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某鄉辦煤礦為立井開拓,中央邊界式通風。某日在施工過程中從早上8時30分停電,之后該礦便使用柴油機發電向井下送電,但是電力明顯不足。該礦早班安排北翼兩個工作面生產,中班安排南翼兩個工作面生產。14時井下共有72人,包括南翼北工作面8人,南工作面11人,北翼兩個工作面35人,南翼上車場南新掘進下山7人,其他11人。南翼兩個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到15時30分左右開水泵,停了南翼工作面的電,當時主扇風機和局扇都沒有運行。到17時30分全礦來電,主扇和局扇仍未開啟。北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時,北工作面口2米處掛在背板上的11個電雷管拖地的腳線被拖動的電纜明接頭引爆,引起了瓦斯煤塵爆炸,爆炸后產生的高溫高壓以及隨后產生了負壓和沖擊波,造成井下二平巷及兩個工作面600多米巷道冒落,并有6處形成了較大的冒落區,分布在二平巷各個交叉點、上山口等處。事故后北翼兩個工作面,南翼車場等處的48人升井逃生,后有2人在醫院死亡,井下另外24人遇難。事故共死亡26人,傷10人,直接經濟損失38萬元。
事故原因
1、由于該礦主扇風機未開,通風設施不全,礦井風流紊亂,局部風機未開,風機位置不對,風筒距工作面很遠,瓦檢員空班漏檢,造成回風巷道瓦斯積聚。
2、該礦采區巷道干燥,煤塵具有爆炸性,由于井下沒有防塵灑水設施,沒有按照《鄉鎮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采取防塵措施,造成井下煤塵積存,放炮后引起煤塵飛揚。
3、井下滅火器材隨意存放,一貫使用煤面和煤塊封堵炮孔,用電纜明接頭放炮的現象時有發生。以至在電雷管存放不當的情況下,電纜的明接頭碰到了電雷管的引腳線,11個電雷管爆炸,導致了礦井瓦斯與煤塵爆炸事故。
4、礦領導分工不明確,職責不統一,安全管理混亂。干部工人安全意識差,技術素質低,礦長和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三違”情況嚴重。
預防措施
1、加強礦井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種規章制度,嚴格通風、瓦斯、煤塵管理,杜絕類似事故的發生。
2、加強礦井管理干部、特殊工種和入井工人的安全技術培訓,提高職工安全技術素質。
3、嚴格依法辦礦、依法開采,要堅持做到鄉鎮煤礦安全生產條件資格審查制度,堅決停辦無證非法開采的小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