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勞動防護服號型、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與號型標志。
本標準適用于勞動防護服的規格設計、生產與選用。
本標準也適用于其他工作服的設計、生產與選用。
2引用標準
GB1335.1服裝號型男子
GB1335.1服裝號型女子
GB3975人體測量術語
GB5703人體測量方法
GT/T12903個人防護用品術語
3號型設置
3.1勞動防護服號型是以身高尺寸為號,以胸圍尺寸為型。依據我國成年男子(18~60歲)和成年女子(18~55歲)的身高、胸圍數據的實際分布設置號型。
3.2男子號型設置見表1。
表1男子號型設置cm
3.3女子號型設置見表2。
表2女子號型設置cm
3.4號型的使用
各地區根據勞動人口身體尺寸數據的分布及生產發放條件(見附錄A)及各種勞動防護服適體性的不同要求合理選用使用號型。
4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設置
4.1控制部位的選定與分類
4.1.1控制部位的選定與GB1335.1~1335.2相一致,測量方法見附錄B。
4.1.2控制部位分為高度、圍度二大類。
a.高度類:身高、頸椎點高、坐姿頸椎點高、全臂長、腰圍高。
b.圍度類:胸圍、頸圍、總肩寬、腰圍、臀圍。
這十個主要部位尺寸是服裝規格設計的依據。其中高度類尺寸隨身高變化相應變化。圍度類尺寸隨胸圍變化相應變化。
4.2腰圍尺寸的設置
同一胸圍條件下,根據人體體型的不同,分設二個腰圍尺寸作為上下裝配套選用。
4.3控制部位尺寸系列
4.3.1男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見表3。高度類和圍度類尺寸按號型要求組合。
表3男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cm
4.3.2女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見表4。高度類和圍度類尺寸按號型要求組合。
表4女子控制部位尺寸系列cm
5號型標志
5.1勞動防護服必須標明號型。
5.2號型表示方法
號與型之間用斜線分開并注明對應的腰圍數值。
例:上裝170/88
套裝(或下裝)
附錄A
防護服號型覆蓋率
(補充件)
A1全國成年男子號型身高與胸圍覆蓋率見表A1。
我國按人類學劃分的六個自然區成年男子號型身高與胸圍覆蓋率見表A2~表A7。
表A1全國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注:東北、華北地區:指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河北、山東、北京、天津。
中西部地區:指河南、山西、陜西、寧夏、青海、新疆、西藏、甘肅。
長江中下游地區:指江蘇、浙江、安徽、上海。
廣東、廣西、福建地區:指廣東、廣西、海南、福建。
云、貴、川地區:指云南、貴州、四川。
表A2東北、華北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3中西部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復蓋率%
表A4長江下游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5長江中游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6廣東、廣西、福建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7云、貴、川地區成年男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A2全國年成女子號型身高與胸圍覆蓋率見表A8。
我國按人類學劃分的六個自然區成年女子號型身高與胸圍覆蓋率見表A9~表A14。
表A8全國成年女子號型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9東北、華北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10中西部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11長江下游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12長江中游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13廣東、廣西、福建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表A14云、貴、川地區成年女子身高與胸圍覆蓋率%
附錄B
人體各部位的測量方法及測量示意圖
(補充件)
B1人體各部位的測量方法與GB5703相一致,術語與GB3975相同見表B1。
表B1人體各部位測量方法
B2人體各部位的測量示意圖見圖B1。
圖B1
1―身高;2―頸椎點高;3―坐姿頸椎點高;4―全臂長;5―腰圍高;6―胸圍;7―頸圍;8―總肩寬(后肩橫弧);9―腰圍(最小腰圍);10―臀圍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全國勞動防護用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總后軍需所、中國科學院系統研究所、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肖惠、馮士雍、趙晨、張云、羅秋科、楊廷欣、周國泰、劉海洋。
上一篇:浸水保溫服GB995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