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則
1.1 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電纜著火事故,避免或降低因電纜著火所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避免和減輕因電纜著火事故對我公司造成的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結合發電部的工作特點而制定本應急預案。
1.2 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結合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內容進行制定。
1.3 發電部主任是發電部危機事件的第一責任人,發電部和個人都有參與危機事件處理的責任和義務。
2. 概況
2.1 電纜著火事故的發生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亡和設備損壞,為此制定應急預案對我公司對電網及社會均有著重大意義。
2.2寧夏電投西夏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共有兩臺發電機組,#1、 #2機組裝機容量為400MW ,#1、#2機組電纜主隧道相互連通。
2.3 危急事件表述
2.3.1 #1、#2機電纜溝內因某電纜過熱發生燃燒進而點燃周圍電纜發生火災,該電纜溝敷設有#1、#2發電機勵磁及二次回路的控制動力電纜380V、 6kV電源電纜及#1、 #2機大部分輔機電源電纜因而火災的影響面較大。
2.3.2 啟動本預案應急反應的條件是#1、#2機電纜溝著火,電氣運行人員已無力將其撲滅。
2.3.3 火災被撲滅并消除了對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威脅,為電纜著火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
3 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組長:發電部主任
副組長:發電部副主任
常務副組長: 值長組組長、當班值值長
3.1.2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a. 在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組織全公司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
b. 負責向公司領導、集團公司及地方政府報告本廠的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情況。
c. 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d. 組織提供應急處理所需要的備品備件,組織應急處理所需車輛,組織實施應急處理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e. 完成電纜溝著火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f. 本預案的主管部門安培部。
g. 本預案的修訂日期為二年。
3.1.3 運行應急組的職責:
3.1.3.1 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情況,立即由值長向生產副總經理匯報。
3.1.3.2 本著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做好事故處理的各種操作和調整限制事故發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對人身和設備的威脅。
3.1.3.3 本著全力搶險的原則,做好火災的撲救工作。
3.1.3.4 對事故發生的現象事故處理的經過記錄清楚,等待備查。
3.1.3.5 積極布置安全措施,為檢修人員處理損壞的設備創造條件。
3.1.3.6 事故處理期間,做好各方的聯系和溝通,要求聯絡用語規范、準確、精練。
3.1.3.7 做好事故期間特護設備的檢查和維護工作。
3.1.4應急通訊
總指揮電話號碼:
副總指揮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7876207
廠內火警:119
新市區人民醫院門診:2063006
新市區人民醫院急診:2063120
廠內部值班報警:110 7876117
3.2 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 電纜著火事故產生的原因分析:
3.2.1.1 對有絕緣要求的電纜、金屬護套、外護層的絕緣損壞。
3.2.1.2 電纜因長期過負荷,加速絕緣老化造成電纜接地短路著火。
3.2.1.3 動力電纜中間接頭故障。
3.2.1.4 油浸電纜因滲漏油,使絕緣枯干而使絕緣水平下降。
3.2.2 管理方面的預防措施:
3.2.2.1 對控制室開關室通往夾層隧道,穿越樓板墻壁的電纜孔洞和盤面間的縫隙,必須采用阻燃材料。嚴密封堵定期進行檢查樓板孔洞處設置的阻燃封堵層,應能承受巡視人員的荷重否則應設有安全防護標志措施。
3.2.2.2 電纜隧道夾層豎井要定期進行檢查清掃保持清潔不積粉、不積水,照明充足,禁止堆放雜物。
3.2.2.3 對經過高溫管道閥門等熱體和燃油透平油管道閥門附近的電纜,要盡可能布置遠一些(控制電纜不小于0.5m、動力電纜不小于1m ),并采取隔熱防火措施。
3.2.2.4 根據部頒規程規定,定期對電纜進行預防性試驗,防止電纜發生絕緣事故。
3.2.2.5 加強電纜溝煙霧報警裝置和電纜溫度在線監測裝置的維護工作,保證可靠的投入運行。電控部每周對裝置進行一次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聯系處理。
3.2.2.6電控部每周對電纜、電纜中間接頭、孔洞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詳細記錄。
3.2.2.7 接頭絕緣情況,結合預試和送電前的絕緣測試一并進行。
3.3 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 事故發生后由當值值長立即向發電部主任,由發電部主任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
3.3.2迅速安排本人員各就各位。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 在事故發生期間和終止后,部門要及時分析和預測事故發展可能帶來的后果,預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范。
3.4.2 在處理過程中以保證人身安全為第一原則,部門的領導和技術人員要群策群力要顧全大局,針對事故的蔓延要及時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3.4.3 確定事故處理的重點和中心。
3.4.4 要按照保設備的原則,保障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3.4.5 在事故發生后,立即關嚴防火門實現隔離限制事故的發展。
3.4.6 合理調整運行方式,盡量保證非故障部分設備的正常運行。
3.4.7 撲救電纜火災時,撲救人員必須配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3.4.8 對事故處理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3.4.8.1 當交接班時發生事故而交接班手續尚未完成時,應停止交接班由交班人員處理事故接班人員協助處理。
3.4.8.2 發生事故時當值值長是事故的指揮人,凡與處理事故無關的人員嚴禁進入現場或在現場停留。
3.4.8.3 處理事故時,啟停主要設備的重要操作,必須有值長命令方可執行。
3.4.9 以下各項操作如果值長不在場,可由正副主值組織執行但應盡快報告值長:
3.4.9.1 將直接對人員生命有威脅的設備停電。
3.4.9.2 將已損壞的設備隔離。
3.4.9.3 公司用系統全部或部分停電時恢復其電源。
3.4.9.4 當母線電壓消失時,將連接在該母線上的斷路器拉開。
3.4.10 處理程序:
3.4.10.1 根據煙霧報警在線監測裝置指示情況,判斷可能為#1 機或#2 機電纜溝電纜著火事故。
3.4.10.2 立即派人對#1 機或#2 機電纜溝進行檢查,檢查時應穿絕緣靴。至少由兩人進行確認電纜著火后,立即匯報值長并撥打119 電話報火警報,火警時必須講清楚以下內容發生火災的詳細地點起火物為何物火勢情況,如只見冒煙有火光火勢猛烈等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的號碼。
3.4.10.3 根據值長令啟動直流事故油泵、發電機空側直流密封油泵,將#1 機或#2 機負荷減到零待發電機解列后打閘停機。
3.4.10.4 按值長命令停#1 爐或#2 爐。
3.4.10.5 將有關設備停電。
3.4.10.6 滅火人員配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攜帶1211 滅火器到著火部位。
3.4.10.7 如火勢不大迅速將其撲滅,如火勢較大不能立即撲滅時,應盡量控制火勢為預防高壓電纜導電部分接地產生跨步電壓。撲救人員不得接近故障點4-5 米以內,救護受傷人員不在此限。如控制無效,將溝內防火門關嚴檢查電纜溝內各段防火門均關好,滅火人員撤出電纜溝在溝蓋板處進行救火。
3.4.10.8 控制火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并保證各安全通道的暢通。
3.4.10.9 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后,向消防人員講清現場情況及注意事項,并協助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3.4.10.10 聯系機爐人員配合滅火。
3.4.10.11 對事故情況及處理過程進行記錄。
3.5 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 在電纜著火事故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3.5.2 根據實際情況恢復供電,發電部與電氣專業要及時與值長聯系,做好恢復工作防止損壞設備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上一篇:大型變壓器著火應急預案
下一篇:汽輪機油系統火災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