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役裝置進行安全現狀評價,選擇的評價方法適用與否,關系到評價結果的可靠程度。因此,應該根據在役裝置的生產工藝與設備、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以及評價范圍和內容要求,合理選用評價方法。
天津市某乙炔氣廠是用電石法生產瓶裝溶解乙炔氣的專業廠,年產瓶裝溶解乙炔氣I6萬瓶。近幾年同時從事氧氣、氯氣和二氧化碳的充裝,年充裝量為14萬瓶。在對該廠進行安壘現狀綜臺評價中,針對該廠生產經營中使用的氣瓶、氣拒和液氧、液氬等低溫儲罐的實際情況 采用了預先危險分析、定量計算分析和安全檢查表3種不同的評價方法。
1.進行預先危險分析.確定主要危險有害目素及危險源
通過預先危險舒折,在生產、充裝過程中,該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是火災爆炸、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中毒窒息。發生火災爆炸的物質是乙快、丙酮,中毒物質是液氯,窒息物質是氬氣、二氧化碗和氯氣。發生火災爆炸的主要設備裝置是乙炔發生器、乙炔氣拒、壓縮克裝設備及其管道、乙炔鋼瓶、丙酮桶及丙酮計量槽等。液氧儲罐及氧氣瓶發生泄漏時,其富氧區遇有可燃物和火源也會引起火災。
液氧,液氬、二氧化碳儲壤及其氣體鋼瓶 乙炔氣充裝用壓力容器和乙炔鋼瓶.被氯鋼瓶、氨氣鋼瓶等是易發生超壓物理爆炸的危險設備在乙炔氣鋼瓶、氧氣鋼瓶充裝過程中,如檢驗失誤,前者混有氯氣,后者混有氫氣、乙炔等氣體,有發生化學爆炸的可能性。根據GBI8218-2000的規定和該廠使用的電石 乙炔氣儲存量,確定乙炔氣充裝問、乙炔瓶成品問屬于重大危險源,明確了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重點。
2.通過定量計算,預測危害范圍
為了預測其他設備的危險程度,定量計算其物質毒害和火災爆炸的影響范圍,評價中采用“八五”攻關課題“易燃、易爆重大危險源辨識評價技術研究”相關數學模型等定量計算評價方法。通過對乙炔氣柜泄漏蒸氣云爆炸的定量計算,計算出發生爆炸事故對氣柜周邊傷害/破壞半徑;對1 5m 的液氧儲罐,計算出發生物理爆炸時液氧氣化擴散火災范圍;對500kg的液氯鋼瓶爆破泄漏后液氯氣化擴散,計算出在靜風情況下可能造成的周圍人員中毒死亡、重傷半徑。以上的定量計算評價,為該單位事故預防和制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提供了依據。
3.運用安全檢查表,查出危險源平面布置隱患
評價組依據70多個安全法規、標準,編制出安全檢查表進行現場檢查。該廠對在役設備裝置采取了較為可靠的安全技術及安全管理措施,基本符合安全法規和標準要求。根據GBJ16~87(2001年版)等法規、標準,檢查出廠內建筑物之間、建筑物與周邊環境共有10處防火間距不符合規范要求。
安全現狀綜合評價后,該廠對上述問題認真落實整改。特別是氧氣瓶成品間、充裝間與廠區周圍民房間距不符合防火規范的問題,因涉及居民搬遷費用較大,經廠家多次研究,最終將氧氣充裝間移至廠內北側符合防火規范的位置,共用資金8萬元。
安全現狀綜合評價,既為企業提供了合理可靠的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也消除了該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對周圍環境造成的事故隱患。
上一篇:危險因素的分類
下一篇:系統安全分析評價技術方法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