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石棉粉塵控制現狀分析

2005-06-07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我國石棉資源、石棉及石棉制品的生產現狀

    (一)石棉資源現狀
    我國石棉資源豐富,并且分布地域廣闊,是世界上第三大儲量國,已探明儲量有9000萬噸,但主要集中在中國西部地區,占全國總儲量的90%以上。我國石棉資源絕大部分為蛇紋石石棉礦,其儲量占全國石棉總量的96.5%。
    目前,全國已開發利用的礦區28處,保有儲量6339萬噸,其中可采儲量4270.9萬噸,內有大中型礦區13處,儲量6180萬噸,其中可采儲量4177.9萬噸。
    (二)石棉生產現狀
    我國石棉生產開發歷史悠久,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的高增長階段,60、70年代的低速發展階段和80年代的穩定發展階段。90年代中前期由于石棉需求旺盛,我國石棉產量穩步發展,到1996年已發展到年產44.17萬噸,90年代中后期發展逐步下降,1998年為31.4萬噸。近年來石棉產量有所增加,2003年已達34萬噸,比2002年增長27%。
    (三)石棉制品的生產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石棉制品工業發展迅速,企業規模、產量都迅速擴大。目前我國石棉制品企業近千家,從事石棉采礦及制品的人數在100萬人以上。其中石棉制品企業規模在300噸以上的約有300家,1000噸以上的約有50家,具備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僅為1/3左右。
    我國石棉制品有3200多個品種。主要有5類:石棉保溫制品、石棉密封制品、石棉制動制品、石棉建筑制品(即石棉水泥制品)和石棉特種產品。主要產品有石棉布、石棉繩、電解布、隔膜布、石棉盤根、高中低壓石棉橡膠板、石棉水泥瓦及石棉水泥管、磨擦材料等,F在石棉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建筑、防火、石油、電器、保溫、摩擦、化工等領域。目前,我國石棉水泥制品企業中,主要生產石棉水泥波瓦,其次為石棉水泥平板與石棉硅酸鈣板,還有部分石棉水泥壓力管與電纜管等,年耗石棉約30萬噸。

二、我國石棉及其制品的
    粉塵控制狀況

    (一)石棉礦山的粉塵控制狀況
    近年來,我國石棉礦山生產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1995年以來,我國投入大量資金,采用較大型新型采掘、運輸設備,如使用激光測量、牙輪鉆機和斗容達22噸的翻斗車等,對老選礦廠進行技術改造,加之一批大、中型新選礦的建成投產,使石棉礦山的生產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目前,我國大中型礦山選礦廠各揚塵點均采用密閉吸塵,防止粉塵擴散,精選車間一般置有大型布袋收塵室,破碎車間采用單體布袋除塵器,干燥車間一般使用降棉筒或旋風除塵器和沖擊式除塵器串聯兩級除塵。小型礦山防塵,仍以職工自身防護和個人防護用品為主。
但是,石棉礦山工作場所的粉塵危害仍相當嚴重,除新建礦山石棉礦粉塵濃度為2.5~3mg/m3,其他礦山粉塵濃度一般在10~15 mg/m3。
    (二)石棉制品企業的粉塵控制狀況
    在石棉制品的生產過程中,也產生大量的石棉粉塵。產生石棉粉塵的主要工序是原棉加工、梳紡處理、紡織、制動制品制造等。
    我國石棉制品工業整體裝備水平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機械化水平較低,如生產石棉紡織產品,在我國還是采用手工操作。常用的石棉粉塵治理方法有密閉法和局部排氣罩法,即對原棉處理車間的碾壓、破碎、松解、篩分、運輸、混合、給料等設備采用密閉法,或在機器運轉局部產生塵源的地方裝置局部排氣吸塵系統,如密閉罩、傘形吸氣罩等。對于含塵氣體常用的凈化方法有:旋風分離器除塵法、布袋除塵器除塵法、濕式收塵器除塵法、電除塵器除塵法。這些除塵方法各有優缺點,目前在石棉制品企業中普遍推廣使用的是布袋除塵器除塵法。
    在《工業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中規定,石棉礦山和石棉制品生產企業其生產工作環境內粉塵含量每立方米內不得超出2毫克。目前我國石棉制品企業中除部分個體和作坊或不規范生產車間石棉粉塵含量不能達標外,正規大廠基本都能達標。

三、石棉所致疾病發病情況

    長期吸入石棉可以導致石棉肺、肺癌及間皮瘤。
    1949~1980年,我國石棉肺發病人數為1786人;1980~1986年為2503人。累積患病人數為4289人,死亡622例,死亡率為14.5%,現患病3667人(Ⅰ期3136人、Ⅱ期500人、Ⅲ期31人)。1986~1998年,石棉肺發病人數為6485人,發病工齡平均為22.7年;至2003年底,累積患病人數達7907人,其中現患病人數6984人,死亡923人,死亡率為11.67%。

四、政府對石棉作業職工的關心及防護措施

    我國政府歷來對接觸塵毒作業人員的健康給予關注。早在1956年5月25日頒布的《工廠安全衛生規程》中第五十八條規定:散發有害健康的蒸汽、氣體和粉塵的設備要嚴加密閉,必要的時候應該安裝通風、吸塵和凈化設備;第五十九條規定:散發粉塵的生產,在生產技術條件許可下,應采用濕式作業;第七十五條規定,在有危害健康的氣體、蒸汽或者粉塵場所操作的工人,應該由工廠分別供給適用的口罩、防護眼鏡和防毒面具。
    我國1960年制定出《石棉肺診斷標準》,并且在1987年12月3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第七條規定:凡有粉塵作業的企業、事業單位應采取綜合的防塵措施和無塵或低塵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不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第十二條規定:職工使用的防止粉塵危害的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職工按規定和要求使用;第十三條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續建有粉塵作業的工程項目,防塵設備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第十四條規定: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又未積極治理,嚴重影響職工安全健康時,職工有權拒絕操作;第二十一條規定:各企業、事業單位對已確診為塵肺病的職工,必須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并給予治療或療養。
    2001年10月27日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的第五十一條、五十二條、五十三條明確規定了職業病病人的診療、康復費用,傷殘以及喪失勞動能力的職業病病人的社會保障,按照國家有關工傷社會保險的規定執行。職業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外,依照有關民事法律,尚有獲得賠償的權利,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要求。勞動者被確診患有職業病,但用人單位沒有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其醫療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單位承擔;最后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該職業病是先前用人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單位承擔。
    2003年4月16日國務院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更加詳細地規定了被確診為職業病的病人所享受的各種待遇和各種權益。
    除上述法律法規外,2001年8月28日,《經濟日報》刊登了原國家經貿委第三批擬淘汰的產品目錄征求意見稿,石棉產品“榮幸”地名列其中。北京市發布了自2004年1 月起,在全市所有建筑工程中禁止使用石棉及其制品的規定。

五、在石棉限用方面取得的成績

    盡管中國是一個石棉生產、使用大國,但中國正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推出政策,限制和禁止石棉的使用,并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表現為:
    1.國家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職業病危害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鼓勵采用無毒、無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嚴重的原料;
    2.取締、關閉或停產土法生產石棉制品企業——采用手工生產石棉制品的企業,逐步淘汰工藝落后、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的小石棉礦山;
    3.將角閃石石棉(即青石棉)制品列為國家《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確定于2001年予以淘汰;
    4.禁止使用以角閃石石棉(即青石棉)為原料的石棉瓦等建材制品;
    5.推動摩擦、密封產品無石棉化的進程。2003年10月起,汽車用摩擦材料將全面禁止使用石棉;
    6.石棉替代品的研究與開發取得顯著成效。

六、政府對石棉及其制品生產今后的設想

    目前,國家對石棉產業的規劃目標如下:
    石棉行業用5~10年的時間完成自身的改革與結構的優化升級,逐步擺脫目前的困境,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市場開發能力要有大幅度的提高,使其具有較強的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到2005年,將淘汰2000噸以下的小石棉礦山企業,屆時主要產品產量及經濟指標為:石棉產量:40萬噸~45萬噸;石棉制品產量:40萬噸~45萬噸;出口創匯:2500萬美元~3000萬美元。
    2010年,石棉行業基本上實現現代化,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國際上20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環境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淘汰5000噸以下的小石棉礦山,建立幾個大型石棉生產出口基地,產品以高檔制品為主,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石棉及其制品的生產及出口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专栏| 健康| 那曲县| 黄梅县| 郯城县| 上虞市| 靖西县| 金平| 永平县| 白山市| 通城县| 浠水县| 临澧县| 文化| 闻喜县| 芜湖县| 瑞金市| 盐边县| 思茅市| 宜兰县| 泊头市| 绥滨县| 扶余县| 正镶白旗| 台前县| 平顶山市| 中方县| 建宁县| 北票市| 克什克腾旗| 叶城县| 麦盖提县| 大埔区| 金川县| 石棉县| 会同县| 苏尼特右旗| 凉城县| 泸西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