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常山縣以鄉鎮消防工作站為平臺,以鄉鎮專職隊建設為推手,以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為抓手,以農村消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有力推進了農村消防安全創新體系試點工作,實現了農村火災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創建工作全面推進。該縣14個鄉鎮、1個辦事處都已成立消防安全委員會,建立了鄉鎮、村兩委必須履行的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教育、消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等職責。各鄉鎮、辦事處依托綜治、安監等機構成立消防工作站,工作站實行實體化運作,落實辦公場所,確定5名以上的工作人員,做到了統一標牌、統一制度、統一資料柜。此外,各行政村明確消防安全專兼職管理人員,由村民委員會班子成員擔任,負責該村的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的落實和村自愿消防隊的日常訓練、演練。
二是基礎設施穩步提升。制定《常山縣農村社區公共消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住建、水利、消防三家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每個項目工程消防供水工作方案,加強了農村地區的消防給水建設。結合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明確了建設標準和設置要求。在每個消火栓設置點設置相應的永久性固定標識,合理設置消防水帶、水槍、滅火器等器材配置點,確保及時取用。目前該縣球川鎮已完成75個消火栓的建設。
三是專職隊伍管理規范。出臺了《常山縣專職消防隊建設實施意見》,賦予鄉鎮專職消防隊火災撲救、宣傳教育、業務培訓、消防檢查巡查等方面的職能,實行政府組建、公安管理、消防指導、“一隊多能”的建隊格局。依托政府專職消防隊、各行政村成立了自愿消防隊伍,承擔起農村初期火災的撲救,各村的自愿消防隊伍人員均在7人以上,并制定了相應的訓練制度。
四是體系建設“網格化”。實行“網格化”管理,將鄉鎮(辦事處)為“大網格”,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培訓工作;行政村(社區)為“中網格”,負責本網格的消防隱患排查和消防宣傳工作;行政村(社區)內街區、樓院、村組、社會單位、微小企業、各類個體工商戶、社會服務組織為“小網格”,負責本網格消防隱患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排查。目前,該縣共劃分出15個“大網格”、349個“中網格”,把網格化管理科學涵蓋到整個轄區,力爭實現“無縫隙、無缺口”的消防安全監管格局。
五是宣傳教育廣泛深入。豐富消防安全宣傳載體,各行政村、自然村紛紛設置了固定的消防安全宣傳牌、宣傳欄和警示標語等。該縣文明辦也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了“文明村鎮”、“五好家庭”評比內容。加強社會消防安全培訓,依托鄉鎮、村兩委黨校培訓基地,建立鄉鎮領導、村兩委、村民三級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機制。將消防安全培訓教育納入鄉鎮領導日常和晉職培訓,提高鄉鎮領導消防管理水平和意識。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