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某煤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11-05-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保護煤礦工人生命財產安全,減少事故損失,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302號令、《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要求,結合《永春縣煤礦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的原則,特制定本《煤礦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煤礦各類事故

    1、頂板事故災害;

    2、火災、氣體中毒、瓦斯爆炸災害;

    3、礦井透水

    4、粉塵災害;

    5、機電、提升、運輸事故;

    二、事故應急準備措施

    1、成立救災指揮部

    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部成員:

    2、成立救災工作組

    (1) 現場施救組:    指揮:    (2) 技術組:    組長:    (3) 后勤組:     組長:

 

    3、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后,礦長、礦技術負責人,必須立即趕現場,組織搶救。

    4、處理事故過程,各有關人員職責。

    (1)礦長:是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

    (2)礦技術負責人:是礦長處理災害的第一助手,在礦長領導下,組織制訂營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計劃。

    (3)安全負責人:按照礦長命令負責協調各方面工作,協助礦長進行搶救和災害處理。

    (4)有關的隊、班長、負責查對留在本區域工作面內的人,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帶領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將在現場所見到事故性質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報告值班室,并隨時接受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災害處理。

    (5)礦值班員:負責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報告礦值班領導、礦長、礦技術負責人、并報礦山救護隊(電話:23982095)以及其他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礦長命令,隨時掌握井下各地區的人數。

    (6)機電工:根據礦長命令,負責改變主扇風機的工作狀態,并保證其正常運轉,掌握井內的停送電工作,及時搶救或安裝機電設備,完成其他有關任務。

    (7)技術負責人: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和資料.

    5、發生事故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的名單(略)

    6、災害預防處理必備圖件

    通風系統圖    1:2000

    供電系統圖    1:2000

    采掘工程平面圖  1:2000

    礦井避災系統圖  1:2000

    井上下對照圖   1:5000

    7、教育、訓練與演練

    (1)對全礦職工進行培訓和安全教育,掌握煤礦各類事故的預兆、發生事故時礦工的自救知識和避災路線,了解救援工作的有關要求。

    (2)對工人的自我保護能力訓練,熟悉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熟練掌握煤礦個人防護裝備(自救器等)的使用。

    (3)組織全礦工人進行預案演練,熟悉各種事故的應急處理,明確各自的職責,提高協同作戰的能力。

    三、事故應急響應

    1、接警、通知和上報

    (1)礦井發生事故時,附近在場人員應盡量了解和判斷事故性質、地點和危害程度,并迅速利用井下電話或其它方式通知井口值班人員。井下其它區域的人員,在發現異,F象后,也應及時匯報。

    (2)根據事故的性質和蔓延趨勢,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向可能威脅的人員發出警報通知。

    (3)值班員接到井下災情報告后,應詳細了解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性質、區域范圍以及受傷人員的情況等,然后立即向礦值班領導、礦山救護隊匯報,并按事故必須召集的單位和人員順序立即召集有關人員到井口集中待命。

    2、指揮與控制

    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后,必須立即在井口成立救災指揮部,礦長任總指揮,礦長來到之前,由值班礦領導代行總指揮職責。礦長接到事故報告后一方面必須立即組織礦技術負責人及相關人員趕到現場組織搶救,另一方面必須立即將所了解的事故情況向縣煤炭行管辦、縣安監局、公安局報告。

    3、救護基本原則

    (1)災害事故發生后,處于災區內以及受波及區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附近的設備、工具和材料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2)礦井發生火災,瓦斯爆炸等重大事故后,由救護隊組織偵察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和所在位置,指定專人檢查瓦斯,觀察災區氣體和風流的變化,其它人員不得到處亂闖。

    (3)當災區現場不具備搶救事故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要以最快速度,由班長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隊選擇最近的路線撤離災區。如在短時間內無法安全撤離時,應迅速進入預先構筑的避難峒室或其它安全地點暫時躲避,等待救援,也可利用現場的設施和材料構筑臨時避難硐室。因事故造成所在地點氣體濃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員生命安全時,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毛巾捂住口、鼻等。

    4、煤礦主要事故搶險措施

    頂板事故災害的處理:

    (1)巷道冒頂事故發生后,要迅速跑到井下電話點,把冒頂地點,被堵人數及狀況等有關冒頂情況及一些要求,盡快如實地報告值班室,冒頂區以外人員,無論任何人,一旦得知,應馬上匯報值班室,并通知附近人員積極搶救,在礦有關部門領導未到之前現場的安全員要負責指揮工作,否則予以追究責任。

    (2)值班員在事故發生時要及時向礦領導匯報冒頂被堵人數、姓名、位置及人員情況。

    (3)被堵人員必須在帶班或有經驗工人負責下,安全退到頂板較好的地點,建立避災硐室,沉著冷靜,等待搶救。

    (4)搶救人員進入冒頂區之前,必須加固臨近巷道或工作面支護,防止事故擴大,并盡快恢復冒頂區的通風,若一時無法恢復通風,可用水管及壓風管向冒頂區供風。

    (5)處理事故,必須由外往里,處理過程中必須檢查冒頂區附近的支護、頂板壓力情況,要及時清理退路,設置專人指揮,專人監護頂板,防止援救危險。

    (6)若冒頂處理困難較大,必要時要開掘通向受災人員的專用巷道。

    (7)遇到大塊巖石威脅人員時,可用千斤頂移動石塊,但應盡量避免改變冒落巖石的堆積狀態。

    (8)冒頂處理的方法有撞楔法和出空法,木垛接頂等。

    (9)搶救傷員時,應在現場進行止血或固定骨折和需要的包扎工作。搬運傷員時,要穩、輕,呼吸困難或停止呼吸者如胸部、背部損傷只宜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前,應清理口鼻腔中污物?傊,必要時要采用急救措施。

 

    火災、瓦斯爆炸災害的處理:

    (1)、井下任何人,特別是在火災、瓦斯爆炸時,進風側的人員,一旦發現災情,應立即用最近的電話報告值班室,當電話損壞時,可跑步快速出井口報告。

    (2)、在發現剛起火或火災較輕,發現者必須呼喚附近人員趕來搶險,并立即切斷災區電源,奮力撲滅火災。

    (3)、在火災或瓦斯爆炸時,災區進風側人員應切斷電源后,迎著風流撤到地面,災區回風側的人員應立即戴好自救器,若沒有自救器,必須用毛巾或衣服浸水后捂住鼻、口,在帶班或熟悉避災路線的人員帶領下,安全地沿著避災線路撤退,在獨頭掘進工作面,要建立臨時避難硐室。

    (4)、值班員接到災情報告后,按順序迅速通知到各有關人員。

    (5)、凡在井下電話機15米范圍的人員,一聽到電話鈴聲,應立即接應電話。當接清是報警電話時,立即吩咐在場人員通知該水平的所有人員按避災線路撤退。

    (6)、礦長趕到井口后,立即查清災情和災區受威脅人員的撤退情況,并根據實情和人力、物力的準備情況,確定通風、搶救、滅火的方案,同時迅速組織實施。

    (7)、當火災范圍不大時,應立即組織人力、物力控制火勢直接滅火。無法撲滅時,應采用隔絕滅火,封閉火區。

    (8)、在救災期間,壓嚴格控制入井人數,并停止一切與工作無關的工作,入井人員必須經礦長批準后方可入井。

    (9)、在搶救期間必須做好各種原始記錄和圖紙。

    礦井瓦斯中毒(窒息)事故的處理

    自救措施

    (1)、出現頭痛、耳鳴、心跳加快、四肢無力、嘔吐、流清水鼻涕、呼吸困難、劇烈咳嗽、流淚等癥狀,應迅速撤離至新鮮風流處,并立即向調度匯報。

    (2)、當中毒者已失去撤離現場的能力時,應迎面俯臥在水溝,用毛巾、口罩、衣服等浸濕后,遮住口鼻等待救援。

施救措施

    (1)、一旦發現瓦斯(窒息、中毒)事故,臨場人員必須戴好自救器,若沒有自救器必須用毛巾或衣服浸水后捂住鼻、口撤離現場。

    (2)、迅速利用附近電話或其他有效方式,將災區情況向值班室匯報。

    (3)、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迅速報告礦長(或有關領導)及有關人員。

    (4)、礦長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搶救。

    (5)、搶救人員應配戴自救器。對被搶救的遇險人員要立即給他們戴好自救器,迅速救出災區;立即送到有新鮮空氣的巷道中,視其具體情況及時搶救。

    ①立即檢查傷員的心跳、脈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時解開領口、放松腰帶,口腔如有雜物、痰液、假牙或是呼吸不通暢,應將污物取出,使呼吸通暢。

    ②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還沒有停止呼吸或呼吸雖已停止,但心臟仍有跳動,可立即搓摩他的皮膚,溫暖后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應迅速進行體外心臟擠壓,同時進行人工呼吸。

    ③如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等窒息,情況不嚴重時,抬到新鮮風流中稍作休息,即會蘇醒。如窒息時間較長,就要在皮膚搓擦后進行人工呼吸。

    ④對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驟停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 

    礦井水害的處理:

    當回采煤工作面發生透水時

    (1)向值班人員匯報情況;

    (2)人員從上出口撤出;

    (3)當透水排干后,應加強工作面通風,在檢查瓦斯不超限后,立即組織準備維修工作,恢復生產。

    當小眼掘進面發生透水時:

    (1)有躲避洞的,立即將人員及設備撤入躲避洞;

    (2)無躲避洞的,作業人員應在帶班領導的帶領下選擇支護完好、安全牢固、圍巖好、不易被水沖倒拓背角處躲避,并把風筒布拉到躲避處,在遭水減少時,立即在躲避處上方打一、二排密柱井等待搶救;

    (3)在巷道附近人員必須立即把災情用最近電話報告值班室;

    (4)值班人員根據災情輕重,或組織現場人員搶救或按本計劃名單召集人員;

    (5)搶救時要積極恢復工作面通風,開啟壓風機進行供風;

    (6)若由于透水造成冒頂堵人,可按冒頂堵塞事故處理或搶救;

    (7)當流水大且又不止時,可采取開掘另一條小眼搶救遇難人員,此法只能采用挖掘,嚴禁放炮。

    觸電事故處理:

    觸電事故發生后,必須不失時機的進行急救,盡可能減少傷亡。觸電急救的要點為:動作迅速、方法正確,應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

    (1)救護人員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屬或潮濕的物件作為救護工具,必須使用干燥絕緣的工具。救護人員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

    (2)要避免擴大事故。救護者不可盲目搶救,應先判斷觸電情況,切斷電源。

    (3)人觸電以后,會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驟停等“假死”征現象,應立即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等急救措施進行現場急救。

    四、事故調查

    發生輕、重傷事故,由本礦組織調查處理;發生一次死亡1人以上(含1人)的安全事故,煤礦應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的同時,應立即著重進行事故調查,認真保護現場,搞好物證搜集,詳細向調查組匯報,積極配合調查組工作。事故單位應如實向調查組反映事故過程,不得隱瞞事故真象和阻礙事故調查處理。

    五、事故善后處理

    1、做到“四不放過”原則,發生事故要召集各水平負責人、事故有關人員、直至全礦職工召開會議,介紹分析事故原因,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布置防患措施。

    2、做好受災群眾的安撫工作。

    六、兼職應急救援人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五家渠市| 阿拉尔市| 宁波市| 合肥市| 容城县| 东乌| 祁连县| 望奎县| 武定县| 吉林省| 茂名市| 五常市| 大田县| 隆昌县| 都兰县| 通化市| 寿光市| 竹山县| 苍溪县| 彝良县| 裕民县| 安龙县| 玉门市| 高雄市| 博野县| 泸水县| 萨嘎县| 晋宁县| 洪雅县| 崇左市| 周口市| 无棣县| 上高县| 金山区| 新兴县| 宜章县| 罗甸县| 浦江县| 北票市|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