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適量地喝酒,又有點好菜,心情舒暢,往往會化害為益,收到意外的好處。因為酒精經(jīng)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酒的酒精度數(shù)越高,機體所消耗的酶與維生素就越多,故應及時補充。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均可作為佐菜。而咸魚、香腸、臘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與亞硝酸鹽,與酒精反應不僅會傷害肝臟,而且易造成口腔與食道粘膜的損害,所以,不宜過多用佐菜。
有些人飲酒時只喝酒不吃菜,就會使肝臟遭殃。從保健角度來說,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動物性蛋白質豐富的菜,這也是飲酒的一個竅門,市場上出售的保肝藥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膽堿成分。而牛肉、燒雞、魚以及其他動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因此,吃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藥。堿性食物,如醋拌的涼菜、青菜及水果等,對保護肝臟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時吃些呈堿性的食物蔬菜(如拌涼菜),就可以中和酸性,從而減輕肝臟的負擔。在喝酒時多吃魚、雞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處。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將鹽分隨尿排出。為補充體內(nèi)鹽分的損失,飲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鹽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鹽分增加了血液濃度,所以酒后易產(chǎn)生渴感。這時一杯接一杯地飲水,對肝臟也不利。最好是吃些水果,這樣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體內(nèi)燃燒,從而減少其對肝臟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