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單位】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關于2016年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
專項檢查情況的通報
安監總廳安健函﹝2016﹞2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
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2016年十項重大工作責任分工總體部署和2016年職業衛生監管工作安排,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于2016年6月和9月,分兩階段組織開展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技術服務機構)專項檢查,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共組織13個檢查組,對北京、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四川和海南等11個省(市)的46家技術服務機構(其中甲級23家、乙級20家、丙級3家)進行了監督檢查,對有關省級安全監管部門的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進行了調研督導。
本次檢查采取機構自查、盲樣考核(2013~2015年連續三年實驗室間比對綜合判定結果未出現“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可免于盲樣考核)和現場檢查的方式,現場檢查采用查閱檔案資料、人員訪談、實地察看等方法,重點對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條件符合情況、資質管理合規情況、技術服務能力情況和技術服務規范情況等進行了檢查,并現場核查了13家企業。
總體來看,各有關地區十分重視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通過完善制度、規范審批程序、發揮專家隊伍作用、強化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加強日常檢查和專項督查,進一步規范了技術服務機構從業行為,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初見成效。大部分技術服務機構注重基礎能力建設,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加強培訓教育、改進質量控制措施,依法執業意識進一步增強,技術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技術服務業績顯著增長,為政府部門職業衛生監管和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發揮了重要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作用。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機構在資質條件、資質管理、技術服務能力和技術服務規范性等方面存在問題。同時,也存在部分檢測評價標準適用性不強,專業技術人員青黃不接、流動頻繁,技術服務市場競爭不規范,一些地方監管不力、個別地方放低資質條件等問題。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本次專項檢查共發現問題344項,主要分布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技術服務不規范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共發現問題182項,占52.8%。46家機構中,93.5%的機構未按要求規范開展現場調查和工作日寫實,記錄不詳實,原輔材料、接害方式、職業病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等關鍵信息量不足,工作日寫實缺少對完整工作班的跟蹤調查和記錄等;50%的機構評價方案和檢測計劃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47.8%的機構存在采樣時段選擇隨意、采樣布點不合理、采樣數量不足、采樣方法不正確等問題;1家機構采樣記錄中的簽字人未到現場采樣;2家機構的現場采樣記錄中出現同一人在同一時間多個地點進行檢測并簽字。
。ǘ┘夹g服務能力不足問題70項,占20.3%。46家機構中,30.4%的機構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不全或識別錯誤的問題;41.3%的機構對職業接觸限值的理解和應用不到位,接觸濃度計算錯誤,甚至有機構對危害程度的評價未考慮接觸時間、頻次、接觸方式和接觸人數等因素;52.2%的機構在職業病防護設施評價中對防護設施調查、檢測和評價存在缺陷,建議措施針對性不強;個別機構評價報告照搬照抄現象嚴重,評價結論缺少對預期接觸水平的分析,建議措施模版化。
(三)資質管理不規范問題63項,占18.3%。46家機構中,10家機構存在儀器設備未按要求進行計量檢定或未按要求對儀器設備的狀態標識進行管理;1家機構未取得鎂及其化合物等參數計量認證,即開展檢測并出具了檢測報告;4家機構存在使用未經培訓合格人員從事技術服務并簽字的現象;1家機構使用非本單位專職技術人員從事技術服務;54.3%的機構檔案管理不規范,歸檔目錄信息不全、檔案材料不齊全、檔案資料未裝訂、編碼不規范等問題較為普遍。
(四)資質條件不滿足問題29項,占8.6%。46家機構中,9家機構存在實驗室布局不規范,如高溫室未獨立設置,天平室未設置緩沖間,試劑室無通風設施,預處理和檢測分析同室設置等問題;2家乙級機構實驗室使用面積不足200m2;2家機構計量認證證書超過有效期;1家機構缺少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關鍵設備;1家機構沒有獨立的職業衛生檢測實驗室;4家機構技術人員補充不及時,缺乏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衛生工程人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ㄒ唬﹪栏褓Y質審批,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規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技術服務機構監管工作,將強化機構監管、推動機構發展、提升機構能力、壯大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作為加強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重要抓手,把機構監管與用人單位落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等主體責任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機構資質認可,加強機構事中事后監管,指導做好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著力培養優秀專業人才。要認真落實國務院安委會《2016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的有關要求,組織做好技術服務機構專項監督檢查,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于2016年12月31日前將技術服務機構專項檢查情況報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
。ǘ┞鋵崣C構主體責任,確保整改到位。各技術服務機構要進一步規范從業行為,提升服務質量。要對照通報認真梳理本單位存在的問題,查找分析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細化糾正預防措施,確定整改節點,明確相關責任人,保證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各有關技術服務機構要于2016年11月30日前將整改報告報送所在地省級安全監管部門,甲級機構同時報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組織開展“回頭看”,對部分地區和有關技術服務機構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抽查。
(三)嚴格責任追究,依法處理違法違規問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將向社會公開本次專項檢查發現的問題(詳見附件),對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交由技術服務機構所在地省級安全監管部門依法作出處理。其中,存在超出規定業務范圍開展技術服務、使用外單位人員申請資質或從事技術服務、借用其他單位實驗室申請資質或開展檢測活動、專業技術人員未到現場工作即簽字、簡化技術服務程序和內容等違法違規問題的,要按照《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50號)的規定作出行政處罰;存在實驗室、儀器設備、專職技術人員等不符合資質條件問題的,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應依法撤銷其資質。請各有關省級安全監管部門根據檢查組移交的相關材料和本通報要求,依法履行行政處罰程序,盡快作出相關處理決定,于2016年12月31日前將處理情況報送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職業健康司。
請將本通報精神迅速傳達至轄區內所有技術服務機構,并督促抓好貫徹落實。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
2016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