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富新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90年代中期,主要以防盜門生產為主,屬永康市消防重點單位,建有室外消防栓、室內消防栓、滅火器。公司設立以生產部為主的專門安全管理部門,還建有一支義務消防隊。
二、潛在事故的基本預測
(一)重大危險源:天然液化氣、氧氣、乙炔、二氧化碳、油漆、油漆稀釋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之規定,經辯識本公司現有危險源。
(二)重要環境崗
見《重要崗位清單》
(三)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
1、壓力容器的爆炸
①氣瓶爆炸 ②油漆罐的爆炸
2、危險化學品的泄漏
①化學用品的泄漏②強腐蝕物品泄漏③天然氣管道泄漏
3、火災
三、應急救援的組織和職責
(一)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和事故處置的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各工作小組進行科學的、有效的救援,進行事故的調查、事故的處理,以及災后的善后工作。
組長:董事長
副組長:生產副總、行政副總
組員:保安隊長、各車間主任、副主任、班組長、公司安全員、公司設備管理員、后勤管理員。
(二)技術組;負責救災、事故處置的技術工作。根據火災、爆炸原因和現場的實際情況以及生產工藝等因素,及時提出控制事故或事故處置方案,以及在事故處置中應注意的事項。向消防人員及進行救災和事故處置人員,簡明扼要地講明現場的危險品的分布現狀及肖前所處狀態。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技術部總工
組員:技術人員
(三)救災組:負責救災工作
組長;生廠副總 行政副總
副組長;公司安全主管、發生事故單位的負責人和該部門的安全員
組員;公司設備管理員、當班的義務消防隊員
(四)疏散組;負責人員的疏散工作,配合救災組迅速轉移現場物資。
組長:生產副總
副組長:部門主管、倉庫管理部門的負責人
組員:發生玷故的當班操作工、倉庫人員
(五)保衛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好現場,為消防人員、外援救護人員引路。
組長:保安隊長
副組長:人力資源專員
組員;急救員、車輛駕駛員
四、報警與通訊
(一)緊急情況下的信息傳遞
1、一旦發生緊急事故,現場員工必須沉著、冷靜,弄清事故的內容和場所,向當班班長報告。
2、當班班工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
3、發生事故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向生產副總或生產部經理報告,迅速通知本單位負責人和急救員,必要時直接撥打119或120。
4、生廠副總向董事長報告,迅速通知疏散組組長、保安,通知其負責的救災小組的其他成員。
5、急救員接到通知后,馬上報告后勤組組長,醫務組組長迅速通知其組員。
6、疏散組組長通知其組員。
7、保安接通知后,迅速向保安隊長報告,保衛組長通知其組員。
8、辦公室主任向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報告,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向市安委會報告。
(二)電話號碼、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保安:
行政部:
生廠部;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電話號碼:《富新集團通訊錄》。
五、現場預案
(一)噴塑車間的應急預案
1、重大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1)天然液化氣瓶、氧氣、其它氣體爆炸應急預案
地點:噴塑生產線的東南部。
潛在的后果:人員傷亡,天然液化氣中毒。
采取的措施:搶救傷員,疏散下風向坐吃山空到上風向安全區域,切斷氣源。
步驟;
發現者:馬上報告班長;通知在崗員工空戴好防毒面具及時聽從專業人員的指令。
專業人員;判明風向;確定撤離的人員和路線,迅速疏散人員;通知本班操作人員采取緊急情況下的生產方案;如現場有人員傷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按報警與通訊程序進行報告;采取措施確保生產系統不出問題。
天然液化氣操作工;當天然液化氣發生部分管路爆炸時,應立即關閉氣相閥,切斷進氣閥門,打開放散減壓,以免進發生其它管路爆炸情況;恢復正常后,再按開啟程序進行依次打開,氣相閥門、液相閥門、關閉高空放散閥門。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到現場后,馬上接替班長的人員疏散和傷員的搶救工作;劃定警戒線,在警戒區內嚴禁煙火;進行通風,驅散天然液化氣;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2)磷化池泄漏的應急預案
地點:磷化生產線現有8只貯槽。
潛在的后果:中毒、皮膚灼傷;對大氣、土壤的污染。
采取的措施:填塞匯漏源,搶救受傷人員,疏散人員。
步驟:
發現者:馬上報告班長;通知在崗員穿戴好雨靴、橡膠手套及時聽從班長的指令。
班長:通知本班操作工采取緊急情況下的生產方案;判明幾向,確定撤離的人員和路線,迅速疏散人員;如現場有人員傷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按報警與通訊程序進行報告;采取措施確保生產系統不出問題。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到現場后,馬上接替班長的人員疏散和傷員的搶救工作;組織人員用石灰向磷化液進行吸收(進行噴霧的人員必須穿戴好防酸服、乳膠手套、耐酸鞋等),將廢水引入污水池自流到污水處理池進行處理;最后組織人員用石灰進行中和,并處理現場;組織人員進行實漏;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磷化工:立即關閉泄漏的磷化液入口閥門。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現場后,馬上接替班長的人員疏散和傷員的搶救工作;組織人員用石灰進行圍提,控制磷化液的外流(進行圍提的人員必須穿戴好防酸服、乳膠手套、耐酸鞋等);最后組織人員用石灰進行中和,并處理現場;組織人員進行實漏;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3)天然液化氣管路和破裂,天然液化氣泄漏引起火災的應急預案
地點:車間。
潛在的后果:造成大氣的污染,造成財產損失。
采取的措施:切斷氣源,組織滅火。
步驟:
發現者:馬上報告班長;通知在崗員工穿戴防毒面具及時聽從班長的指令。
班長:通知天然液化氣崗位操作工關閉天然液化氣氣相進口閥門,停止向管路輸送天然液化氣,使火熄滅。通知本班其他崗位的操作工進行減量生產或停止生產。若火災已引燃現場附近其它可燃物,班長應組織員工用消防水或滅火器進行滅火。通知天然液化氣崗位作停料處理,按報警與通訊程序進行報告。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到現場后,馬上組織人員用消防水進行滅火,火滅后組織人員處理現場,進行補漏,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2)鋼瓶的爆炸的應急預案
地點:存放在生產線上的二氧化碳、氧氣、乙炔等鋼瓶。
潛在的后果:人員炸傷,大氣污染。
采取的措施:搶救傷員,疏散下風向人員到上風向安全區域。
步驟:
最早發現者:馬上報告班長;通知在崗員工穿戴好防毒面具及時聽從班長的指令。
玫長:判明風向,確定撤離的人員和路線,迅速疏散人員;通知本班操作工采取緊急情況下的生產方案;如現場有人員傷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傷員;按報警與通訊程序進行報告;采取措施確保生產系統不出問題。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現場后,馬上接替班長的人員疏散和傷員的搶救工作;組織人員噴散冷水對鋼瓶進行冷卻;組織人員清理現場,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3)變配電室應急預案
潛在的后果:人員觸電,造成人員傷亡
采取的措施:搶救傷員,撥打救護電話120
步驟:
最早發現者:馬上用隔離電源的工具關閉電房的總開關。如果不能關閉電源可抓住受傷者的衣服拖開觸電區,切不可碰到觸電者身體上的皮膚。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現場后,馬上進行傷員的搶救工作;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4)公用分部應急預案
1、重大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1)鍋爐爆炸的應急預案
地點:各個鍋爐處在區域。
潛在的后果:人員傷亡
采取的措施;搶救傷員
步驟:
最早發現者:馬上報告主管設備的負責人。
司爐工和設備負責人;如現場有人員傷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按報警與通訊程序進行報告。
司爐工操作:立即關閉電源與相關管道。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現場后,馬上接替司爐工和設備負責人的傷員搶救工作;組織人員清理現場,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2)污水處理設施失靈時的應急預案
地點;污水處理設施裝置處噴塑車間的北邊。
采取的措施:組織搶修,必要時減量生產或停止生產。
步驟:
發現者;馬上報告污水處理員
污水處理主操作;立即開啟備用污水處理設施。
污水處理班班長:立即搶修原使用的污水處理設施。
如遇廢水處理裝置全部失靈時;主操作立即報告班長,或直接報告負責人,同時關閉廢水排放口,停止排放;負責人立即組織機修人員進行突出搶修,同時將各生產線排放的污水收集到廢水池內存放(正常排放時,可容納14小時的生產線同時排放的污水量);如遇搶修時間較長,應聯系公司相關領導要求各生產線減量生產、控制污水的排放量或暫停生產。
(5)危險品倉庫應急預案
1、重大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
(1)液體化學品泄漏的應急預案
地點:危險化學品倉庫
潛在的后果:爆炸、易燃
采取的措施:搶救受傷人員,蔬散人員,用存放在危險品倉庫外的沙土切斷吸收泄漏源。
步驟:
倉管員(或發現者):馬上報告本部門負責人、事故處理領導小組組長。
倉管員:立即穿戴好防酸服、乳膠手套、耐酸鞋等防護用品,將泄漏的油漆用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人員:現場后,馬上接替倉庫的人員疏散和傷員的搶救工作;組織人員用石灰進行中和,(進行中和的人員必須穿戴好防酸服、乳膠手套、耐酸鞋等);組織人員進行補漏;查明事故原因,按事故處理程序辦理。
五、條件與保障
(一)石灰水配備:要求有酸液存放的場所都必須備有石灰水,石灰水液高于容器的2/3以上,PH值大于13;噴塑車間的污水處理班的石灰乳液池中液位保持在2/3以上。
(二)石灰的配備;每個有危險品的單位都必須設置一到二個的石灰存放點,每個石灰存放點都必須備有石灰0.5噸以上,并每季度調換一次,確保石灰的有效。
(三)消防設施的配備:新、擴建和技改項目按國家的相關規定執行,即必須報上級消防部門審批、驗收。
七、培訓
生廠部每年負責對公司吶消防員進行一次培訓,內容包括;滅火原理、消防設施使用和火災發生時的應急處理等,并每年一次組織公司消防員進行消防演習,保存演習記錄。
生廠部根據各崗位的《應急預案》,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演練,每年至少進行一次。
八、預案的評審和改進
在《應急預案》演練或緊急事件發生后,生廠部組織相關人員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填寫《應急預案評審表》。對無效或可行性差的應急預案,生廠部負責按《文件控制程序》中有關規定進行修訂,行政部對評審的要求及采取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跟蹤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