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作業時,人體可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主要為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方面的適應性變化。但是如果溫度過高,機體在高溫環境下由于熱平衡和/或水鹽代謝紊亂等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熱致疾病-中暑。
??
?? 中暑按照發病機理可分為三種類型: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這種分類是相對的,臨床上往往難于區分,常以單一類型出現,亦可多種類型并存,我國職業病名單統稱為中暑。
??
?? 1)熱射病:大部分會驟起昏迷、高熱、無汗、灼熱或先有大汗繼而“無汗”皮膚干熱發紅,處理不及死亡率在17―80%之間。
??
?? 2)熱痙攣:明顯特征是肌肉痙攣伴收縮病,以四肢、咀嚼及腹肌等經常活動肌肉多見患者神智清醒,體溫多正常。
??
?? 3)熱衰竭:起病迅速,表現為頭昏、心跳、惡心,并有便意,多汗、面色蒼白,繼而昏厥、血壓下降、體溫不高,一般以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見。
在這三種類型的中暑,熱射病最為嚴重,盡管迅速救治,仍有20%~40%的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