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崗位安全職責
1.1負責機械設備日常保養,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調整、緊固,并作好日常記錄。
1.2嚴格按安全技術交底和操作規程作業。
2、崗位任職條件
2.1接受過良好專業安全技術及技能培訓,熟悉氣焊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2持證上崗。
3、上崗作業準備
3.1接受安全技術交底,清楚其內容。
3.2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工作鞋、安全帽、口罩、護目鏡等。
3.3檢查橡膠軟管接頭、氧氣表、減壓閥等是否緊固牢靠,無泄漏,并嚴禁油脂、泥垢沾染氣焊工具、氧氣瓶。
4、安全操作規程
4.1必須遵守焊、割設備一般安全規定及安全操作規程。
4.2開啟氧氣瓶閥門時,應用專用工具,禁止用鐵器敲擊,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器。
4.3點火前,急速開啟焊、割炬閥門,用氧氣吹風,檢查噴嘴出口。無風時不準使用,試風時嚴禁對準臉部。
4.4點火時,可先把氧氣調節閥稍為打開后,再打開乙炔調節閥,點火后即可調整火焰大小和形狀。點燃后的焊炬不得離手,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使火焰熄滅后才準放下焊炬,不準放在地上,嚴禁用煙頭點火。
4.5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均應在容器外進行。
4.6在焊、割儲存過油類的容器時,應將容器上的孔蓋完全打開,先將容器內壁用堿水清洗干凈,再用壓縮空氣吹干后,才可實施焊、割。
4.7氧氣瓶壓力指針應靈敏正常,瓶中氧氣不許用盡,必須預留余壓,至少要留0.1-0.2Mpa的氧氣,擰緊閥門,瓶閥處嚴禁沾染油脂,瓶殼處應注上“空瓶”標記。乙炔瓶比照規定執行。
4.8焊、割作業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用焊、割炬的火焰作照明。氧氣、乙炔軟管需橫跨道路和軌道時,應在軌道下面穿過或吊掛過去,以免被車輪輾壓破壞。
4.9焊、割嘴外套應密封性好,如發生過熱時,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浸水冷卻。
4.10發生回火時,應迅速關閉焊、割炬上的乙炔調節閥,再關閉氧氣調節閥,可使回火很快熄滅。如緊急時(仍不熄火),可拔掉乙炔軟管,再關閉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并采取滅火措施。稍等后再打開氧氣調節閥,吹出焊、割炬內的殘留余焰和碳質微粒,才能再作焊、割作業。
4.11如發現焊炬出現爆炸聲或手感有振動現象,應快速關閉乙炔閥和氧氣閥,冷卻后再繼續作業。
4.12 進行高空焊割作業時,要系安全帶,高空作業處的下面,嚴禁站人或工作,以防物體下落砸傷。
4.13氧氣瓶應直立放置,設支架穩固,防止傾倒;橫放時,瓶嘴應墊高;嚴禁將氧氣瓶、乙炔發生器靠近熱源和電閘箱;不得在強陽光下爆曬;四周應設圍欄,懸掛“嚴禁煙火”標志;氧氣瓶、乙炔氣瓶與焊、割炬(也稱焊、割槍)的間距應在10m以上,特殊情況也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其間距也不準少于5m,同一地點有兩個以上乙炔發生器,其間距不得小于10m。
5、其他注意事項
5.1焊割完畢后關閉氣瓶嘴安全帽,將氣瓶置放在規定地點。
5.2定期對受壓容器、壓力表等安全附件進行試驗檢查和周期檢查及強制檢查。
5.3短時間停止氣割(焊)時,應關閉焊、割炬閥門。離開作業場所前,必須熄滅焊、割炬,關閉氣門閥,排出減壓器壓力,放出管中余氣。
5.4熄滅焊炬火焰時,應先關閉乙炔閥門,再關閉氧氣閥門;熄滅割炬則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門,然后將減壓器調節螺絲擰松。
5.5在大型容器內焊、割作業未完時,嚴禁將焊、割炬放在容器內,防止焊、割炬的氣閥和軟管接頭泄氣,在容器內儲存大量乙炔和氧氣。
上一篇:電氣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下一篇:焊、割設備一般安全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