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5日,耒陽市大義鄉岸金紅星聯辦礦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0萬元。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衡陽監察分局牽頭,組織耒陽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煤炭工業局、總工會、監察局、公安局等單位組成事故聯合調查組,并邀請耒陽市檢察院參加,于2008年10月24日對事故進行了調查。事故聯合調查組通過現 場勘察、調查取證、綜合分析,查清了事故原因和經過,認定了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了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事故防范措施,現報告如下:
一、事故概況
1.企業名稱:耒陽市大義鄉岸金紅星聯辦礦。
2.企業性質:私營企業。
3.事故發生時間:2008年9月15日10時30分。
4.事故發生地點:-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
5.事故類別:頂板事故。
6.事故傷亡情況:死亡1人。
7.直接經濟損失:70萬元。
二、事故單位概況
(一)企業概況
耒陽市大義鄉岸金紅星聯辦礦屬私營企業,行政區劃隸屬耒陽市大義鄉泥灣村,距耒陽城區40余公里。礦井位于耒陽市永耒礦區共同草坪勘探區北段內。礦區面積0.473km2,由8個拐點坐標圈定,準采標高為+182~-200m水平。
該礦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衡陽市煤礦整頓關閉規劃的復函》(湘政辦函[2007]240號)文批準為耒陽市保留礦井,要求將原生產能力4萬噸/年擴能改造為6萬噸/年。煤礦現有從業人員80余名,其中井下作業人員40人。
煤礦證照情況:采礦許可證證號4300000640866,有效期為: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工商營業執照注冊號430481600000186,有效期為2007年7月4日至2008年7月3日。
(二)事故礦井概況
礦井出露地層主要為二疊系上統龍潭組上段和新生界第四系。礦井內地層基本上呈一單斜構造,走向NW~SE,傾向NE。淺部地層段傾向較陡,一般為40°~60°,深部逐漸變緩為20°~30°。礦井內褶皺不很發育,主要有F3斷層,它控制著礦井含煤地層的發育程度。事故區段以褶皺為主,主要表現為煤層頂底板起伏較大,造成煤層不穩定,向上30~50m煤層尖滅,尖滅線時高時低。煤層南北走向,向西傾斜,傾角30°~45°。綜上所述,礦井構造復雜程度屬簡單偏中等類型。
本礦井準采范圍內的可采煤層為71、72煤層。可采煤層為72煤層,71煤層為局部可采煤層。71煤層厚度0~2.57m,平均厚1.0m,局部結構較復雜,屬不穩定煤層。72煤層厚度0~9.58m,平均厚1.08m,煤厚變導系數149%,煤層結構中等,一般含1~3層泥巖、碳質頁巖夾矸,煤層沿走向及傾向均有變化,呈珠狀、雞窩狀,局部透鏡狀產出。該礦開采煤層頂底板為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砂質泥巖、中粒砂巖等中硬巖石、性脆、易碎,屬Ⅱ~Ⅲ級頂底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71煤層頂板為泥質粉砂巖,薄層狀,水平層理,局部夾極不穩定煤層及煤線1~3層,常與71煤層呈煤組出現,平均厚17m,易風化。底板為中粒砂巖,中厚層狀,平行層理為主,成分石英為主,次為長石,含較多白云母片,鈣質、硅質膠結。局部為細砂巖或粉砂巖。屬Ⅱ級頂底板。72煤層直接頂板大多為粉砂巖,平均厚為11m,硬度大,抗壓強度高,屬Ⅲ級頂板。底板為細砂巖。硬度中等,屬Ⅱ級底板。間接頂板細粒~中粒砂巖,局部為粉砂巖,屬Ⅱ至Ⅲ級頂板,無底鼓現象,工程地質條件屬簡單型。
礦區為侵蝕丘陵地貌,主要出露龍潭組煤系,形成弧山、峽谷,地形復雜,植被茂盛。地面最高標高+240m,最低標高+58m,有利于大氣降水的匯集與排泄,地表水系不發育,無大的水庫。無地表水壓覆礦產、倒灌礦坑的隱患。煤系地層厚度大,含水性弱,其中泥巖、砂質泥巖為相對隔水層,斷層導水性差。
衡陽市煤炭工業局衡煤安[2007]110號文件“關于2007年度耒陽市、祁東縣鄉鎮小煤礦瓦斯和二氧化碳鑒定結果的通知”確認:該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0.28m3/min,CO2絕對涌出量為0.57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2.52m3/t,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5.13m3/t;礦井瓦斯等級為低瓦斯礦井。
該礦井未作煤層自燃性試驗,但根據田心勘探區觀山坳生產井試驗資料表明,煤層不易自燃。本礦未作煤塵爆炸試驗,但根據相鄰田心勘探區觀山坳生產井試驗資料表明,煤層無煤塵爆炸危險性。但礦井煤層結構多呈粉末狀,煤質干燥,采掘過程中煤塵較多,必須采取有力的灑水防塵措施。該區未發生沖擊地壓、地溫異常等現象。
該礦為斜井多水平開拓,設有主、風井兩個井口。主井口坐標:X=2906441,Y=38401291,Z=+179.9,落位標高-137.95,井筒坡度30°,斜長638m,斷面6.42m2。風井口坐標:X=295864,Y=3840588.7,Z=+179.6,落位標高+44.626m,井筒坡度29°,斜長280m,斷面4.52m2。
全井共劃分為二個水平:一水平為-137m水平,二水平為-170m水平。二水平為暗斜井開拓。全井二級提升。
該礦主提升絞車為JT—1型單筒絞車,配套電機功率55kw,串車提升,提煤一次3輛,提矸時串車1輛,鋼絲繩直徑18.5mm。主提升斜井采用18kg/m、軌距600mm的軌道,井筒傾角30°,二水平采用暗斜井布置,采用JT—0.8型絞車,電機功率22kw。
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式,主扇工作方法是抽出式,風井安裝了2臺型號為BK60-№10,功率為30kw的礦用隔爆抽出式軸流通風機。
礦井主供電源來自35KV/5KV耒陽市鹽沙農網變電站,另一路來自35kv/10kv黃陶線。有2臺S9-400/10KV/0.4KV 400KVA變壓器,井下和地面供電分開。礦井備用電源是一臺400KW柴油發電機組。礦井井下采用2趟U-1000 3×35+1×10礦用橡套電纜作礦井井下主供電源;由于井下涌水量小,負荷不大,下井電源直接由地面中心點不接地的變壓器通過低壓屏380V電壓等級雙回路向井下供電。根據井下用電負荷分布情況,在井下各水泵房設配電點,向井下各水泵和采區供電。
礦井主要充水來源為淺部的老窯積水及砂巖風化裂隙水滲入井下,隨著煤層頂板受采動影響,局部產生裂隙,地表水、老窯水可通過裂隙滲入井下,隨著開采范圍和開采深度的增加,礦井涌水會逐步增加,綜合礦區原有資料預測礦井開拓后正常涌水量為21 m3/h,最大涌水量為30m3/h,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為裂隙充水礦井類,屬簡單類型。
礦井排水方式:采用一級排水,主井輔管。-137m水平井底車場水泵房裝有2臺型號為D46—50×8流量為46m3/h水泵,揚程400m配90kw型號為YBK2—280M—2煤礦隔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真空電磁起動器(型號QJZ—400)另有1臺備用水泵,型號D25—50×7、揚程350m,流量25m3/h。配套電機型號YB2—250M—2功率55kw。沿主斜井輔設二趟φ89—4.5的無縫鋼管到地面。設內外水倉,長度90m,容量350m3。
礦井尚未安裝安全監測監控系統。
礦井在地面安裝了2臺3L-10/8型空壓機,電機功率為65KW。采用Φ89×3.5無縫鋼管送至-137m水平。
礦井在地面設有水池,井下主要進風巷、回風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防塵管路兼做消防水管,水源充足。
煤礦與衡陽市礦山救護中隊簽訂了救護協議。
礦井安全管理機構:設礦長1人(胡召官),負責礦井的全面工作;設生產技術副礦長1人(谷應華),負責工程布置、開拓部署、產量等工作;設技術負責人1人(朱伯文),負責測量、采掘工作面技術管理;設安全副礦長1人(胡金平),負責井下安全工作;并下設3個帶班長輪流負責帶班下井,負責當班井下安全生產管理。
(三)事故地點概況
事故地點為-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該煤上山已掘進約10m。
現場勘探時發現該事故地點周圍平巖巷內褶皺發育,沿煤平巷頂底板起伏較大,煤層呈雞窩狀,尖滅現象明顯,煤層較松散。沿煤上山及沿煤平巷頂板為灰黑色粉砂巖,較破碎。沿煤平巷及上山口斷面形狀為梯形,杠四方櫨加強支護。木材規格φ70~120mm,沿煤上山采用梯形棚架木支護,棚距0.5~0.7m,木材規格φ70~120mm,該上山已穿上部采空區。
該事故沿煤上山工作面通風采用7.5kw高壓離心式風機,風機出口至-137m水平運輸石門為φ200m化纖風筒再接塑料膠管(φ150m)再接帆布風筒至工作面。局扇安裝在主井底場進風側10m處。
三、事故發生及搶救經過
2008年9月15日7時30分,帶班長谷松柏組織召開進班會。在上一班作業人員把井下工作面情況向當班作了介紹后,谷松柏安排12人下井到3個作業地點作業,其中-137m水平運輸石門北巖掘進工作面4人,-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事故地點)4人,-170m水平北大巷巖掘工作面4人。8時,安排去-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事故地點)作業的大工谷志文、朱紅華(死者)、小工谷仍飛、謝明生4人開始下井,8時40分左右到達工作面。在工作面作業之前,帶班長谷松柏來到該工作面,在檢查了工作面安全情況后,要求朱紅華4人先在擋頭打好安全擋防止煤矸滾落,然后用鋼釬插一個炮眼掘進放炮。安排完畢后,谷松柏離開了該工作面。4人開始作業,大工谷志文、朱紅華負責掘進、支護,小工谷仍飛負責扒煤,小工謝明生負責推車。10時左右,已架好1架棚,谷志文、朱紅華把新架的棚和前班的2架棚抬了邊櫨。抬好櫨后,朱紅華繼續在擋頭挖煤,谷志文對朱紅華說要下去休息會,順便喝點水。過了一會谷志文又來到工作面砍料做支護,朱紅華對谷志文說剛才挖出一個小洞口,已穿采空區了。谷志文到工作面擋頭看到后,叫朱紅華先等一下,等他打好安全擋再挖(用5-6根木支擋住采空區的矸石)。然后谷志文到下山口去拿木材。10時30分,朱紅華繼續在工作面當頭挖煤,突然采空區來壓,頂板掉渣,大量煤與矸石冒落,朱紅華躲閃不及被煤埋住。而谷志文此時正準備把把木材運上去,發現有煤矸往下滾落,趕緊往后躲開了。此時他發現工作面當頭垮了約10多斗煤矸將朱紅華埋住。事故發生后,谷志文立即讓在下山口扒煤的谷仍飛出去向帶班長谷松柏報告。谷仍飛馬上叫推車小工謝明生去通知。谷志文和谷仍飛趕緊扒垮落的煤。谷松柏在接到謝明生的報告后,立即讓謝明生通知-137m水平運輸石門北巖掘工作面的人去參加搶救,自己趕到主井底車場電話通知地面生產技術副礦長谷應華之后迅速趕到出事地點進行搶救。經搶救人員的奮力搶救,朱紅華于10時45分搶救出來,此時生產技術副礦長谷應華也趕到事故地點,發現谷松柏等正在對朱紅華進行人工呼吸,但因被煤埋住時間較長,人工呼吸無濟于事,經檢查,朱紅華已經死亡。
四、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這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70萬元。
五、事故性質及原因
(一)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二)事故直接原因
1. -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區段地質結構變化明顯,褶皺發育,煤層松散易垮落,煤層頂板為粉砂巖,易碎,抗壓強度差。
2.作業人員在巷道掘進誤穿采空區后,沒有立即停止作業,沒有采取安全防范技術措施。
(三)事故間接原因
1. 煤礦技術管理不到位。-137m水平南大巷2石門煤上山掘進工作面在掘進前沒有進行設計,沒有查明附近采空區情況,沒有留設保安煤柱。
2.職工安全教育和培訓不到位。未按規定組織對職工進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上崗,井下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素質低,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自保、互保能力差。
六、防范措施和建議
(一) 煤礦要認真執行煤礦監察監管部門指令,未依法取得相關證照或證照不全、重大安全隱患沒有得到整改、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要求一律不得組織生產。
(二) 掘進巷道在揭露老空前,必須制定查明老空的安全措施,包括接近老空時預留的煤(巖)柱厚度和探明水、火、瓦斯等內容。必須根據查明的情況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在誤穿采空區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三)強化煤礦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對新工人必須進行72小時的入井前強制性安全教育培訓,對在職職工必須進行定期輪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煤礦安全知識,熟悉本煤礦自然災害的特點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