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焊弧光灼傷的危害及預防措施
電焊弧光的灼傷是電焊作業(yè)的常見傷害之一。弧光灼傷的部位常見的有面部、頸部、小腿、眼睛,其中以眼睛的灼傷為最嚴重。面部、頸部、小腿被弧光灼傷后表現為紅色,受傷者感覺疼痛。眼睛灼傷后表現為疼痛,怕光,嚴重者在白天行走都很困難,晚上睡覺時不能有光,否則眼睛就產生刺痛的感覺,非常難受。
小腿灼傷的原因是焊接時長時間將褲腳卷起,小腿曝露在弧光中產生的。面部灼傷是焊接時沒帶面罩保護,或者別人焊接時,配合的工人或其它人較長時間接觸電焊弧光所致。頸部灼傷為最常見的,基本上是焊工在焊接時由于領口沒有扣上或者領口太低,頸部曝露在弧光中產生的。眼睛灼傷也是常見的傷害,但它是最嚴重的傷害,經常是配合的鉗工或是兩人對稱焊接時容易發(fā)生,平時旁人在觀看時也容易發(fā)生眼睛灼傷。
電焊弧光能對人體產生傷害是因為電弧焊的電弧溫度高達6000~8000℃,并產生強烈的電焊弧光,它是由可見的白熾光和不可見的紅外線、紫外線組成。電弧可見光比人肉眼可承受的光線亮度大10000倍,易晃眼,使眼睛極易疲勞。紅外線主要危害是對人體產生熱作用,人體有明顯的感覺,長時間作用,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紫外線可以透過人體的皮膚層,被深層組織和真皮吸收所致,而氬弧焊產生的紫外線作用的強度比手工電弧焊還大5~30倍。
電焊弧光由于光線強烈,對眼睛刺激很大,短時間會使眼睛發(fā)花,視物不清,過后可恢復正常,長時間強烈照射,會引起視力減退。紫外線能使人體裸露的皮膚形成“曬斑”,直接照射1~3小時,會使皮膚灼傷,像太陽曬過一樣,先變成紅色,以后逐漸“脫皮”。眼睛受紫外線影響,會感到疲乏,接觸次數增多,就會產生畏光、流淚、眼睛紅腫、疼痛如有磨砂之感,不能入睡,這種癥侯叫電光性眼炎(俗稱“打眼”)但持續(xù)1~2天就會慢慢好轉,對眼睛不會造成永久性傷害。紅外線短時間作用皮膚會出現灼熱感覺,長期作用會使人體溫度升高,引起頭疼、眩暈或嘔吐,甚至引起視覺失常,形成紅外線內障和視網膜灼傷,對人體可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人體與電弧越近,對人體的傷害越嚴重,一般在10米以外時弧光傷害就不十分明顯了,照射時間越長,弧光對人體傷害越嚴重。弧光直射眼睛比斜射對眼睛的傷害更大。
為了防止弧光對人眼睛和皮膚的傷害,基本的防護用具有面罩、護目鏡片、電焊手套和工作服等。面罩可以直接隔離弧光,使焊工面部皮膚得到保護,不被弧光灼傷。護目鏡片直接鑲嵌在面罩上,能全面隔離電焊弧光是對眼睛非常有害的紫外線、紅外線、并能阻留熱射線不被穿入和降低可見光亮度的作用。電焊手套及工作服可以防止弧光和飛濺的金屬、熔渣傷害皮膚。工作服應用表面平整、反射系數大的紡織品制作,穿戴中,不得將袖口卷起,衣領不得敞開,褲子要有足夠的長度,以免裸露部分的小腿等部分被弧光灼傷。為了防止小腿被電焊弧光灼傷,不要將褲腳卷起,或者在小腿上方扎上其它遮擋物。為了防止頸部被電焊弧光灼傷,衣領的扣子要扣好,或者在電焊面罩的手持部位面罩上再增加一個遮擋的東西,就能很好的防止電焊弧光對頸部的灼傷了。
為保護焊接場所的其他工作人員不受弧光傷害,焊工在引弧前應觀察周圍環(huán)境,并事先發(fā)出信號,方可開始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焊接作業(yè)場所應盡量設置防護屏障。對于在電建現場施工的具體情況,需要雙人對稱施焊的時候,如管排的焊接,施焊的兩個焊工可以錯開5~6根管子焊接。對需要對稱施焊的大管子,施焊的兩個焊工可以站在相對的位置上,向同一個方向焊接,避免一人在施焊,另一人在觀察時弧光對眼睛的傷害。對配合焊工工作的其它人員也可以帶上防紫外線眼鏡,保護眼睛被弧光灼傷。
弧光對眼睛灼傷的治療。為減少疼痛,使患者能得到及時醫(yī)治,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奶汁點治法,用空眼藥瓶放入奶汁(牛奶、人奶均可)每隔1~2分鐘向眼點內滴一次,連續(xù)4~5次就可止痛、止淚,一般30分鐘即可治愈。第二,冷敷治法,利用果實、菜品(如土豆、黃瓜、豆腐)洗凈切成薄片,敷放在眼睛上,閉目休息20分鐘即可。若未愈,可換一片再敷。也可將眼睛浸入涼水內,睜開幾次,再用涼濕毛巾敷在眼睛上,約8~10分鐘更換一次,短時間內即可治愈。第三,熱烤治療法,可到無煙的火源旁烤,烤時要睜著眼睛由遠漸近,由低溫逐步升高,約15~30分鐘即可治愈。第四,藥物治法,一般根據焊工身體情況采用藥物治療,向眼內滴入普魯卡因或眼藥水的治療效果較好,但對藥物過敏者慎用。對眼睛受到傷害嚴重的時候眼睛發(fā)生紅腫、怕光、看不見路時應積極治療、休息。在眼睛能正常看物時才能開始工作,以免造成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