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表現:
金屬鎳及鎳鹽對皮膚的影響在生產中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接觸性皮炎或過敏性濕疹。鍍鎳工人多由于接觸硫酸鎳引起,個別對鎳有高過敏性的人因戴鍍鎳的表帶或眼鏡架亦可能發生皮炎。有人認為汗液可溶解金屬鎳,是發生皮膚過敏的重要因素。損害往往從接觸部位開始,有時可蔓延至全身。皮膚先有劇烈癢感,后呈丘疹,皰疹和紅斑樣,嚴重者可化膿、潰爛,急性期伴有發熱。瘙癢于晚間和炎熱氣侯更甚,故稱"鎳癢癥"。皮炎在脫離接觸后1-2周可自愈,少數病例。可持續數月;再接觸會復發,或經常反復發作。過敏試驗可用10%氧化鎳乙醇溶液作皮膚斑貼試驗,陽性反應者局部出現針頭大簇集的紅色丘疹。有人試用白細胞對胸腺嘧啶核苷攝取試驗和淋巴細胞轉化試驗等方法反映機體的致敏狀態。此外,鎳可引起各種臨床癥狀如過敏性肺炎(嗜酸細胞性肺浸潤,Loeffler綜合征)、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并可并發腎上腺皮質機能不全。
鎳的致癌作用已為國外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所證實。Doll發現接觸某種鎳化合物的工人肺癌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0倍,鼻竇癌高出900倍。接觸鎳化合物的工人可見染色體畸變率增加。近年多方面研究的結果表明,鎳化合物是一類活性相當高的遺傳毒物。
治 療:
(1)鎳皮炎可按一般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處理。
(2)鎳引起的呼吸道損害,給予對癥處理。
(3)對鎳高度敏感者,應脫離鎳作業。
上一篇:羰基鎳中毒及治療
下一篇:鈷及其化合物中毒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