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通信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2011-05-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目的:本預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本著救援與生產相結合的原則,立足于自救、互救,以自我保護、自我生存為基點,在非常情況下實施有效的救援。

  關鍵詞:通信工程;安全生產;事故;防范措施;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織架構、人員名單省略)

  ①.部門經理對本部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負有全面領導責任。主持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指導、監督公司各部門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②.認真貫徹、執行、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任務,要求和規定。

  ③.進行本部門員工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培訓的監督、管理,經常組織本部門的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

  ④.發生安全事故及時上報,并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實現改進措施。

  具體分工如下:

  ①.組長負責在規定時間內向安全監督站或勞動部門匯報事故情況。

  ②.副組長負責向通信工程部匯報,說明詳細事故地點、事故情況。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書面簽發停工通知單,積極協助事故發生單位組織搶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③.成員(安全監理工程師)負責安全監理資料準備,形成書面事故情況匯報材料,配合上級部門的調查。

  ④.成員(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協助施工單位保護事故現場,督促其防止事故擴大。如實提供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與事故有關的工程質量和安全記錄、監理指令等.為事故調查提供真實證據。協助施工單位保護事故現場,督促其防止事故擴大。

  ⑤.安全事故發生,現場監理員立即向單位領導報告,事故報告內容(如左備注)并配合做好保護現場、配合調查和舉證工作。

  三.安全事故應急措施

  1.事故發生后應立即報告公司主管部門。

  2.通信工程部應立即啟動現場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3.應急預案實施指揮部的組長應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故情況。

  4.總監理工程師書面簽發停工通知單。

  5.協助施工單位保護事故現場,督促施工單位按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落實各項應急措施,尤其是對受傷人員的救援措施。

  6.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研究補救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準備。

  7.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對事故的調查、分析。

  8.總監應書面事故報告提交公司,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三).事故的簡要經過;

  (四).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五).已經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事故報告后出現新情況的,應當及時補報。

  四.安全事故的等級劃分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五.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

  1.一般事故應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①.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安全監理員→現場總監向所在部門報告。

  ②.現場總監: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③.現場應急救援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理部人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

  2.較大事故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①.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安全監理員→現場總監向所在部門報告。

  ②.現場總監: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③.現場應急救援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理部人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

  ④.部門經理對本部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負有全面領導責任。

  ⑤.認真貫徹、執行、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任務,要求和規定。

  ⑥.進行本部門員工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培訓的監督、管理,經常組織本部門的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

  ⑦.發生安全事故及時上報,并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實現改進措施。

  3.重大事故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①.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安全監理員→現場總監向所在部門報告。

  ②.現場總監: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③.現場應急救援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理部人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

  ④.部門經理對本部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負有全面領導責任。

  ⑤.認真貫徹、執行、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任務,要求和規定。

  ⑥.進行本部門員工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培訓的監督、管理,經常組織本部門的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

  ⑦.發生安全事故及時上報,并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實現改進措施。

  ⑧.副總經理協助總經理履行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職責,指導、監督公司各部門落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為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決策意見。

  4.特別重大事故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①.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安全監理員→現場總監向所在部門報告。

  ②.現場總監: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③.現場應急救援負責人:組織施工單位、監理部人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

  ④.部門經理對本部門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負有全面領導責任。

  ⑤.認真貫徹、執行、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任務,要求和規定。

  ⑥.進行本部門員工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培訓的監督、管理,經常組織本部門的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制止違章行為。

  ⑦.發生安全事故及時上報,并認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和實現改進措施。

  ⑧.總經理主持公司重大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處理意見和改進措施,并及時、如實報告有關部門。

  5.安全應急常用電話

  ①.火警救援電話:119

  ②.醫療急救電話:120

  ③.報警電話電話:110

  ④.交通肇事電話:122

  ⑤.電信公司安保部值班電話:5055555

 

 

  六.防抗臺風應急救援預案

  1.藍色預警(現場監理員職責):

  ①.應對正在施工的項目進行安全方面的排查,管道工程的人孔坑挖掘,線路工程的桿線架設都要做到牢固有效、防止土質塌陷,有危險隱患的地點一定要做好排除、加固等措施;

  ②.停止露天集體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

  ③.協助施工單位對施工人員駐地的臨時措施、倉庫、臨時搭蓋等進行全面檢查和加固,切斷危險的室外電源;

  ④.扎實做好防御地質災害工作,確保工程設施安全和施工人員安全。

  2.黃色預警(專業監理工程師職責):

  ①.貫徹安全生產要求,特別是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該停工的項目要停工,待天氣情況好轉后才能復工;

  ②.駐地的臨時措施、倉庫、臨時搭蓋等進行全面檢查,扎實做好防御地質災害工作,確保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員安全;

  ③.督促施工單位按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并做好安全監理日記。

  ④.確保工程設施安全和施工人員安全。

  ⑤.其他同藍色預警措施。

  3.橙色預警(總監理工程師職責):

  ①.按照職責做好防臺風搶險應急工作;

  ②.及時了解掌握險情,及時向公司上級領導報告。并保持與當地防汛、防臺部門,建設單位主管部門溝通;

  ③.應當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次生災害。

  ④.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積極協助事故發生單位組織搶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⑤.其他同黃色預警措施。

  4.紅色預警(總監理工程師職責):

  ①.密切掌握臺風動向以及危害險情,及時向公司上級領導報告。并保持與當地防汛、防臺部門,建設單位主管部門溝通;

  ②.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啟動事故應急預案,積極組織有關力量救援搶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③.其他同橙色預警措施。

  防抗臺風應急救援預案

  臺風預警信號

 

 

  七.臺風預警信號等級劃分

  藍色預警

  1.做好防風準備,有關部門啟動防御工作預案;

  2.注意有關媒體報道的熱帶低壓最新消息和有關防風通知;

  3.固緊門窗、圍板、棚架、戶外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熱帶低壓影響的室外物品。

  黃色預警

  1.進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御工作預案;

  2.關緊門窗,處于危險地帶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應到避風場所避風,高空、灘涂、水上等戶外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危險地帶工作人員應及時撤離,露天集體活動應及時停止,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3.危險的戶外電源應及時切斷。

  其他同臺風藍色預警信號。

  橙色預警

  1.進入緊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御工作預案,應急處置與搶險單位應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

  2.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室內活動應及時停止,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4.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只走錨、擱淺和碰撞。

  其他同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紅色預警

  1.進入緊急防風狀態,有關部門啟動防御工作預案,應急處置與搶險單位應加強值班,密切監視災情,落實應對措施;

  2.居民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3.室內活動應及時停止,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4.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只走錨、擱淺和碰撞。

  其他同臺風黃色預警信號。

  八.登高作業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

  案例.隨州移動一在建基站發射塔倒塌

  楚天都市報2010年3月30日訊(記者王功尚通訊員隨縣文)前日,隨縣洪山鎮青龍廟村,中國移動隨州分公司一在建基站發射塔突然倒塌,4名正在作業的工人當場殞命。

  青龍廟村是群山包圍中的一處盆地,隨州移動計劃在該村一組的一處山頭建造一座基站。3月25日,黃蔥有等7名工人進駐青龍廟村,住在村民張宗貴家,準備用兩天時間建好基站發射塔。

  昨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30米高的發射塔順著山坡倒臥在林間,壓拆了幾棵松樹和一片灌木,發射塔底座邊的螺絲上未見螺帽,手套、扳手、鉗子等工具和4頂安全帽散落在地上(如圖)。

  據張宗貴介紹,28日午飯后,7名工人照常去工作,下午3時15分左右,30米高的發射塔轟然倒向山下,塔上3名工人被摔了出去,塔上塔下的工人們都驚叫起來,頃刻間,塔上3人和塔下作安全牽引的1人殞命。

  青龍村治保主任劉貴國得知此事后,立即組織村民上山參與救援,并打電話報警。120急救車趕到現場后,確認4人已身亡。

  事故發生后,隨州市委書記馬清明、市長劉曉明指示,要全力以赴搞好事故救援,做好善后工作,并迅速開展事故調查。

  中國移動隨州分公司表示,要會同施工單位,做好死者善后賠償等工作。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個基站由浙江鴻勝實業有限公司興建的。現場共有7名施工民工,黃蔥有等4名死者均為施工單位聘請的農民工,全部是浙江金華市人,男性。

  工程監理單位和監理工程師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實施監理,并對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承擔監理責任。在監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執行。

  1.高處墜落事故預防措施

  ①.監理人員應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場地條件、設備條件、施工人員、施工季節編制施工安全組織措施,作為施工組織設計的一部分,經審核后必須認真執行。

  ②.敦促、檢查登高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安全操作規程的規定,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③.每道工序必須指定施工負責人,并在施工前必須由本工序負責人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明確分工。

  ④.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禁止穿拖鞋、硬底鞋或赤腳上塔作業。

  ⑤.高處作業人員上塔作業前必須系好安全帶,要檢查安全帶掛勾是否正常,頭戴安全帽并且還要經過指揮人員再次檢查后方可上塔工作。

  ⑥.高空電焊時,除有關人員外,其他人都應下塔并遠離塔處,凡焊渣飄到的地方,決不允許人員通過。電焊前將作業點及周邊的易燃易爆物品清除干凈,電焊完畢后,必須清理現場,防止可能發生燃燒等意外事故。

  ⑦.焊接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帶防護眼鏡和手套,著專用勞保用品。上塔不得攜帶電焊軟電纜、焊槍或氣焊軟管等工具,焊接工具必須在無電源或氣源的情況下吊送。電焊機外殼應接地牢靠。電焊機應放在干燥場地,并加防雨罩。雨、霧、霜天不能露天焊接。

  ⑧.吊裝構件時,必須系好尾繩,拉尾繩的作業人員應密切注意指揮人員的口令,松繩、放繩要平穩,防止構件碰撞塔體。

  2.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

  ①.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

  ②.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③.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④.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

  ⑤.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九.有害氣體窒息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

  案例.武漢通信電纜檢修出意外4人沼氣中毒3人遇難

  楚天都市報2010年5月30日訊(記者陳希李力力張皓通訊員田景超桂小桃李長洋鄭偉)昨日下午,光谷一工地現悲壯一幕:一人下井檢修通信電纜遇險,3名工友接力下井施救,均被井下沼氣熏倒。消防官兵聞訊趕到將4人救出,但3名救人者已不幸身亡。

  下午5時30分,位于武漢關山大道與關南路交會處光谷坐標城內的建筑工住宿區,11名維修人員在此檢修聯通公司通信電纜。他們打開一個管道井蓋,該井深約5米,里面全是污水淤泥,23歲的張永生先行順著竹梯進入井內,不到3分鐘,井內發出微弱的聲音:“我不行了……”大伙朝井內一看,小張趴在梯子上奄奄一息。“我下去救他!”維修隊隊長45歲的朱巨文第一個沿著竹梯進入井內,下到一半時,他準備用手拉張永生,但張永生一點力氣沒有,朱巨文只好下到井底,用雙手向上推舉,孰料自己也沒力氣了。

  44歲的朱亞平見狀也下井施救,他站在竹梯上用力拉小張,結果也倒在窨井內。地面上的段國忠見狀按捺不住,也匆匆下井,想助一臂之力,也被熏暈在井內。

  井上工友急忙撥打119報警。在等待消防官兵時,他們還借來電扇朝窨井內猛吹風。

  下午6時7分,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立即調集高新、關山消防中隊5輛消防車和25名官兵趕往現場救援。

  5分鐘后,消防官兵到達事發現場,立即采取救援措施,首先用安全繩將兩具空氣呼吸氣瓶吊下,給井下被困人員供氧。同時架起消防救援三腳架,選派救援經驗豐富、體能充沛的戰斗員李建下井救人。

  很快,李建在井下發現只有張永生一人半蹲著,其他三人都倒在污水中。李建立即將消防安全帶系在張永生身上,然后將安全帶連上三腳架的掛鉤,地面上的消防員隨即搖動手柄,張永生第一個被成功救到地面。至下午6時40分,井下最后一名被困者也被救出。

  4人隨后立即被送往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救治。記者昨晚從醫院了解到,除張永生獲救外,其他3名施救工友均因沼氣中毒窒息死亡。

  1.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控制措施

  ①.檢測發現有害氣體超標,人井應設置有害氣體警示標識,防止未經許可人員進入。

  ②.進入超標有害氣體人井內作業前,應進行有害氣體危害因素識別和評價。

  ③.制定和實施有害氣體中毒的危害防護控制計劃、進入許可程序和安全作業操作規程。

  ④.進入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前,應采取凈化、通風等措施,對人井內空間充分清洗。提供符合要求的監測、通風、通信、個人防護用品設備、照明、安全進出設施以及應急救援和其他必需設備,并保證所有設施的正常運行和勞動者能夠正確使用。

  ⑤.在進入有害氣體超標人井內作業期間,至少要安排1名監護者在人井外持續進行監護。

  ⑥.指定專人按要求培訓作業者、監護者和作業負責人。

  ⑦.制定和實施許可進入程序、應急救援程序與呼叫程序,配備符合要求的通風設備、個人防護用品、應急救援設備,防止非授權人員進行急救。

  ⑧.當按照有害氣體中毒的危害防護措施不能有效保護勞動者時,應對進入有害氣體超標的人井內作業進行重新評估,并且要修訂控制計劃。

  2.窒息性氣體中毒事故應急救援

  ①.救援機構應具備有效實施救援服務的裝備;具有將作業者從特定密閉空間或已知窒息性氣體危害的密閉空間中解救出來的能力。

  ②.救援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基本的窒息性氣體中毒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每個救援機構至少確保有1名人員掌握基本急救和心肺復蘇術技能。還要接受作為密閉空間作業者窒息性氣體中毒所要求的培訓。

  ③.救援人員應具有在規定時間內在密閉空間窒息性氣體危害已被識別的情況下,對受害者實施救援的能力。

  ④.救援吊救設施系統應符合以下條件:每個作業者均應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繩索應從頭部往下系在后背中部靠近肩部水平的位置,或能有效證明從身體側面也能將工作人員移出密閉空間的其他部位。在不能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或使用胸部或全身套具可能造成更大危害的情況下,可使用腕套,但須確認腕套是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選擇。在密閉空間外使用吊救系統救援時,應將吊救系統的另一端系在機械設施或固定點上,保證救援者能及時進行救援。

  ⑤.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立即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暢。

  ⑥.呼吸抑制時給予呼吸興奮劑,心跳及呼吸停止者,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術,直至送達醫院。

  ⑦.凡硫化氫、一氧化碳、氰化氫等有毒氣體中毒者,切忌對其口對口人工呼吸(二氧化碳等窒息性氣體除外),以防施救者中毒;宜采用胸廓按壓式人工呼吸。

  十.通信機房火災控制的應急預案

  1.通信機房的火災事故的危險源

  ①.有些通信機房在裝修時使用了大量的木材、膠合板、塑料等可燃性材料,而由于通信設備高度自動化、技術密集、設備貴重、內在聯系緊密,諸多電氣設備常伴有靜電、火花、電弧和表面高溫存在,傳輸電纜密布于機房每個角落,發生火災的機率較高。

  ②.通信機房里的電氣設備選型不當、安裝不符合規范,導致超負荷或短路起火成災;線路敷設不當或外部線路交叉,也容易造成強電侵入設備,引起芯線發熱著火;通信設備雖然大都是低壓直流電,但有的也使用交流電,當設備長時間連續工作時,元器件因質量、故障、老化或接觸電阻過大而發熱著火,引燃可燃物擴大成災;防雷措施不當,如避雷引下線與機房電纜距離過近,遭受雷電直接襲擊也可能起火成災。

  ③.通信機房的建筑結構和消防安全設施。機房防火設計不符合規范,相當一部分建筑內部裝修采用可燃性材料進行間隔、吊頂、飾面、吸音而極易引發火災;加之通信機房使用性能復雜,機房內敷設管線,開鑿孔洞較多,破壞了建筑防火分隔;通信管道的保溫材料、木制機架、窗簾等可燃物易被引燃蔓延成災;通信機房不按規定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的雖然安裝但無法投入使用;還有的不重視消防給水系統建設,消防栓不足,水壓達不到設計要求,發生火災時不能提供足夠的水源。

  ④.在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時,由于操作人員防范意識差,違反操作規程,易發生火災,如在使用電爐、電烙鐵、烘箱等工具時,通信電纜維修施工中使用噴燈、對設備進行焊接等明火作業時,使用酒精等清除機件設備時。

  2.通信機房的火災隱患的預防

  (1).機房內施工不得使用明火,需要動用明火時應經相關單位部門批準。

  (2).作業人員不得觸碰機房內的在運設備,不得隨意關斷電源開關。嚴禁將交流電源線掛在通信設備上。使用機房原有電源插座時必須先測量電壓、核實電源開關容量。

  (3).不得在機房使用切割機加工鐵件。切割鐵件時,嚴禁在砂輪片側面磨削。

  (4).安裝機架時應使用絕緣梯或高凳。嚴禁攀踩鐵架、機架和電纜走道。嚴禁攀踩配線架支架和端子板、彈簧排。

  (5).帶電作業時,操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使用絕緣良好的工具。在帶電的設備、列頭柜、分支柜中操作時,作業人員應取下手表、鑰匙鏈、戒指、項鏈等隨身金屬物品、飾品。作業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螺絲釘、墊片、銅屑等金屬材料掉落在機架內。

  (6).搬運蓄電池等化學性物品時,應戴防護手套和眼鏡,注意防振,物體不可倒置。如物體表面有泄漏的殘液,必須用防腐布清擦,嚴禁用手觸摸。

  (7).搬運重型或吊裝體積較大的設備時,必須編寫安全作業計劃。項目負責人必須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并設專人指揮,明確職責,緊密配合,保證每一項措施的落實,使設備安全放置或吊裝到位。

  (8).布放光(尾)纖時,必須放在光纖槽內或加塑料管保護。

  (9).布放電源線時,無論是明敷或暗敷,必須采用整條線料,中間嚴禁有接頭。電源線端頭應作絕緣處理。

  (10).交流線、直流線、信號線應分開布放,不得綁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時,間距必須保持5cm以上。非同一級電力電纜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內。

  (11).太陽電池輸出線必須采取有屏蔽層的電力電纜布放,在進入機房室內前,屏蔽層必須接地,芯線應安裝相應等級的避雷器件。

  (12).嚴禁架空交、直流電源線直接出、入局(站)和機房。嚴禁在架空避雷線的支柱上懸掛電話線、廣播線、電視接收天線及低壓電力線。

  (13).交、直流配電瓶和其他供電設備正、背面前方的地面應鋪放絕緣橡膠墊。如需合上供電開關,應首先檢查有無人員在工作,然后再合閘并掛上“正在工作”的警示標志。(14).設備加電時,必須沿電流方向逐級加電,逐級測量電壓值。插拔機盤、模塊時,操作人員必須配戴接地良好的防靜電手環。

  (15).焊線的烙鐵暫時停用時應放在專用支架上,不得直接放在桌面或易燃物旁。

  (16).機房工作完畢離開現場時,應切斷施工用的電源并檢查是否還有其他安全隱患,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現場。

  3.通信機房火災事故的應急救援

  ①.通信機房發生火災,發現人應及時就近撥打電信公司安保部報警電話5055555和火警電話119,并立即向負責人報告。火災事故報警要點:

  (1).火災地點;

  (2).火勢情況;

  (3).燃燒物和估計數量;

  (4).火災現場人員受困情況;

  (5).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

  ②.接警的事故應急現場指揮部成員應迅速趕赴火災現場,辨析火勢情況后決定啟動何級應急預案,并通知召集各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準備。

  ③.根據火情投入滅火施救力量,盡力將火源與設備隔斷,撲滅火災;

  ④.滅火施救人員在滅火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燒傷或燃燒中產生的氣體引起的中毒、窒息,防止觸電。

  ⑤.配合做好保護現場、配合調查和舉證工作。

  4.帶電滅火應注意的有關事項:

  當救火人員滅火時,不要使身體的任何部分及救火器具等,與電線、電器設備接觸。有時為了爭取時間來不及斷電,或因生產需要及其他原因,不允許斷電,需要帶電滅火時,一般使用二氧化碳、干粉、干黃砂等器物實施滅火撲救;但絕對不可用水或泡沫滅火器進行撲救;因為水和泡沫都有導電的危險,用它們滅火,將會造成觸電事故。

  (1).應按照滅火劑的種類選擇不導電的滅火器(如,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劑等)滅火;

  (2).如需用水槍滅火時,宜用噴霧水槍;

  (3).人體與帶電體之間要保持必須的安全距離;

  (4).如遇帶電導線跌落地面,要劃出一定的警戒區,防止跨步電壓傷人。

  十一.觸電事故的應急預案

  1.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非電氣專業人員不準進行任何電氣部件的更換或維修。

  (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范架設,架空線必須從采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規定。

  (6).施工機具、車輛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達不到規定的最小距離時,必須采用可靠的防護措施。

  (7).應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梯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然出事。

  (8).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護方式的同時,必須設兩級漏電保護裝置,實行分級保護,形成完整的保護系統。漏電保護裝置的選擇應符合規定。

  (9).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

  (10).開關箱應由分配電箱配電。注意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不可一閘多用,每臺設備應由各自開關箱,嚴禁一個開關控制兩臺以上的用電設備(含插座),以保證安全。

  (11).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周圍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足夠空間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雜物。

  (12).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3).施工現場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電源照明,結構施工時,應在頂板施工中預埋管,臨時照明和動力電源應穿管布線,必須按規定裝設燈具,并在電源一側加裝漏電保護器。

  (14).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施工現場內使用的所有電焊機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接線應壓接牢固,并安裝可靠防護罩。焊把線應雙線到位,不得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電焊機設置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2.觸電事故的應急救援

  ①.當人體觸電以后,可能由于痙攣或失去知覺等原因而緊抓帶電體,不能自己擺脫電源。搶救的首要步驟就是使觸電者盡快脫離電源。救護人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觸電的人,防止發生救護人觸電事故。

  ②.低壓觸電事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和措施:

  (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等,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出插銷,斷開電源。

  (2).若觸電地點附件沒有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銷,可用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或有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線,斷開電源;或用干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人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拉開電線。

  ③.高壓觸電事故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和措施: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切斷電源。

  (4).如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無未確認線路無電,救護人員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能接近斷線點8--10米范圍內,防止跨步電壓傷人。

  ④.觸電者的急救: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后,要根據電擊情況的輕重,進行搶救。

  (1).如果觸電者的傷害并不嚴重,沒有失去知覺,神志清醒,只是感到有些心慌、乏力、四肢發麻時,應使觸電者立即休息,保持安靜,切不可亂吵亂叫。救護人員不要遠離觸電的人,要嚴密注視觸電者有無異常變化。

  (2).如果觸電者還能呼吸,心臟尚跳動,但已失去知覺,應讓傷者休息,保持安靜,將衣服松開,以便使其呼吸暢通。同時,應加強觀察,以防情況發生變化。

  (3).如果觸電者傷勢比較嚴重,已停止了呼吸,心臟微有跳動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4).如果觸電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應對傷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臟擠壓進行急救。

  ⑤.緊急搶救的方法如下:

  當觸電者脫離電源以后,要根據電擊情況的輕重,進行搶救。

  (1).在心跳驟停的極短時間內,首先進行心前區叩擊,連擊2~3次。然后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及口對口人工呼吸。具體方法是,雙手交叉相疊用掌部有節律地按壓心臟,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動脈和肺動脈,建立起有效循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有活動假牙者應先將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內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暢。然后,捏緊鼻孔吹氣,使胸部隆起、肺部擴張。心臟按壓必須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每按心臟4~5次吹氣一次,肺部充氣時不可按壓胸部。

  (2).無論何種情況,都應及時與醫院聯系,使觸電者得到及時搶救。

  十二.交通事故的應急預案

  1.交通事故預防措施

  (1).加強車輛保養,定期檢查車輛安全設施配備情況、車輛輪胎磨損狀態,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對安全狀況不合格的車輛,不允許上路行駛。

  (2).遵守交通規則,倡導和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提供安全有序、暢通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做到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

  (3).加強安全教育。進一步對汽車駕駛人員加強安全培訓和教育。禁止酒后、疲勞駕駛和違章超速行駛,禁止在惡劣天氣、惡劣路況強行行駛,確保人身、車輛安全。

  (4).通信工程路面施工,應取得交通管理部門的許可,并按照規則設置好施工安全警示路障,做到文明施工。

  (5).夜間施工,應設置有紅燈警示,安全警示筒(路錐)路障應達到有反光效果。

  2.交通事故的應急救援

  ①.當發生了交通事故,首先要做好事故現場的秩序維護、遇難人員營救、必要的公眾隔離、保證交通暢通等。

  ②.立即向單位領導報告,向有關(交通管理)部門報告。

  交通肇事電話:122

  醫療急救電話:120

  ③.做好事故現場控制,嚴防次生災害再發生。

  ④.配合做好保護現場、配合調查和舉證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石阡县| 卓资县| 日喀则市| 安阳县| 乾安县| 满城县| 东辽县| 博野县| 鸡西市| 赤壁市| 平阴县| 六安市| 阜新市| 伊吾县| 大化| 南平市| 长寿区| 平利县| 濉溪县| 汉沽区| 邵阳市| 德兴市| 淳化县| 天长市| 凤翔县| 万源市| 石景山区| 遂川县| 济宁市| 双峰县| 临桂县| 梁山县| 新晃| 瓮安县| 宣汉县| 龙泉市| 合作市| 无锡市| 台中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