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護送似乎是件簡單而平常的事情,是一個用力搬運和交通運輸問題,與醫療、急救無密切關系。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搬運、護送不當可使危重傷員在現場的救護前功盡棄。不少已被急救處理較好的傷員,往往在不正確的運送途中病情加重、惡化;有些傷員因經不住路途顛簸或病情惡化,不能及時施以急救而喪失生命。
(一)概述 隨著急救事件,尤其是在遠離家園的旅游度假、公共出差等情況下發生的急癥、創傷的增多,人們熟悉到醫療救護運送是現場急救的重要內容,是連接傷員能否安全到達醫院而獲得全面有效救治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 近20年來,搬運護送的方法及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變。裝備精良、性能良好的救護車和艇船以及救護直升機、輕型噴氣式救護飛機等已構成醫療運輸的重要內容。但是,無論怎樣先進,傷員從發病現場到被搬運到擔架、救護車、飛機等過程,都要求救護人員把握正確的救護搬運知識和技能。 創傷的搬運護送包括如何將傷員從受傷現場搬出,以及現場救護后救護車等護送到醫院兩個方面。如從汽車駕駛室、倒塌的物體下、狹窄的坑道、旅游景點、家庭住宅區等搬出傷員。其目的: ①使受傷傷員脫離危險區,實施現場救護; ②盡快使傷員獲得專業治療; ③防止損傷加重; ④最大限度地拯救生命,減輕傷殘。
(二)搬運器材 擔架是運送傷員最常用的工具,擔架種類很多。
1.擔架器材 ①折疊樓梯擔架:便于在狹窄的走廊、曲折的樓梯的搬運; ②折疊鏟式擔架:為醫用專業擔架,擔架雙側均可打開,將傷員鏟人擔架, 常用于脊柱損傷傷員的現場搬運; ⑧真空固定墊:可以自動(或打氣)成形,并根據傷員的身體外形將傷員固定在墊中,擔架搬運; ④漂浮式吊藍擔架:海上救護,將傷員固定于垂直的位置保證頭部完全露出水面; ⑤帆布擔架:適用于內科系列的傷員,對懷疑有脊柱損傷的傷員禁用。
2.自制擔架 ①木板擔架:可用門板等制作; ②毛毯擔架:在傷員無骨折的情況下運用,毛毯也可用床單、被罩、雨衣等替代; ③簡易擔架:在戶外現場應用中要慎重,盡可能用木板擔架。對于無骨折的傷員,病情嚴重時急用; ④繩索擔架:用木棒兩根,將堅實繩索交叉纏繞在兩根木棒之間,端頭打結 ⑤衣物擔架:用木棒兩根,將大衣袖翻向內成兩管,木棍插入內,衣身整理平整。
(三)搬運護送原則 ①迅速觀察受傷現場和判定傷情; ②做好傷員現場的救護,先救命后治傷; ③應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 ④傷員體位要適宜; ⑤不要無目的地移動傷員; ⑥保持脊柱及肢體在一條軸線上,防止損傷加重; ⑦動作要輕便,迅速,避免不必要的振動; ⑧注重傷情變化,并及時處理。
(四)搬運方法 正確的搬運方法能減少傷員的痛苦,防止損傷加重;錯誤的搬運方法不僅會加重傷員的痛苦,還會加重損傷。因此,正確的搬運在現場救護中顯得尤為重要。 操作要點:
①現場救護后,要根據傷員的傷情輕重和特點分別采取攙扶、背運、雙人搬運等措施;
②疑有脊柱、骨盆、雙下肢骨折時不能讓傷員試行站立;
③疑有肋骨骨折的傷員不能采取背運的方法;
④傷勢較重,有昏迷、內臟損傷、脊柱、骨盆骨折、雙下肢骨折的傷員應采取擔架搬運方法;
⑤現場如無擔架,制作簡易擔架,并注重禁忌范圍。
1.徒手搬運 對于轉運路程較近,病情較輕,無骨折的傷員所采用的搬運方法。
(1)拖行法 現場環境危險,必須將傷員移到安全區域。 ①位于傷員的背后; ②將傷員的手臂橫放于胸前; ③救護人員的雙臂置于傷員的腋下,雙手緊抓傷員手臂; ④緩慢向后拖行; ⑤或者將傷員外衣扣解開,衣服從背后反折,中間段托住頸部,拉住緩慢向后拖行。
(2)自行法 用來扶助傷勢稍微并能自行的清醒傷員。 ①位于傷員一側,將傷員靠近救護人員一側的手臂抬起,置救護人員頸部; ②救護人員外側的手緊握傷員的手臂,另一只手扶持其腰: ③使傷員身體略靠著救護人員。
(3)抱持法 用于運送體重輕的傷員。 ①位于傷員一側; ②一只手臂托傷員腰部,另一只手臂托大腿; ③將傷員抱起。
(4)爬行法 適用于在狹小的空間及火災煙霧現場的傷員搬運。 ①將傷員的雙手用布帶捆綁于胸前; ②救護人員騎跨跪于傷員的胸部,將傷員的雙手套于頸部; ③使傷員的頭、頸、肩部離開地面,救護人員的雙手著地; ④救護人員拖帶爬行前進。
(5)杠轎式此法為兩名救護人員的搬運。 ①救護人兩人對面站于傷員的背后,呈蹲位; ②各自用右手緊握左手腕,左手再緊握對方右手腕,組成手座杠轎; ③傷員將兩手臂分別置于救護人員頸后,坐在手座杠轎上; ④救護人員慢慢抬起,站立,用外側腳一同起步搬運。
2.擔架搬運 擔架是現場救護搬運中最方便的用具。有2~4名人員,救護人員按救護搬運的正確方法將傷員輕輕移上擔架,需要的話,做好固定。 搬運要點: ①傷員固定于擔架上; ②傷員的頭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后面抬擔架的救護人員觀察傷員的變化; ③抬擔架人的腳步、行動要一致; ④向高處抬時,前面人要將擔架放低,后面人要抬高,以使傷員保持水平狀態;向低處抬則相反; ⑤一般情況下傷員多采取平臥位,有昏迷時頭部應偏于一側,有腦脊液耳漏、鼻漏時頭部應抬高30。,防止腦脊液逆流和窒息。
(1)鏟式擔架、脊柱板有固定帶,將傷員固定,前后各1~2人合力抬起搬運。
(2)帆布擔架及簡易擔架,擔架上要先墊被褥、毛毯等,防止皮膚壓傷。在頸部、腰部、踝下空虛處要加墊、衣物等墊起。不適宜骨折傷員的搬運。
(3)毛毯擔架抬法,傷員無骨折而傷勢嚴重,樓梯狹窄用此方法。 ①將毛毯卷至半幅放在地上,卷邊靠近傷員; ②四位救護人員分別同跪在傷員頭、肩、腰、腿部一側; ③合作將傷員身體側轉,并使毛毯卷起部分貼近傷員背部; ④將傷員輕輕向后翻轉過毛毯卷起部分; ⑤置傷員為仰臥位; ⑥再將毛毯兩邊緊緊卷向傷員,并貼近其身旁; ⑦兩名救護人員一只手抓住平頭部的卷毯,另一只手抓住平腰部卷毯; ⑧另兩名救護人員一只手抓住平髖部的卷毯,另一只手抓住平足踝部卷毯; ⑨同時合力,抬起傷員。
3.傷員的緊急移動
(1)從駕駛室搬出 ①一人雙手掌抱于傷員頭部兩側,軸向牽引頸部,可能的話帶上頸托; ②另一人雙手輕輕軸向牽引傷員的雙踝部,使雙下肢伸直; ③第三、四人雙手托傷員肩背部及腰臀部,保持脊柱為一條直線,平穩將傷傷員搬出。
(2)從倒塌物下搬出 ①迅速清除壓在傷員身上的泥土、磚塊、水泥板等倒塌物; ②清除傷員口腔、鼻腔中的泥土及脫落的牙齒,保持呼吸道通暢: ③一人雙手抱于傷員頭部兩側牽引頸部; ④另一人雙手牽引傷員雙踝,使雙下肢伸直; ⑤第三、四人雙手平托傷員肩背部和腰臀部; ⑥四人同時用力,保持脊柱軸位,平穩將傷員移出現場。
(3)從狹窄坑道將傷員搬出 ①一人雙手抱于傷員頭部兩側牽引頸部; ②另一人雙手牽引傷員雙踝,使雙下肢伸直; ③第三、四人雙手平托傷員肩背部和腰臀部,將傷員托出坑道,交于坑道外人員將傷員搬出。
(4)脊柱骨折移動 四人搬運方法: ①一人在傷員的頭部,雙手掌抱于頭部兩側軸向牽引頸部; ②另外三人在傷員的同一側(一般為右側),分別在傷員的肩背部、腰臀部、膝踝部,雙手掌平伸到傷員的對側; ③四人均單膝跪地; ④四人同時用力,保持脊柱為一軸線,平穩將傷員抬起,放于脊柱板上; ⑤上頸托,無頸托頸部兩側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 ⑥頭部固定器固定頭部,或布帶固定; ⑦6~8條固定帶,將傷員固定于脊柱板; ⑧2~4人搬運。
(5)骨盆骨折移動 三人搬運方法: ①傷員骨盆固定; ②三人位于傷員的一側; ③一人位于傷員的胸部,傷員的手臂抬起置于救護人員的肩上;一人位于腿部,一人專門保護骨盆; ④雙手平伸,同時用力,抬起傷員放于硬板擔架; ⑤如有骨盆骨折,骨盆兩側用沙袋或衣物等固定,防止途中晃動: ⑥如上臂有骨折,固定后上臂用衣物墊起,與胸部相平行,肘部屈曲90。放于腹部; ⑦頭部、雙肩、骨盆、膝部用寬布帶固定于擔架上,防止途中顛簸和轉動。
4.現場搬運注重事項
(1)搬動要平穩,避免強拉硬拽,防止損傷加重;
(2)非凡要保持脊柱軸位,防止脊髓損傷;
(3)疑有脊柱骨折時禁忌一人抬肩,一人抱腿的錯誤方法;
(4)轉運途中要密切觀察傷員的呼吸、脈搏變化,并隨時調整止血帶和固定物的松緊度,防止皮膚壓傷和缺血壞死;
(5)要將傷員妥善固定在擔架上,防止頭部扭動和過度顛簸。
(五)護送 作為運載工具的車輛、船艇、飛機,不僅僅是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搶救、運送傷員的場所;傷員護送者,可能是親屬友人,也可能是醫務人員或救護人員。 在護送途中應注重三個方面。
1.嚴密觀察傷情 因為需要運送至醫院的傷員情況多為比較危重,所以在現場搬動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傷情,有時甚至能刺激、誘發某些癥狀的再度出現,如嘔吐、抽搐等。因此,在運送途中要嚴密觀察傷情。 途中應觀察傷員的意識、呼吸、脈搏、瞳孔、血壓、面色以及主要傷情的變化。
2.處理危及生命的情況 一般來說,轉運途中不再處理傷員的有關傷情。因為經過現場初步、必要的處置后,傷情能得到一些緩解,然后盡快送至醫院,進一步全面地予以救治。有些傷員經初步處理后,因搬運等原因可導致病情變化。所以,當出現危及生命情況時,應立即進行搶救處理。若呼吸、心跳忽然出現危象或驟停,則應毫不猶豫地在救護車等環境中,進行心肺復蘇,以免前功盡棄。
3.具體傷情的變化 在運送傷員的途中,若傷員的傷情出現了明顯惡化,也需要進行緊急處理。如對肢體包扎過緊,造成肢體缺血而使手指、足趾變涼發紫,則應立即調整包扎;遠距離長時間轉運傷員,止血帶需定時放松;傷員頻繁劇烈的抽搐、嘔吐等,需要立即作相應處理。
下一篇:現場骨折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