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是一種燃燒熱值很高的氣體,在工業和生活中應用廣泛,如接觸一氧化碳的生產作業有冶金工業的氧化鋁生產、煉鋼、煉焦;機械工業的鍛造、滲碳和鑄造;化學工業用一氧化碳作原料生產碳酸氫銨化肥、氨、甲醛、光氣等。另外,煤氣發生爐、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業使用的窯爐、煤礦井下火藥爆破等,均可產生一氧化碳。生活中主要使用煤氣做飯、熱水等。煤氣的主要有用成分一氧化碳,是一種易燃易爆易中毒的氣體,在使用、接觸過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釀成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冬季是發生煤氣中毒的高峰時節,在此筆者就煤氣對人體的毒害和預防救護措施作一簡單介紹。
一、煤氣的中毒機理及臨床癥狀
煤氣中毒主要是指含一氧化碳的人工煤氣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會首先使中毒者神經系統受損,中毒后的臨床表現可以是多個系統受損的結果,但以神經系統癥狀最為突出。當人們呼吸一氧化碳時,這種氣體通過呼吸時并不引起任何病變。但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即與含紅血球的血紅蛋白結合,產生碳氧血紅蛋白。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10倍以上。所以一經吸入,一氧化碳即和氧爭奪與血紅蛋白的結合。由于碳氧血紅蛋白不能負擔起運送氧的任務,導致機體組織缺氧,缺氧發展到一定程度,便引起死亡。
煤氣中毒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惡心、心悸、無力等癥狀。脫離有毒環境,吸入新鮮空氣后癥狀很快消失。
煤氣急性中毒分為以下三級:
1. 輕度中毒。有頭疼、頭沉、眩暈、頸部搏動感、心跳、眼花、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癥狀。出現嗜睡、朦朧、甚至譫妄狀態、意識障礙。離開中毒場所吸入新鮮空氣即好轉,數小時后,癥狀多可消失。一般輕度中毒不會留后遺癥。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高于10%。
2. 中度中毒。除上述癥狀外,還有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紅色,多汗、脈快、煩躁、步態不穩、意識模糊甚至喪失、昏迷等現象。即時進行搶救,恢復較快,一般無并發癥和后遺癥。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高于30%。
3. 重度中毒;颊哐杆龠M入昏迷狀態,持續數小時或數晝夜。瞳孔縮小,對光反射遲鈍。四肢肌張力增高,牙關緊閉,頻繁抽搐。腱反射亢進,引出一側或兩側的病理反射。大小便失禁。重癥者出現中毒性腦病、心肌炎、吸入性肺炎、肺水腫?沙霈F體溫升高出汗、尿糖等間腦損傷癥?捎心X電圖和智能障礙。一般血中碳氧血紅蛋白濃度高于50%。
煤氣中毒還可引起急性遲發腦病。有的病人蘇醒后,意識正常,但經過一段時間(2~60天)的假愈期后,突然出現嚴重神經精神癥狀,如癡呆、譫妄狀態、去大腦皮層狀態、帕金森綜合征、偏癱、大小便失禁、失語、失明、繼發性癲癇等。部分患者經治療可恢復,但一些患者則留下嚴重后遺癥。
二、煤氣中毒原因
工業生產中許多行業使用煤氣作燃料,也有很多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煤氣。由于這些行業生產工藝千差萬別,因此引起煤氣中毒的原因很復雜。生活用煤氣主要是做飯和熱水,煤氣的加壓方式、管道輸送方式、煤氣的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故煤氣中毒的原因相對來講有一定的規律。但無論是工業用煤氣還是生活用煤氣,發生煤氣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煤氣泄漏和局部積聚煤氣。
1.煤氣泄漏。如煤氣管路中各種接頭填料或墊圈損壞;管子被腐蝕穿孔;氣表損壞;連接軟管老化或損壞;灶具旋塞閥芯子不嚴;軟管兩端連接不當;管網系統壓力波動大,造成閥門漏氣或煤氣壓力超過水封要求,水封被壓穿漏氣;煤氣竄到蒸汽或水管內,蒸汽或水管有泄漏現象;煤氣管網V型水封虧水,補水管水量不足,泄水不嚴密或無卡盲板等造成的泄漏;氧化鋁生產、煉鋼、煉焦等過程中煤氣泄漏。
2.局部積聚煤氣。如傳送煤氣不注意空氣流向或設備內的殘留煤氣處理不凈;機械工業的鍛造、滲碳和鑄造等生產過程中局部積聚煤氣;明、暗溝、隧道內及煤礦井下火藥爆破積聚了煤氣;煤氣發生爐、耐火、建筑材料和陶瓷業使用的窯爐有殘留煤氣而檢修前未進行檢查。
在上述某項隱患存在的情況下,如泄漏或積聚煤氣的地點在建筑物、爐窯、容器、隧道及溝槽內、礦井下,一旦自然通風條件不良,又未采取機械通風措施或采取了機械通風措施但風量不足;或通風時間短,導致煤氣濃度過大;或在露天場所但由于陰雨、霧天氣壓低,煤氣難以擴散,也未采取機械通風措施等,再加上現場人員沒及時發現撤離,或沒戴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等,就會導致煤氣中毒事故的發生。
所以說,煤氣泄漏、局部積聚煤氣、通風不良及未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是發生煤氣中毒事故的關鍵因素。
三、 煤氣中毒事故的預防
1.從根本上隔絕煤氣,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設備本質安全化水平。如生產過程要密閉化、自動化,嚴防跑冒滴漏。
2.在可能產生煤氣的場所安裝煤氣自動報警裝置,嚴格控制煤氣濃度在安全標準內。
3.煤氣濃度超標區域,應加強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使煤氣盡快排走,稀釋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使之達到安全標準。
4.進入有煤氣場所應有切實可行的防護裝備,如戴防毒面具、送風面罩、氧氣呼吸器或空氣呼吸器等。在煤氣設備(管網)因泄漏煤氣而嚴重超標時,嚴禁不采取防護措施就冒險搶救或進入泄漏區域。
5.加強煤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加強對有關人員的培訓教育和考核。
6.嚴格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強化安全監督檢查和管理。
7.在煤氣設備上抽卡盲板,動火檢修,必須辦理申請手續,煤氣防護人員要到現場監護。煤氣設備管道打開入孔時要側開身子,防止煤氣中毒。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必須先檢測一氧化碳濃度,合格后方可入內。
8.對煤氣設備、特別是室內煤氣設備,應有定期檢查泄漏制度,發現泄漏要及時處理。
9.對新建、擴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氣設備在投產前,必須進行氣密性試驗,合格后方可投產。試驗時間為2小時,室內煤氣泄漏率小于等于2%,室外小于等于4%。
10.蒸汽管道不能與煤氣管道長期聯通,防止煤氣倒竄造成煤氣中毒。水管應裝逆止閥,以防斷水時倒竄煤氣。
11.在可能產生煤氣的區域應掛明顯的安全警示牌,以防人員誤入造成煤氣中毒。
12.煤氣排水器應定期檢查溢流情況,冬季要伴隨蒸汽保溫,避免因虧水,煤氣壓力超過水封的安全要求,造成水封被壓穿。
13.V型水封與隔斷裝置宜用可靠的切斷煤氣的手段,不準單獨將V型水封作為可靠切斷。封V型水封,要達到補水量充足,必須保持高位溢流,泄水管不準漏水,水封要設專人檢查監護,防止水封虧水。
14.在煤氣放散過程中,放散上風側20米、下風側40米內禁止有人并設有警示線,防止誤入。
15.當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低于160ppm時,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國家對一氧化碳濃度作業時間規定。當生產、操作施工環境中的一氧化碳濃度超過160ppm時,一般不宜進行工作。因特殊情況必須進行作業時,應采用儀器檢測一氧化碳濃度,并采取機械通風和佩戴防毒器具措施。
16.對在可能產生煤氣的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做好健康監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煤氣中毒事故的救護
發現有一氧化碳中毒者時,應立即打開門窗,并將中毒者移到空氣流通的地方,解開衣服。但必須注意保暖,若能自飲水者可給予熱糖茶水或其他熱飲料;呼吸微弱或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同時聯系車輛送往醫院。在送醫院途中也不可中止人工呼吸。如果未出現自發的呼吸,應將人工呼吸持續數小時之久,直到自發呼吸出現為止。對昏迷病人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未昏迷者可針刺合谷、內關、足三里、百會等穴。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最初一小時內約可排出一氧化碳的50%。但碳氧血紅蛋白全部離解則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晝夜以上。使患者吸入高壓氧或內含5%二氧化碳的氧,以加速驅除血液中的一氧化碳。
上一篇:急性化學物中毒性心律失常的治療
下一篇:如何防止密閉空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