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高發 北京占比達37%
2016-08-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瀏覽:
評論:
收藏
近5年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共計116件,占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被訴行政案件總數的37%。 北京市二中院行政庭副庭長嚴勇在今天舉行的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情況通報會上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近5年來,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共計116件,占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被訴行政案件總數的37%。
北京市二中院行政庭副庭長嚴勇在今天舉行的“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情況通報會上如是說。嚴勇介紹,此類案件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涉及多個領域,尤其在體力勞動領域多發,其中建筑行業占12.93%、物業行業占9.48%、餐飲行業占8.6%、保安行業占5%,其他汽車出租、服裝制造、機械制造、家具、運輸、快遞等行業也有所涉及。
經分析,該院審理的此類行政訴訟案件中,九成以上為中小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大型企業占比不足一成。具有工傷發生原因較集中、勞動者傷殘情況較嚴重、用人單位起訴多勝訴少、行政機關敗訴率低及案件協調難度大等特點。從案件反映出的情況來看,勞動者因工傷傷害導致死傷的情況較為嚴重。其中,因工傷事故導致勞動者死亡的占58.11%;因工傷事故導致燒傷、肢體骨折、肢體挫傷、內臟臟器損傷等人身損害的占41.89%。
為何工傷認定引發行政訴訟案件呈上升趨勢?嚴勇分析認為,近年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快速發展,用工需求逐漸增多,但用工不規范、不簽勞動合同等現象依舊存在。特別是房屋建筑、物業等行業,工期短、人員流動性大,導致勞動市場管理部門對用工行為監管乏力。
此外,部分企業的安全保障措施不達標,導致工傷事故發生;部分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基于成本壓力,不愿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部分用人單位在日常生產經營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勞動者安全、保險等合法權益的保障。嚴勇建議,勞動者應增強法律意識和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依法維權能力;用人單位積極守法,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金;行政部門應注重事故預防,加強工傷保險法律法規宣傳,加大工傷保險金征繳力度,加強對用工行為和安全生產的監督力度,進一步提升工傷認定執法水平,避免和減少糾紛發生。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