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適用于焊接護目鏡的光學性能測試。
1透過率測試
1.1儀器
選用全自動、全波段分光光度計,但必須帶有衰減板附件。
1.2測試
1.2.1紫外線透過率測試
只對313nm和365nm兩個波長,首先測出吸收值,計算出透過率值。
1.2.2紅外線透過率測試
紅外線從780~2000nm,每隔10nm讀一次透過率值。最后根據公式算出平均透過率。
近紅外線規定780~1300nm根據公式(1)計算;
中紅外線規定1300~2000nm根據公式(2)計算;
濾光片遮光號1.2~6號透過率值大于0.5%時可以用上述直讀法,根據上述公式計算透過率。濾光片遮光號7~16號的透過率小于0.5%時不能用直讀法,必須用衰減片測吸收的辦法再計算出透過率值。
2可見光透過率的測試
2.1儀器
利用光學密度計進行測試,儀器精度為±0.10D。
2.2測試原理及過程
濾光片的遮光號由式(3)決定:
式中:S——濾光片遮光號;
D——光學密度。
測試時,將樣品放入光學密度計的測試位置,可測出濾光片光學密度,再根據式(3)計算出遮光號和可見光透過率。
3平行度測試
是評價濾光片光學質量的手段之一。
3.1測試裝置見圖所示。
3.2設備
光源、聚光鏡、標尺、聚光座。
3.3測試步驟
接通電源,調整零點,使1m光點落到標尺的零點上,即相互垂直,再將需測樣品放在聚光鏡與標尺之間(光線從樣品出面算起距標尺1m),光線從第一個面垂直入射再經過這樣品第二個面時,如果在標尺偏離1cm時,稱為一個棱鏡度,若在1/6個棱鏡度以下為合格。
在沒有上述裝置時,可直接測量鏡片厚度,確定平行度。在GB3609.1—834.1.1款中規定了濾光片規格尺寸。
長的方向厚度差要小于:
l長度差=tg12′23″×108=0.00331×108=0.354mm
寬的方向厚度差要小于:
l寬度差=tg12′23″×50=0.0036×50=0.180mm
規定測量濾光片的四個邊角厚度,一個邊兩個角厚度的平均值為此邊厚度,對邊厚度之差應小于上述規定數值。
4屈光度測試
利用普通測屈光度的查片機進行測試,每片濾光片兩條經線之間的屈光度不超過±0.125D,儀器精度要求±0.05D。
5顏色測定
濾光片顏色不能為單色,要混合色,最好為褐色、暗綠色,用分光光度計進行測試,透過率最大值的波長應在500~620nm之間,也可以為灰色,置于60W白熾燈光下目測。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提出。
本標準由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淑賢、邢志明、提長清、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