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職業病發病形勢一直十分嚴峻。據統計,我國有毒有害企業超過1 600萬家,80%的鄉鎮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病危害,受害人數超過2億。據衛生部通報,2005年全國各類職業病發病12 212例,其中塵肺病占75%,急、慢性中毒分別占5%和11%。矽肺是塵肺的一種,因致病的粉塵含矽而命名,是嚴重的職業病,是煤礦職業病防治的重點。二氧化硅的粉塵俗稱矽塵,它是致病能力最強、對健康危害最大的粉塵。據專家介紹,游離的二氧化硅粉塵通過呼吸道在人的肺泡上發生堆積,影響氣體交換,最后人的肺泡失去作用,肺組織全部纖維化。用老百姓的話說,肺變成了一個土疙瘩。矽肺猛于虎,衛生部的專家曾經講過矽肺病人的灌洗治療:將病人全身麻醉,以生理鹽水依次灌洗雙肺,洗出來的水是混濁的,靜置一會兒,水會分成水和泥沙兩層。職業病對勞動者的健康往往造成終生損害,目前國內外對大多數職業病沒有根治的辦法。由于勞動者過早地喪失勞動能力,維持本人及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加上缺乏對職業病履行告知和勞動者健康保護方面的法律知識,使勞動者的健康權益難以保障,因職業病的問題引發的上訪事件年年增多,損害了企業形象,影響了職工隊伍的穩定和礦區的安全和諧。因此,關注職業病防治,對構建安全和諧礦區、打造平安家園尤為重要。
1 《職業病防治法》的出臺,為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和保障勞動者的職業衛生權利提供了法律依據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關系,《職業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是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止職業病的發生,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利,促進經濟發展。
1.1 《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了勞動者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主要有:①獲得職業衛生培訓教育。②獲得職業衛生防護。③接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服務。④對職業病危害的知情權,包括危害、危害后果、防護條件。⑤要求改善工作條件。⑥拒絕強令違章操作、冒險作業。⑦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⑧參與企業職業病防治民主管理。⑨要求并獲得職業病危害造成健康損害的賠償。
1.2 為了保護自身健康,勞動者同時也有下列義務 ①學習和掌握必要的職業衛生知識。②遵守職業衛生法規制度、操作規程。③正確使用及維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衛生防護用品。
1.3 用人單位的主要義務 ①建立企業自身職業衛生管理機制,配備管理和技術人員。②配備防護設施并治理職業危害。③開展作業場所危害控制、評價與管理。④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制度,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檔案制度。⑤履行危害告知義務,包括合同告知、作業場所公告和危害警示標志、培訓教育等。⑥職業病報告。⑦職業病患者的救治與安置。⑧為勞動者依法辦理工傷保險。⑨落實職業危害治理和職業病防治經費。⑩對未成年工和女工等特殊群體的保護。
2 職業病防治屬安全生產范疇,抓安全生產,必須同時抓職業病防治
構建安全和諧礦區、打造平安家園,首先要認真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勞動合同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找準切入點,在“關注”、“構建”和“打造”上狠下功夫。兩者是因果必然的關系。職業病防治關注了,《職業病防治法》認真貫徹落實了,必然迎來礦區的安全和諧、家園的平安和企業經濟的穩步發展。
關注職業病防治,必須牢固樹立“事故可防可控”和“職業病危害可防可控”的理念,職業病防治應圍繞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作業場所危害控制及管理精細化這條主線,以“五嚴”,即嚴制度、嚴流程、嚴標準、嚴作風、嚴落實管理,保安全、保職業病防治長效不衰。
2.1 嚴制度 要不斷調整和完善企業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機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落實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工作職責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思想,以準軍事化管理為契機,嚴明勞動紀律,對各單位勞動紀律遵守情況、勞動保護用品佩戴情況實行動態檢查,管理人員嚴格執行跟值班、下井數、進礦簽到、班隊長跟班、班中三匯報等規定,不斷加大反“三違”及職業病防治管理力度。其次,深化宣傳教育,普及職業病防治衛生知識,增強職工防范意識和防護技能,堅持把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作為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要的內容來抓,并做到制度化、規范化、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如定期舉辦班隊長培訓班,努力提高班隊長整體素質,抓好“兵頭將尾”保安全、保職業病防治。在積極推進采掘、輔助單位管理新模式的同時,通過連續的課堂教育讓全礦所有班隊長都能參加到職業衛生及安全培訓中來,有針對性的對安全生產及職業病防治過程中遇到的某一課題、難題進行系統分析、講解,從而不斷提升班隊長的業務技能素質和理論文化修養,真正發揮他們“兵頭將尾”的作用。同時,舉辦新工人上崗前的職業病防護知識培訓,通過培訓,提高員工職業衛生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護技能。
2.2 嚴流程 抓勞動過程中的防護與作業場所危害控制和管理精細化,注重流程設計、流程優化和流程順暢,從什么事、怎么干、標準是什么、干得好與不好怎么辦、誰去執行監督考核兌現等方面,制定包括安全風險抵押金考核、安全質量技能結構工資考核、精細化管理考核、經營等多項考核流程圖,并嚴格執行,確保環環相扣,形成閉合。
2.2.1 履行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依法告知員工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后果 除在礦務公開欄公示職業病防治的有關規章制度、職業危害檢測、評價結果及防護情況外,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條規定,新員工上崗前簽訂勞動合同履行告知義務,即在合同中寫明煤礦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同時寫明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
2.2.2 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評價制度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第二十二條、六十五條的規定,在檢測方式上,可實行單位自行檢測與職業衛生服務機構檢測、評價相結合。如:各采掘工作面粉塵混苯濃度,地面有噪聲源的中央風井引風機、壓風機,井下有噪聲源的掘進頭局扇等,要根據《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國家標準》、《作業場所生產性噪聲檢測規范》(WS/T69-1996)之規定,定期對職業危害場所自行檢測。并邀請市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依法進行檢測、評價,并將檢測、評價結果上報、公布和存檔。同時按照GBZ158-2003《工作現場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即在工作場所醒目位置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牌。對不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識牌和設置不規范的單位,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做到各采掘工作面,面面懸標識,頭頭掛標識,“注意防塵”、“戴防塵口罩”成為井下接塵員工的自覺行為,從而大大增強個人防護意識。
2.2.3 建立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位置、運轉和效果臺帳,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根據《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開展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檢測和職業病危害因素公示,實施《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采煤、掘進、開拓、通風、機電等應分別建立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設置、運轉和效果臺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定期檢查維修,實施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確保正常使用。
2.2.4 建立健全制度、機構,加強管理
2.2.4.1 重點強化煤塵管理 為搞好綜合防塵,保證礦業安全生產,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系統綜合防塵制度,并在生產過程和職業病防治中不斷地修改、補充和完善。同時建立各級管理機構和職能部門,以保證各項法規的貫徹執行。
2.2.4.2 建立健全防塵機構 首先建立健全通風防塵機構和職防機構。成立以礦長為組長的綜合防塵領導小組,通風區配備分管綜合防塵的副區長、隊長、工程師、技術員等專業人員,配備管路安裝工、注水工、防塵工、隔爆安裝工、測塵員等。
2.2.4.3 劃清職責范圍 礦長對全礦的綜合防塵全面負責,采取有效措施保證綜合防塵所需機構人員、資金和裝備,使所有粉塵作業場所達到了國家衛生標準。礦總工程師負責綜合防塵技術領導工作,組織編制防塵計劃和措施,安排防塵工程計劃、檢查督促防塵措施的貫徹執行情況。制訂并嚴格執行全礦上下對防塵工作齊抓共管責任制和相應的獎罰規定和考核制度,并與經濟利益掛鉤。
2.2.4.4 完善采掘系統防塵裝備 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綜合防塵質量標準,建立健全井下防塵供水管網系統,并做到操作可靠、方便,達到水質優、水量足、水壓適宜。井下主要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每隔100 m設置三通閘閥,主要運輸機巷、采煤工作面機巷、風巷、掘進巷道每隔50 m設置三通閘閥,轉載點及硐室口、巷道交叉口也應設置三通閘閥。礦井總進、總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設置風流凈化,并實行編號掛牌制度。配齊采煤機內外噴霧、風流凈化、放炮噴霧、凈化水幕、轉載點噴霧等,在工作面運輸機轉載點推廣實行電磁閥自動噴霧裝置,提高降塵效果。根據具體情況在工作面煤層實行長鉆孔注水,掘進巷道采用濕式鉆眼,并加強通風、保證最佳排塵風速,水炮泥、放炮噴霧、灑水、裝巖灑水、刷洗巖幫等。除此之外,還應再加強個體防護,接塵人員必須帶防塵口罩。
2.2.5 強化瓦斯管理 一是引導廣大職工牢固樹立“超限就是事故”、“微風就是事故”、“瓦斯防治高于一切”的思想,做到警鐘長鳴,時刻繃緊瓦斯防治這根弦。二是以“疏、導、堵”三項工作為重點,及時封閉采空區、盲巷以及與生產無關的報廢巷道。狠抓局部通風和通風設施的改造維護,采用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解決礦井長距離局部通風問題。三是不斷完善和優化礦井通風系統,確保系統穩定可靠。四是優先采用有利于職業病防治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加強對KJ 101監控系統管理,充分發揮高科技設備的優勢,以確保瓦斯監控時時、處處、連續、可靠。五是從嚴從細加強通風瓦斯的管理,科學裝備采掘機械內噴霧裝置,加大“一通三防”隱患整改和對瓦斯超限、微風作業等通風事故的責任追究力度。切實做到重心前移,防患未然。
2.3 嚴標準 制定職業衛生管理、粉塵防治管理制度等職業防治監督檢查標準,采煤系統、掘進系統分別做好采煤系統和掘進系統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管理和制度落實,杜絕和減少職業病的發生;通風區重點做好綜合防塵工作,降低塵肺病的發病率;工資科重點做好對接塵職工定期檢查和上崗前及離崗時的健康檢查;礦工會重點把做好職業病防治、改善職工勞動環境和確保職工身體健康納入職代會議事日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建立健全采、掘、機、運、通等職業病防治專業質量標準化考核辦法和檢查標準,處處按標準施工、按標準操作、用“數字”說話,以動態達標保班組達標。
2.4 嚴作風 堅持領導抓,抓領導,加強領導作風、管理作風和工作作風建設,礦黨政一把手帶頭做起,礦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是貫徹《職業病防治法》的責任群體,企業法人代表是首要責任人,各成員對各自業務范圍與職業病防治有關的工作負責,是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各項工作的具體責任人,工會對用人單位貫徹落實法律、法規有監督責任,工會主席是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監督工作的首要責任人。推行副總以上領導晨會制度,搞好協調配合,堅持“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責任追究制度。
2.5 嚴落實 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應每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井下綜合防塵工作,細化和落實網絡管理機構的責任范圍,堅持精確定位、精細管理,從職能、責任、權益、標準等方面,建立健全采掘區隊精細化管理體系,輔助系統精細化管理體系,地面機關科室精細化考核辦法,做到職能邊界化、職責清晰化、標準具體化、考核精細化;組織定期演練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人,并與個人工資獎金掛鉤。
3 在平安家園“打造”上狠下功夫,加強工會監護、群眾監督,構建安全生產“防護大堤”
依法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全員參加工傷保險,完善職業衛生,職業病與工傷保險檔案是為了提高檔案的法律效力,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對于“打造”平安家園十分重要。職業病管理工作中出現了任何問題,猶如安全生產“防護大堤”出現了“管涌現象”,構建安全、和諧礦區萬萬馬虎不得。要善于發現、善于處理管理工作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在“防”字上狠下功夫,圍繞“防”字查問題,找不足,訂措施,防患于未然,逐漸減少職業病患者人數,才是高層次地維護職工利益。因此,必須加強工會監護、群眾監督、群監群防。一是工會積極參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將職業病的防治、改善職工勞動衛生條件和確保職工身體健康列入職代會重要議事日程,并組織職工代表對安全和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要求行政解決。二是發揮工會職能,組織群監、女工協安員積極做好職工思想工作,對在職業病防治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問題,要善于發現,及時解決。三是職業病防治,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方能營造安全氛圍,構建安全生產“防護大堤”。
總之,各級領導應堅持把搞好職業病防治工作,維護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益作為落實以人為本思想、保持黨組織先進性的具體實踐來抓,從而實現企業經濟發展和勞動者生命健康權益維護工作的“雙贏”。努力實現構建安全和諧礦區、打造平安家園,促進企業經濟穩步發展。
上一篇:生產性粉塵對人體的影響
下一篇:如何預防塵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