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是我國最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的流域。”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日前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題會議上說,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尊重自然規律的重要體現,是國內外水環境治理經驗教訓的有益借鑒。其前提是遵循規律、道法自然,方法是系統管理、綜合治理,關鍵是控源截污、轉型發展。
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海河流域環境整體目標是,以流域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為核心,全面集成既有技術,強化退化水生態系統修復/恢復關鍵技術研究,基本形成海河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和污染防治技術體系等。
在國家水專項海河項目組調研中,海河流域各省市都認為“十二五”期間改善海河流域水質的首要問題是結構性污染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在造紙、化工、制藥以及大型工業園區綜合廢水等污染問題嚴重。
因此,周生賢強調,海河流域將從嚴實施體現環保要求的產業政策。各地需按照“以水定發展,以環境資源條件定發展”的原則,制定產業發展政策和落后產能淘汰政策。
他表示,應牢牢抓住耗水量、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沿河布設的工業項目、飲用水水源地上游的建設項目,從嚴從緊控制;圍繞重金屬污染企業整治和污染減排重點企業監管兩個重點,加強工業企業、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等污染源日常環境監管,嚴查超排、偷排等環境違法行為。
據《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實施進展情況》,規劃項目共524個,其中工業治理項目269個,城市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項目234個,重點區域污染防治項目21個。截至今年8月,已完成項目421個。
“海河流域缺乏必要的生態流量,現在污水處理廠出水難以滿足河流生態需求。因此,需推進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河流湖泊生態修復、生態治污等技術;北京、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應率先進行城鎮污水處理的升級改造,努力實現城鎮污水處理的主要排放指標與環境質量指標接軌,實現污水資源化。”周生賢說。
周生賢說,以引灤入津水質保護為試點,探索建立流域內跨省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流域生態補償標準體系,以及補償的資金來源、渠道、方式和保障體系等;繼續加強流域與海域的協同綜合管理,建立陸海統籌、河海兼顧的水污染防治體系。
周生賢透露,“十二五”時期,國家總量控制的污染物將由2項擴大到氨氮、氮氧化物和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4項。海河流域7省市需研究化學需氧量、氨氮及特殊污染物控制指標,以飲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環境改善和跨界水污染協同治理為重點,編制好“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規劃。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北京 保護水污染受害人
下一篇:環境年報:被拔了牙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