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要求,為了在化學品發生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時,能夠及時采取有效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制訂本預案。
1、基本情況
xx化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屬民營企業,現廠區占地面積8030m2,廠房689m2,職工26人,主要生產銷售黃丹、二鹽基亞磷酸鉛、三鹽基硫酸鉛,生產能力黃丹8000噸/年,二鹽基亞磷酸鉛300噸/年、三鹽基硫酸鉛300噸/年, 2004年實現銷售額4500萬。公司位于衡水市桃城區京大路橋北段11號,東臨106京大公路(距公路35米)、南臨興業路(寬14米),再往南為空閑廠區,西邊為空閑廠區,北邊為耕地,周圍沒有居住區。
2、危險目標
2.1主要危險源
1、該公司生產和使用黃丹、亞磷酸、硫酸、乙酸等有毒和腐蝕性物質。一旦發生泄漏,不僅能造成作業人員的中毒、灼傷等傷害,若處理不及時,更會導致大面積的擴散,造成全廠性事故甚至社會性影響;硫酸能與易燃物(如苯)和有機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水大量防熱,可發生沸濺。具有強腐蝕性。乙酸屬于易燃液體如發生泄漏,有中毒、化學灼傷、火災和爆炸等危險。但作為催化劑使用用量較少,大大降低了危險程度。乙酸雖作為催化劑用量較小但其易燃性,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仍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該公司在生產中使用電力加熱、電力驅動和鍋爐蒸氣加熱,易造成觸電和電灼傷及鍋爐爆炸、燙傷等傷害。
綜合來看,該公司在生產和使用黃丹過程中的中毒是該公司第一危險,鍋爐操作中導致的爆炸是第二危險,使用的濃硫酸、亞磷酸、乙酸所導致的酸灼傷是第三危險,其次為:機械傷害、車輛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其他火災、粉塵等。該公司固有風險程度不是很高的。防中毒、防灼傷、防火應該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點。
根據上述固有危險分析,并依照《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所列141個危險物品確定該單位使用的催化劑乙酸可能構成重大危險源。
3、重大危險源。
根據國家標準《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作業、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該標準規定了四大類142種物質的作業區和儲存區的臨界量。標準中規定乙酸的生產場所和貯存區的臨界量分別是10t、100t顯然該公司的0.05t儲量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2.2危險特性及對周圍的影響
該單位危險危害因素對周圍社區能產生影響的有鍋爐爆炸和黃丹在外運輸時包裝破損污染環境和引起中毒。因黃丹生產車間裝有負壓布袋過濾除塵器,大大降低了本單位員工及向空氣中傳播引起中毒的危險性。周圍社區對生產裝置和設施無安全生產方面的較大影響,自然條件中因該單位距公路較近且地勢比公路底,連續大的降雨可能對該單位的排水產生不利影響。
3、消防安全設施、器材布置
公司配置的消防栓、滅火器、石棉被、消防砂等數量及位置見表3-1。
表3-1 消防設施器材、配置表
序號 |
設施名稱 |
型 號 |
數量 |
配置位置 |
1 |
消防栓 |
固定式 |
1座 |
鍋爐房西側 |
2 |
8KG干粉滅火器 |
MFZ-8 |
4具 |
兩車間內各2 |
3 |
4KG干粉滅火器 |
MFZ-4 |
8具 |
倉庫、化驗室、門衛、辦公室 |
4 |
消防桶 |
|
10個 |
化驗室西側 |
5 |
消防用鐵锨 |
|
20把 |
化驗室西側 |
6 |
消防鉤 |
|
10支 |
化驗室西側 |
4、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及職責
4.1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公司設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安中位。
副組長:李慶國、王鎖成
下設指揮組、滅火搶救組、警戒通信組、后勤保障組。
4.2組成人員
指揮組組長由安中位擔任。組員:李慶國、王鎖成
警戒通信組由屈保國、余來云及門衛擔任。
滅火組由張喜慶、楊學軍及現場作業的人員組成。
后勤保障組由聶秋虎、孫紅德及其他后勤人員組成。
4.3主要職責
⑴組織制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⑵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⑶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⑷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⑸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⑹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⑺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⑻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⑼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⑽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5、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本公司進行事故報警的方式主要是電話報警。在辦公室設置24小時在位的值班人員,安裝有能夠直接報警的值班電話0318-2122994。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都配有手機要求24小時開機。
電話報警信號采用國家統一規定的號碼。
火災報警電話號碼為:119,
傷員救助電話號碼為120。
派出所電話號碼為2047022。
鄉政府電話號碼為2047026。
麻森電管站電話號碼為2117499
6、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6.1火災撲救
當發現廠區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通知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組成員,組織有關人員,按照預先的分工,進行火災撲救。對于火災的初期,應首先考慮使用滅火器材進行滅火。當火焰較大,本廠人員不易控制和接近時,應盡快報警,同時組織人員撤離,并采取措施,控制火源,防止火災漫延擴散,作好現場的警戒工作。如遇硫酸著火,消防人員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劑:干粉、沙土、二氧化碳。避免水流沖擊物品,以免遇水會放出大量熱量發生噴濺而灼傷皮膚。
6.2滅火注意事項
1、發現火情后,各作業區應立即停止作業,做好相應防范工作,迅速投入到火災撲救工作中。
2、堅持“早發現,早撲救”的原則,立足在火災的初期將其撲滅。
3、火災撲救時,一定要貫徹“速戰速決,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思想,堅持“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撲救”的原則。
4、火災報警時,應說明著火單位,著火地點,著火物質,報警人員姓名等。
5、要組織好現場的疏散與警戒,要引導無關人員及車輛及時通過各種安全通道疏散,防止發生人員擠壓、車輛碰撞而發生次生事故。劃出警戒范圍,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影響滅火工作或不法分子破壞。
6、當地消防力量到達后,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組應將指揮權移交消防隊,并詳細介紹火情,同時做好協調工作。
6.3硫酸泄漏事故處理
迅速撤離污染區人員至安全處, 隔離泄漏污染區。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呼吸器,穿防酸堿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管道泄漏時先迅速關閉閥門,一方面用盛酸開口容器進行收集,一方面用螺絲釘、卡子、木楔等堵漏。卸車時泄漏先迅速關閉閥門,要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儲罐泄漏時用螺絲釘、卡子、木楔等堵漏,小量泄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大量泄漏:位置較底時在防火堤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位置較高時也可用用盛酸開口容器進行收集。注意要及時切斷防火堤內的排水口。
6.4、觸電事故的處理。
觸電事故事故發生后,必須不失時機地進行急救,盡可能減少傷亡。觸電急救要點:動作迅速、方法正確,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是首要條件。
1、低壓觸電時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1)如果電源開關或電源頭在觸電地點附近,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除插頭,切斷電源。但應注意拉線開關和平開開關只能控制一根線,有可能只切斷零線,而火線并未切斷,沒有達到真正切斷電源的目的。(2)如果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頭不在觸電地點附近,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源線,斷開電源;也可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隔斷電源。
(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4)如果觸電者的衣服很干燥,且未曾緊纏在身上,可用一手抓住觸電者的衣服,將其拉離電源。但因觸電者的身體是帶電的,其鞋子的絕緣也可能遭到破壞,救護人員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觸摸他的鞋子。
2、高壓觸電時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拋擲金屬線前,應注意現將金屬線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被拋擲的一端切不可觸及觸電者和其他人。
以上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辦法,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快速為原則采用。
3、救護注意事項:(1)救護人員不可能直接用手、其他金屬或潮濕的物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干燥絕緣的工具。救護人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2)要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以防摔倒。(3)要避免擴大事故。如觸電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問題,以利于搶救。(4)人觸電以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昏迷不醒的狀態,但不應認為是死亡,而應該看作是“假死”,有條件時應立即把觸電者送醫院急救;若不能馬上送到醫院,應立即進行現場急救。現場急救方法主要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對于與觸電同時發生的外傷,應分情況酌情處理,對于不危及生命的輕度外傷,可以在觸電急救之后處理;對于嚴重的外傷,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的同時處理,如傷口出血,應予以止血,為了防止傷口感染,最好進行包扎。
6.5、善后情況的處理。
1、清理事故現場,清除殘火,防止復燃,臨時劃定危險區域,并派人對滅火后的現場進行監護,協助消防和安監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工作。
2、領導進行講評,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3、公司應按照事故管理程序,將事故情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書面匯報,同時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積極恢復生產。
7、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本公司生產和使用的化學品屬于有毒和腐蝕性的危險化學品。對于無關人員而言屬于禁區。特別是在著火、泄漏、爆炸事故時,無關人員更是不能靠近。現場指揮人及處理事故人員要穿戴好防護用品,應對現場其他人員進行緊急疏散和撤離。還應及時對事故現場正確判斷,當有引發二次事故的可能(或有事故擴大的趨勢)時,應及時對現場人員進行緊急疏散和撤離。
8、危險區的隔離
危險區的設置。當發生xx化工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時,公司警衛人員負責警戒。在廠區周圍設置警戒線,除消防救援人員外,一律不得進入。
9、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本預案主要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的初期階段,當事故規模較大時,要依靠專業消防力量來進行救援及控制。
10、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公司距離市區較近,對于受傷人員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沖洗、止血包扎處理。傷員應及時報120進行急救。
11、現場保護與現場洗消
危險化學品著火、泄漏、爆炸事故救援結束后,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待安監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調查完畢后,方可進行現場清理。現場清理要干凈徹底。
12、應急救援保障
12.1內部保障
⑴應急隊伍。現場作業的人員主要負責初期火災的撲救、小量泄漏事故的處理和防止事故的擴大;警戒、通信、交通管理、后勤保障等由事故應急救援各專業小組人員分工負責。
⑵消防設施配置圖、工藝流程圖、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周圍地區圖、氣象資料、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互救信息等存放于經理辦公室,由經理負責保管。
⑶公司規模小,距市區較近,不設立單獨的通信報警系統。報警主要靠值班電話、手機。
⑷公司應設置應急照明燈,用于夜間發生事故時的照明。
⑸公司的滅火器,消防器材等,按規定配置在固定的地點,平時保證其性能完好,不能挪用。
⑹公司的保障制度有:
① 崗位安全責任制;
② 消防管理制度;
③ 交接班制度
④ 危險化學品儲運管理制度
⑤ 工傷事故管理制度
⑥ 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⑦ 消防救援設備、工具、物資等檢查、維護制度;
⑧ 應急救援演練制度。
12.2外部救援
本公司人員少,無消防車、無專業消防員。外部救援力量是對公司重大事故進行救援的主要力量。可直接用電話、手機撥打110和120。
13、預案響應條件
當公司所屬廠區出現危險化學品泄漏、著火、爆炸及觸電事故時,本預案立即啟動。
14、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當事故救援完成后,指揮組長宣布救援程序結束。
2、事故處理完畢后,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社區及人員事故危險已解除。
15、應急培訓計劃
公司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主要通過安全教育的形式進行;對周邊人員主要通過宣傳標語、警示標志或發放宣傳材料等進行宣傳。
16、演練計劃
本公司預案的演練,每年舉行一次。演練主要是對模擬火災或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反應和處理。消防演練時通常不在生產區進行。一般人員以提高意識和熟悉程序為主,應急救援各組人員以熟悉程序提高技能為主。
17、附件
⑴組織機構名單:
總指揮:安中位
副總指揮:李慶國 王鎖成
成員:屈保國、余來云、張喜慶、楊學軍、聶秋虎、孫紅德
⑵值班聯系電話;xxxxxxxx、xxxxxxx(傳真)
⑶組織應急救援有關人員聯系電話:安中位(1393xxxxxxx)
⑷化學品應急咨詢服務電話:xxxxxxx
⑸外部救援單位:消防119、急救120
⑹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鄉政府 xxxxxxx
派出所 xxxxxxx
麻森電管站 xxxxxxx
⑺本單位平面布置圖:
公司廠區平面圖
消防設施配置圖
公司周邊區域道路交通(疏散)示意圖
公司交通管制圖
上一篇:某公司重大化學事故場外預案
下一篇:裝車臺罐車(桶)漏油事故處理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