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事故為建筑施工中的多發事故。為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對環境的影響,特制定本預案。
1、物資準備
項目部準備絕緣鞋、絕緣手套、絕緣的棒竿、木梯等器材,配備急救醫藥箱一個。
2、觸電危險目標的確定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配電箱。
(2)各種用電設備及手持電動工具。
(3)現場辦公室、食堂、宿舍、庫房的照明和插座。
3、報警電話
火警:119 救護車:120 公安:110
4、培訓及演練
(1)在員工中開展安全用電、觸電急救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2)組織員工開展觸電事故救援應急演練。
5、觸電急救
。1)當即立斷地脫離電源:有可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亦可用現場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繩子等非導電體移開電源或電器設施,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
。2)若發現觸電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則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同時進行體外心臟擠壓。要求心肺復蘇并要堅持不間斷地進行,包括送醫院的途中,切不可失去信心中斷搶救,堅持搶救直至傷者清醒或確定死亡時為止。有條件的應預吸氧及氣管插管維持呼吸等。若現場有急救箱時,可同時針刺人中穴以利呼吸的恢復,亦可給中樞興奮藥等。
局部的電灼傷創面要消毒包扎,注射破傷風抗度素,對清醒的電擊傷者一般臥床休息數日即可恢復。
6、傷病員心跳聚停的急救方法
在施工現場的傷病員心跳呼吸聚停,即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呼吸停止的,在頸部、喉頭兩側摸不到大動脈搏動時的急救方法如下:
。1)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操作方法
1)傷員取平臥位,冬季要保暖,解開衣領,松開圍巾或緊身衣著,解松褲帶,以利呼吸時胸廊的自然擴張,可在傷員的肩背下墊以軟物,使傷員的頭部充分后仰,呼吸道盡量暢通,減少氣流的阻力,確保有效通氣量。同時也可以防止因舌根陷落而堵塞氣流通道,然后將病人嘴扒開,用手指清除口腔中內的異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塊、嘔吐物等,使呼吸道暢通。
2)搶救者跪臥在傷員的一側,以近其頭部的一手緊捏傷員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住額部,另一只手托在傷員領后,將頸部上抬,頭部充分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張開準備接受吹氣。
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嘴緊貼傷員的嘴巴大口吹氣,一般先連續、快速向傷病員口內吹氣四次,同時觀察其胸部是否膨脹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吹氣適度是否恰當。
4)吹氣停止后,急救者頭稍側轉,立即放松捏緊鼻孔的手,讓氣體從傷員肺部排出。此時應注意胸部復原情況,傾聽呼吸聲,觀察有無呼吸道梗阻。
5)如此反復而有節律的人工呼吸,不可中斷,每分鐘吹氣頻率應掌握在12-16次。
6)注意事項
口對口吹氣時的壓力需掌握好,剛開始時可略大些,頻率也可稍快些,經10-20次人工吹氣逐步減少吹氣壓力,只要維持胸部輕度升起即可。對幼兒吹氣時,不必捏緊鼻孔,應讓其自然漏氣,為防止壓力過高,急救者僅用頰部力量即可。
如遇到牙關緊閉者,則可改用口對鼻吹氣,吹氣時可改捏緊傷員嘴唇,急救者用嘴緊貼傷員鼻孔吹氣,吹氣時壓力應稍大,時間也應稍長,效果相仿。
整個動作要正確,力量要恰當,節律要均勻,不可中斷,當傷員出現自主呼吸,方可停止人工呼吸,但仍需嚴密觀察傷員,以防呼吸再次停止。
體外心臟擠壓法
體外心臟擠壓是指通過人工方法,有節律地對心臟擠壓,來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血液循環的目的,進而求得恢復心臟的自主節律,挽救傷員生命。
。2)操作方法:
1)使傷員就近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
2)搶救者站在傷員左側或跪跨在病人腰部。
3)搶救者以下一手掌置于傷員胸骨下1∕3段,即中指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一手掌,另一手掌交叉重疊于該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沖擊性用力施壓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
4)擠壓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離開胸壁)依靠胸廊的彈性使胸骨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臟。
5)注意事項
操作時定位要準確,用力要垂直適當,要有節奏地反復進行,要注意防止因用力過猛而造成繼發性組織器官的損傷或肋骨骨折。
擠壓頻率一般控制在60-80次∕min左右,但有時為了提高可增加擠壓頻率到100次∕min。
搶救時必須同時兼顧心跳和呼吸,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必須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此時可以先二口氣,再擠壓,如此反復交替進行。
搶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長時間,必須耐心地持續進行,任何時刻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醫院途中,也一定要繼續進行搶救,邊救邊送。
如果發現嘴唇稍有啟合,眼皮活動或有吞咽動作時,應注意傷員是否已有自動心跳和呼吸。
若觸電者伴有創傷者,參照《創傷性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處理。
上一篇:工程創傷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下一篇: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