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省安全監管局根據省政府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部署,按照《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為落實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的工作要求,主要采取六項措施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認真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作為貫穿全年的始終的中心任務,按照認真排查、堅決整治、鞏固成果、杜絕新隱患的要求,加強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明確職責分工,確定專人負責,集中精力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省局印發的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冶金有色、石油天然氣開采與管道運輸、機械制造等7個行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結合實際做出具體安排,明確隱患排查治理的范圍、內容、重點、方式、措施和要求,廣泛宣傳發動,認真組織實施,把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實到基層安全監管機構、落實到每個生產經營單位,確保取得實效。同時,要督促、檢查政府有關部門扎實抓好其他行業和領域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加強對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和引導企業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對生產工藝系統、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防控手段以及安全管理組織體系、責任體系、制度建設、勞動紀律、現場管理等方面進行認真排查。一般隱患要立即整改,重大隱患要落實整改責任、資金、方案以及監控和應急措施,限期整改到位。要加強對企業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重點時段、重點地區和企業、重點崗位和場所的針對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下達整改通知,錄入重大事故隱患信息管理臺帳,督促整改。對存在重大隱患一時難以整改又嚴重影響安全的,要立即責令停產停業整治;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且難以整改到位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取締;對因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而導致事故發生的,要嚴肅查處,嚴厲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三、加大重大事故隱患整治力度。各地要在組織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對危害和治理難度較大,應當局部或者全部停產停業,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重大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重大隱患,各級安全監管局要及時下達整改指令書,責令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治理方案。同時,要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對重大事故隱患實行公告公示、掛牌督辦、跟蹤治理和逐項整改銷案,加大督促整治力度。對省、市兩級重點督促整治的重大事故隱患,在隱患整治技改貼息項目中予以優先安排。
四、建立隱患信息管理臺帳。各地、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建立和完善隱患信息管理臺帳。生產經營單位要對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逐一登記建檔,登記隱患所在單位、場所、隱患類別、隱患基本情況、整治責任人員、整治資金保障、整治目標和計劃、整治方法和措施以及安全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等。對查出的重大事故隱患應及時報告所在地安全監管局和有關部門,并定期報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各級安全監管局要建立本地區重大事故隱患信息管理臺帳,全面掌握本地區重大事故隱患及其整改情況,對隱患的排查、登記、整治、驗收銷號等各個環節實行全過程跟蹤監管。
五、按時報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為及時掌握和報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決定實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月報制度。各市、縣安全監管局要逐級建立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報送制度,確定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員,做好調度統計和分析工作,按時按要求上報信息和資料。各市安全監管局要按要求填寫5個統計表(見附件),在每月5日前報省局隱患排查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時報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責任落實和制度建立情況、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推動和進度情況(生產經營單位自查自改和政府查改的情況及事例)、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經驗和做法以及存在的問題、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有關建議的文字說明。
六、推進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各地要以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為契機,加強隱患排查和監管工作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重大隱患督辦和公示制度、隱患信息管理臺帳制度、隱患整改驗收和銷號制度等,鞏固隱患排查治理成果,防止產生新的事故隱患,不斷加強和規范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并設立重大隱患舉報電話:0551-4677200(工作日)、4673119(非工作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