼睛要睜得大大的,思想更要高度的集中,經常連軸轉般的工作,那種疲累是不言而喻的。
大多數的司機都“不顧家”,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顧家的自主權,也是早出晚歸的工作性質所決定的。司機很少一日三餐正點吃飯,大多數司機年輕時起就患有胃病,中老年又暴露出頸、肩、腰、腿、疼種種的職業病。家里本來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可由于不自由的工作,往往令司機陷于尷尬的境地,使其自身覺得對家人虧欠很多。家屬不理解的,遇到司機半夜三更不回家,大哭大鬧者也是有的,這時候,家便不成為棲息的港灣。
有部車,旁人眼里看起來是無比風光的,可這風光的背后,也有很多的無奈!我們在一次學習交流中,一位朋友講述的某省發生的一起重大的交通事故,當時司機載著三位領導外出辦事,山路崎嶇又恰逢天寒地凍,本來就該減速慢行,可時間緊迫,領導再三催促,快點、快點、再快點,結果當遇到緊急情況,司機雖然采取了緊急措施,但仍然沒有擋住“三死”的惡性結果,司機幸免于難的原因在于他有“上車就系安全帶”的好習慣,盡管司機保全了性命,盡管責任不再于司機,但誰又能說,當他面對死亡領導的家屬,他下半生的靈魂將不背負沉重的十字架?
道理無需多講,我想現在凡事講究“和諧”,當我們與司機相處時,無論我們是領導還是一般的乘客,我們都應該給司機多一些關心和理解。把司機當家人,尋求方便的同時,也多給予人方便,我們在早早回家時,也能讓司機早早回家,我們早早休息時,讓他們也能早早休息,讓司機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上一篇:安全的啟示
下一篇:民工生存狀態之一——安全員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