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怕的是公共安全意識坍塌
2009-05-19
來源:凱迪網
| 瀏覽:
評論:
收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5月18日9時,湖南省株洲市區紅旗路高架橋坍塌事故現場已發現6名遇難者,17名傷員。搜救專業人員包括工程人員280人,消防武警270人,使用大型挖掘起吊設備30多臺。
和每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后的做法一樣,湖南省長周強要求,全省城市高架橋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狠抓責任和工作落實,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這就是富有中國特色的亡羊補牢,如此事后表態,就象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早已讓我們的耳朵聽出了老繭。
綜合媒體報道,我們對這起重大事故的前因后果有了清晰的了解,我們認為,這場災難絕非不可抗拒的天災,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禍,經過分析判斷,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追問,一是對于城市基礎建設,我們不能追求一時的沖動與快感,必須有超前意識,建設高架橋也不例外,你看,僅僅建成14年,株洲市區紅旗路高架橋就已不適應城市發展速度,不得不爆破拆除,這種短視行為存在于我們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某些地區習慣了建設——爆破——再建設,喜歡隨便拍腦袋,科學發展觀只不過是空喊的口號而已,沒有人為由此造成的巨大浪費承擔責風險與責任。二是即便不得不對城市高架橋進行爆破拆除,也應預見到可能涉及的公共安全,誰都知道,爆破作業會產生巨大的沖擊波,會不會對附近橋梁構成威脅,恐怕沒有人敢打萬無一失的包票,其實,縱有99%的安全把握,也不能放過1%可能發生事故的隱患,只要我們把工作做細做實,寧可做無謂的事故防范,采取必要的限行措施,相信這場悲劇不會發生。
橋梁坍塌不是一次兩次了,經驗教訓本應根植人心,然而,株洲市有關部門卻置公共安全于不顧,這決不是一句疏忽大意就可以蒙混過關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橋梁坍塌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政府公共安全意識的缺位與坍塌。誰是這場災難的“殺手”,公眾有權追問,不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與追究,顯然無法告慰遇難者的在天之靈,更難以警示那些漠視安全的某些官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