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藥業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應急預案

2011-05-13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引言

  山西同濟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中使用的甲醇屬于易燃液體、氯甲烷屬于有毒氣體,屬于危險化學品。搞好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各類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是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確保公司、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并能夠在事故發生的情況下,及時、準確、有條不紊地控制和處理事故,有效地開展自救和互救,盡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落實安全責任和各項管理制度。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本著“快速反應、當機立斷,自救為主、外援為輔,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的規定,特制定我公司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文通過在本文引用而成為本預案的條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本預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352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373號)

  《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號)

  《劇毒化學品目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8部門公告 2003第2號)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范》(GB16483)

  《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

  《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

  術  語

  1、危險化學品

  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

  2、危險化學品事故

  指由一種或數種危險化學品或其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

  3、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4、重大危險源

  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5、危險目標

  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或設施。

  6、預案

  指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7、分類

  指對因危險化學品種類不同或同一種危險化學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而劃分的類別。

  8、分級

  指對同一類別危險化學品事故危害程度劃分的級別。

  一、公司基本情況

  ㈠生產情況

  山西同濟藥業有限公司創建于2005年,屬有限責任公司,共有員工30人,公司生產工藝具有高壓、生產過程連續性強的化工生產特點,主要產品維生素U產品。其生產能力為20噸/年。

  ㈡地理位置

  公司地理坐標為北緯34°41′55″,東經110°40′26″,海拔高度為524米。

  ㈢交通情況

  公司緊臨西礦路,交通便利,我公司氯甲烷月用量為5噸左右,從河南鄭州購買,運輸車輛為對方單位尋找有資質的車輛為我公司運輸;甲醇月用量10噸左右,由我縣有資質的運輸單位專車運送。

  ㈣地質和氣象

  公司所處地為黃土臺高地,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干旱,夏季炎熱多雨,雨量分布不勻,秋季陰雨連綿,秋末天氣明朗涼爽,多季少雪寒冷干燥。

  ㈤周邊情況

  公司東200米為村莊,西鄰耕地,北側300米為福尼斯英語學校,南鄰紙業公司。

  ㈥基礎設施

  建有辦公大樓、質檢中心、倉庫、精制車間、一車間、二車間、餐廳、門房、灶房、車棚、鍋爐房、機修車間、配電室、發電室等基礎設施。

  二、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㈠危險目標的確定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結合公司危險化學品貯存的現狀,公司對危險源和事故隱患進行識別、排查,按照分類、分級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原則,確定公司相關場所為危險目標。我公司對危險目標實行三級管理和應急救援。

  1、危險目標

  1#目標:氯甲烷貯罐14個(其中10小,4大)

  高限貯量:4噸

  2#目標:甲醇貯罐1個

  高限貯量:6噸

  ㈡危險目標的危險特性和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1、 1#目標

  1#目標主要危險源為氯甲烷,氯甲烷貯罐高限時可貯存4噸,其具有以下危險特性:

  ⑴物化特性:

  氯甲烷:又名甲基氯,英文名稱methyl chloride。分子式CH3Cl,分子量50.49,為無色氣體,有醚樣的微甜氣味。熔點-97.7℃,沸點-23.7℃,相對水的密度0.92 ,飽和蒸氣壓506.62 kPa (22℃),燃燒熱685.5 kJ/mol ,臨界溫度143.8℃,臨界壓力6.68 MPa,引燃溫度632℃,爆炸上限19.0%,爆炸下限7.0%,易溶于水、乙醇、氯仿等。

  ⑵健康危害性

  中國MAC(mg/m3): 40

  前蘇聯MAC(mg/m3): 5

  TLVTN: OSHA 100ppm,207mg/m3; ACGIH 50ppm,103mg/m3[皮]

  TLVWN: ACGIH 100ppm,207mg/m3[皮]

  毒性: LD50:無   LC50:5300mg/m3,4小時(大鼠吸入)

  氯甲烷對人體的侵入途徑為吸入,接觸。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嚴重損傷中樞神經系統,亦能損害肝、腎和睪丸。急性中毒:輕度者有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步態蹣跚、精神錯亂等。嚴重中毒時,可出現譫妄、躁動、抽搐、震顫、視力障礙、昏迷,呼氣中有酮體味。尿中檢出甲酸鹽和酮體有助于診斷。皮膚接觸可因氯甲烷在體表迅速蒸發而致凍傷。慢性影響:低濃度長期接觸,可發生困倦、嗜睡、頭痛、感覺異常、情緒不穩等癥狀,較重者有步態蹣跚、視力障礙及震顫等癥狀。

  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對水生生物應給予特別注意。若發生氯甲烷大量泄漏,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

  2、 2#目標

  2#目標主要危險源為甲醇,甲醇貯罐高限時可貯存6噸,其具有以下危險特性:

  ⑴物化特性:

  甲醇又名木酒精,英文名稱 methyl alcohol,分子式CH4O,分子量 32.04,無色澄清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飽和蒸氣壓13.33 kPa (21.2℃),閃點11℃,熔點-97.8℃,引燃溫度385℃,沸點64.8℃,臨界溫度240℃,爆炸上限44.0%,爆炸下限5.5%,相對水密度0.79,臨界壓力7.95Mpa,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數有機溶劑。

  ⑵健康危害性

  中國MAC(mg/m3): 50 前蘇聯MAC(mg/m3):5

  TLVTN :OSHA 200ppm,262mg/m3; ACGIH 200ppm,262mg/m3[皮]

  TLVWN:ACGIH 250ppm,328mg/m3[皮]

  甲醇對人體的侵入途徑為吸入、食入、接觸。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時大量吸入出現輕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口服有胃腸道刺激癥狀);經一段時間潛伏期后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眩暈、酒醉感、意識朦朧、譫妄,甚至昏迷。視神經及視網膜病變,可有視物模糊、復視等,重者失明。代謝性酸中毒時出現二氧化碳結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響:神經衰弱綜合征,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粘膜刺激,視力減退等。皮膚出現脫脂、皮炎等。

  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甲醇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或引起燃燒。在火場中,受熱的容器有爆炸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若發生甲醇泄漏,應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

  三、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在甲醇及氯甲烷貯存附近,公司設有消防龍帶、消防栓、滅火器、防毒面具等設施。且日常工作服所選用布料為純棉布料。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成人員和職責劃分

  ㈠指揮機構

  成立山西同濟藥業有限公司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領導小組由以下人員組成:

  總指揮:蘭亞朝(總經理)

  副總指揮:郝玉琪(生產副總經理)、蘭春樂(行政副總)

  成    員:韓曉平(化驗室主任)、李京民(維修人員)、蘭亞洲(供銷部經理)、呂國婷(辦公室主任)、劉朝霞(車間代班長)、任波波(車間代班長)

  王芳(車間代班長)

  在公司辦公室設立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日常的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負責通知指揮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參加事故應急救援處理工作。

  發生重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中心,負責公司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生產部。如總經理不在企業時,生產副總經理全權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總經理和生產副總經理皆不在企業時,由行政副總經理全權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在非常特殊情況下,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均不在企業時,由生產車間當班代班長全權代理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㈡主要職責

  1 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

  ⑴負責企業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

  ⑵組織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⑶檢查、督促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2 指揮部

  ⑴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⑵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⑶向上級和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按總指揮命令向外發出救援請求。

  ⑷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

  3 指揮部人員

  ⑴總指揮——總經理

  組織指揮全企業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⑵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

  協助總指揮負責救援具體工作。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生產運行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⑶副總指揮——行政副總經理

  協助總指揮負責救援具體工作。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人員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措施。

  ⑷維修人員

  ¬¬——負責指揮因危險化學品事故造成的火災滅火、現場救助。

  ——負責事故應急處理時生產系統的開停車調度工作;

  ——負責搶險、搶修、應急救援物資的運輸組織工作。

  ——協助副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任務的指揮,可以對公司內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進行調動。

  ⑸化驗室主任

  ——負責指揮事故的報警、情況通報、事故處理工作;

  ——負責指揮事故的現場及有關有害物擴散區的清洗、監測、檢查工作,污染區處理直至無害。

  ——負責對事故后公司內道路交通管制工作,協調人員緊急撤離的安全疏散工作。保證人員的安全撤離。

  ⑹辦公室主任

  ——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

  ——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負責事故現場劃定禁區的警戒指揮工作,維護治安保衛。

  ⑺供銷部經理

  ——負責指揮搶修救援物資的供應調配工作。

  ——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工作

  ——負責對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到醫院的組織工作。

  ⑻車間代班長

  ——負責組織本部門員工的安全撤離和緊急疏散工作,對人員進行清點,向指揮部報告部門員工傷亡、失蹤等安全情況

  ——向指揮部報告本部門危險化學品事故事態和應急救援處理進展情況。

  ——按指揮部命令,事故應急處理時,指揮本部門生產系統進行安全的開、停車。

  ——按指揮部命令,組織對本部門的搶險、搶修應急人員進行事故應急救援處理工作。

  4 應急救援專業隊伍組成及分工

  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員工都負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專業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著公司內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救援和處置工作。

  ⑴搶險、搶修隊

  由公司的車間工人、維修、電工組成,必要時指揮部可以調動其他單位參與事故的搶險、搶修隊。

  生產部指揮事故搶險、搶修任務。

  ⑵物資供應隊

  由供應部負責,擔負事故搶險、搶修所需物資的供應任務。

  ⑶運輸隊

  由化驗室負責,擔負事故搶險、搶修物資的運輸任務。

  ⑷醫療救護隊

  由辦公室負責,聽從總指揮的指揮調配。擔負事故過程中受傷、中毒等人員的運送、初步救護處理、治療、轉院等工作。

  五、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依據現有資源,公司采用以下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㈠ 24小時有效報警裝置:

  公司內危險化學品事故報警方式采用內部電話和外部電話(包括手機、小靈通等無繩電話)線路進行報警,由指揮部根據事態情況通過公司廣播向公司內部發布事故消息,做出緊急疏散和撤離等警報。需要向社會和周邊發布警報時,由指揮部人員向政府以及周邊單位發送警報消息。事態嚴重緊急時,通過指揮部直接聯系政府以及周邊單位負責人,由總指揮部親自向政府或負責人發布消息,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隨時保持電話聯系。

  ㈡ 24小時內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手段

  公司應急救援人員之間采用內部和外部電話(包括手機、小靈通等無繩電話)線路進行聯系,應急救援小組的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禁止隨意更換電話號碼的行為。特殊情況下,電話號碼發生變更,必須在變更之日起48小時內向生產部報告。生產部必須在24小時內向各成員和部門發布變更通知。

  六、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公司員工實行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制度,每年度進行考核,并從班組、部門到企業,實行化學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三級管理網絡,充分提高職工的自救互救的能力,預防危險化學品事故及事故早發現、早處理技能。

  公司已經確定的危險目標均在生產區內,屬于禁火區域。危險目標定期維護制度化,一旦發生事故,現場人員迅速匯報指揮部(生產部)并及時投入搶險排除和初期應急處理,防治事故擴大和蔓延。

  ㈠事故處理預案

  已確定的目標具有易燃、有毒有害等危險性,因此,一旦發生事故,處理不當或失控,可能導致火災、爆炸、多人中毒、灼傷和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等嚴重危險狀態。

  ㈡事故處理原則

  1、消除事故原因;

  2、阻斷泄漏;

  3、把受傷人員搶救到安全區域;

  4、危險范圍內無關人員迅速疏散、撤離現場;

  5、事故搶險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和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迅速投入排險工作;

  七、人員疏散方案

  聽到某區域需要疏散人員的警報時,區域內的人員迅速、有序地撤離危險區域,并到指定地點結合,從而避免人員傷亡。當班負責人在撤離前,利用最短的時間,關閉該領域內可能會引起更大事故的電源和管道閥門等。

  1、事故現場人員的撤離:

  人員自行撤離到上風口處,由當班班組長負責清點本班人數。當班班長應組織本班人員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順序從最危險地段人員先開始,相互兼顧照應,并根據風向指明集合地點。人員在安全地點集合后,班長清點人數后,向值班領導報告人員情況。發現缺員,應報告所缺員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處位置等。

  2、非事故現場人員緊急疏散

  由事故單位負責報警,發出撤離命令,接命令后,當班負責人組織疏散,人員接通知后,自行撤離到上風口處。疏散順序從最危險地段人員先開始,相互兼顧照應,并根據風向指明集合地點。人員在安全地點集合后,負責人清點人數后,向部門負責人或值班領導報告人員情況。發現缺員,應報告所缺人員的姓名和事故前所處位置等。

  3、搶救人員在撤離前、撤離后的報告

  負責搶險和救護的人員在接指揮部通知后,立即帶上救護和防護裝備趕赴現場,等候調令,聽從指揮。由隊長(或者組長)分工,分批進入事發點進行搶險或救護。在進入事故點前,隊長必須向指揮部報告每批參加搶修(或救護)人員數量和名單并登記。

  搶修(或救護)隊完成任務后,隊長向指揮部報告任務執行情況以及搶險(或救護)人員安全狀況,申請下達撤離命令,指揮部根據事故控制情況,必須做出撤離或繼續搶險(或救護)的決定,向搶險(或救護)隊下達命令。隊長若接撤離命令后,帶領搶險(或救護人員)撤離事故點至安全地帶,清點人員,向指揮部報告。

  4、周邊區域的單位人員疏散的方式、方法。

  當事故危急周邊單位時,由指揮部人員向政府以及周邊單位書面發送警報。事態嚴重緊急時,通過指揮部直接聯系政府以及周邊單位負責人,由總指揮部親自向政府或負責人發布消息,提出要求組織撤離疏散或者請求援助。在發布消息時,必須發布事態的緩急程度,提出撤離的具體方法和方式。撤離方式有步行和車輛運輸兩種。撤離方法中應明確應采取的預防措施、注意事項、撤離方向和撤離距離。撤離必須是有組織性的。

  八、危險區的隔離

  ㈠危險區的設定

  公司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按危險程度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事故中心區、事故波及區和受影響區。

  1、事故中心區:即距離事故現場0~200m區域。此區域為危險化學品濃度指標高,并伴有爆炸、火災發生,建筑物設施和設備的損壞,人員急性中毒的危險。

  2、事故波及區:指距離事故現場200~1000m區域。該區域空氣中危險化學品濃度較高,造成作用時間長,有可能發生人員或物品的傷害和損壞,或者造成輕度中毒危險。

  3、受影響區:指事故波及區外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從事故中心區和波及區擴散的小劑量危險化學品危害。

  ㈡事故現場隔離區的劃定、方法

  為防止無關人員誤入現場造成傷害,按危險區的設定,劃定事故現場隔離區范圍。

  1、事故中心區以距事故中心約200m道路口上設置紅白色相間警戒色帶標識,寫上“事故處理,禁止通行”字樣,在圓周每50m距離上設置一個警戒人員。若政府其他部門的人員參與警戒,必須著正規服裝。

  2、事故波及區以距事故中心約1000m道路口上設置紅白相間警示色帶標識,寫上“危險化學品處理,禁止通行”字樣,在路口設警戒一人。

  ㈢事故現場周邊區域的道路隔離或交通疏導辦法

  1、事故中心區外的道路疏導由門衛負責,在警戒區的道路口上設置“事故處理,禁止同行”字樣的標識。并指定人員負責指明道路繞行方向。

  2、事故波及區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禁止任何車輛和人員進入,并負責指明道路繞行方向。

  九、檢測、搶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㈠檢測

  1、氯甲烷泄漏的檢測

  發生氯甲烷泄漏,采用目測和化學分析方法確定污染程度。

  目測:指人員沿被污染路線,查找污染界線,確定污染面積。由生產部負責。

  化驗分析:指對被污染的水源、水系、土壤進行現場和取樣的酸度分析,采用PH試紙和化驗室分析。水系污染由化驗室負責。土壤的污染分析取樣后,送往專業檢測機構檢驗。現場檢測采用氣相色譜法。

  2、甲醇泄漏的檢測

  采用目測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

  目測:指人員沿被污染路線,查找污染界線,確定污染面積。由生產部負責。

  化驗分析:指對被污染的水源、水系、土壤進行現場和取樣的酸度分析,采用PH試紙和化驗室分析。分析取樣后,送往專業檢測機構檢驗。現場監測采用氣相色譜法;變色酸分光光度法。

  ㈡搶險、救援

  1、搶救原則

  ⑴發生傷亡事故,搶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爭,及時、果斷、正確,不得耽誤、拖延;

  ⑵救護人員進入有毒氣體區域必須兩人以上分組進行;

  ⑶救護人員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

  ⑷救護人員必須聽從指揮,了解中毒物質及現場情況,防護器具佩戴齊全;

  ⑸迅速將傷員抬離現場,搬運方法要正確。

  ⑹搬運傷員時需遵守下列規定:

  ⑺根據傷員的傷情,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和工具,注意保護受傷部位;

  ⑻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傷員,禁止背運,應使用擔架或雙人抬送;

  ⑼搬運時動作要輕,不可強拉,運送要迅速及時,爭取時間;

  ⑽嚴重出血的傷員,應采取臨時止血包扎措施;

  ⑾救護在高處作業的傷員,應采取防止墜落、摔傷措施。

  ⑿搶救觸電人員必須在脫離電源后進行。

  2、人員防護

  一般泄漏的防護要求:

  呼吸系統的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帶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護:戴橡皮手套。

  參加救護、救援人員必須按防護規定著裝,并注意風向,必要時應配備有照明燈具。

  3、人員監護

  參加救護、救援人員的以互助監護為主,按照必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救護原則處理。在救援中因為不可預見的因素而導致隊員受傷的,其他救援人員發現時必須向指揮部報告,并作出是否申請支援的決定,若申請支援時,由指揮部下達預備救援隊進入事故現場參加救援的命令。

  ㈢現場實時監測及異常情況下搶險人員的撤離條件、方法

  1、發生以下情況,應急救援、搶險人員可以先撤離事故現場再報告:

  ⑴事故已經失控;

  ⑵個體防護裝備已經損壞,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⑶發生突然性的劇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發生下列情況,指揮部必須下達讓應急救援、搶險隊員撤離的命令:

  ⑴事故已經失控;

  ⑵應急救援、搶險隊員個體防護裝備損壞,危急隊員的生命安全時;

  ⑶發生突然性的劇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㈣事故應急處理和控制措施

  1、氯甲烷泄漏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殘余氣或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后再用。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

  2、甲醇泄漏處理

  隔離泄漏區,周圍設警告標志,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堵漏。在用水、潮濕的沙或泥土覆蓋,然后收入金屬容器內并保存于水或礦物油中。

  如果大量泄漏,必須向消防隊報告,請求救援。采用大量的霧狀水對準起火點噴射覆蓋冷卻(噴水操作應站立于上風口),應采取逐步推進的方式進行。在地勢低凹點圍堤放水,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水溝等限制性空間。發生容器泄漏的,可以直接冷卻容器外表以及泄漏點,泄漏點冷卻后可以用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將甲醇轉移后修補泄漏點。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滅火后應急人員佩戴相應防護服裝,進入現場清理被冷卻甲醇至專用容器內,在清理過程中,未確認已經完全清理干凈殘留甲醇前,滅火霧狀水不得關閉。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十、應急救援保障體制

  1、應急電源、照明

  各班組及值班室均有一只強光探射燈,作為現場緊急撤離時照明用,當發生事故時,生產系統必須完全斷電或者突然斷電時,所有崗位人員由當班班長負責使用應急照明燈有序撤離。在事故的搶險和傷員救護援過程中,由生產技術部根據情況,在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對事故單位的各個崗位選擇性供電,保證應急和照明電源的使用。

  2、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

  3、消防設備、器材及人員防護裝備

  4、保障制度

  ㈡外部救援

  1、單位互助

  與公司最鄰近的單位為中寶紙業,長期以來,同公司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兩家相互依存,互利互惠。在事故時,該廠能夠給予公司運輸、人員、救治以及救援部分物資等方面的幫助。同時也能夠依據救援需要,提供其他相應支持。

  2、請求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

  當事故擴大化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時,可以發布支援,調動相關政府部門進行全力支持和救護,主要參與部門有:

  ⑴公安部門

  協助公司進行警戒,封鎖相關要道,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和污染區。

  ⑵消防隊

  發生火災事故時,進行滅火的救護。主要有芮城縣消防隊(距公司3km)。

  ⑶環保部門

  提供事故時的實時監測和污染區的處理工作。

  ⑷電信部門

  保障外部通訊系統的正常運轉,能夠及時準確發布事故的消息和發布有關命令。

  ⑸醫療單位

  提供傷員、中毒救護的治療服務和現場救護所需要的藥品和人員。

  ⑹其他部門

  可以提供運輸、救護物資的支持。

  十一、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當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環境污染和危害后,并已經進行取證工作后,由總指揮下達解除應急救援的命令,由生產技術部門通知事故單位解除警報,由辦公室通知警戒人員撤離,在涉及到周邊社區和單位的疏散時,由總指揮通知周邊單位負責人員或者社區負責人解除警報。

  十二、應急培訓和演練計劃

  公司危險化學品事故隊伍分兩個層次開展培訓。

  1、班組級

  班組級是及時處理事故、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事故及早發現、及時上報的關鍵,一般危險化學品事故在這一層次上能夠及時處理而避免,對班組職工開展事故急救處理培訓非常重要。每季開展一次,培訓內容:

  ⑴針對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進行緊急停車、避險、報警的方法;

  ⑵針對崗位可能導致人員傷害類別,現場進行緊急救護方法。

  ⑶針對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擴大化。

  ⑷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應急救援必須使用的防護裝備,學會使用方法。

  ⑸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學習消防器材和各類設備的使用方法。

  ⑹掌握危險化學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險性、急救方法。

  2、公司級

  各單位日常工作把應急救援中各自應承擔的職責納入工作考核內容,定期檢查改進。每年進行一次。培訓內容:

  ⑴學習班組級的所有內容;

  ⑵熟悉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事故單位如何進行詳細報警,值班人員如何接事故警報;

  ⑶如何啟動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程序;

  ⑷各單位依據應急救援的職責和分工開展工作;

  ⑸組織應急物資的調運;

  ⑹申請外部救援力量的報警方法,以及發布事故消息,組織周邊社區、政府部門的疏散方法等;

  ⑺事故現場的警戒和隔離,以及事故現場的洗消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屯昌县| 柳江县| 沧州市| 龙门县| 平山县| 阳朔县| 临夏市| 大足县| 澄城县| 三江| 伊春市| 老河口市| 青海省| 伊通| 大城县| 九台市| 通河县| 定南县| 焦作市| 辰溪县| 普兰县| 石屏县| 墨脱县| 江永县| 浦城县| 鹰潭市| 砀山县| 抚远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兴县| 滁州市| 友谊县| 葫芦岛市| 许昌县| 河东区| 丰宁| 梁河县| 涟源市| 二连浩特市|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