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車的人越來越多了。由于汽車司機會發生一些特有的職業病,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視,所以有關這方面的保健知識應該得到相應的普及。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司機容易忽略的“頸椎微錯位”。
頸椎微錯位是常見的頸椎疾病之一。我們知道,人之所以能直立活動主要是靠脊柱,而頸椎則是脊柱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脊柱是由多個椎體組成,頸椎體一共有七個,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結構特殊而直接相連構成關節外,其余頸椎都是由椎間盤相連結的。頸椎微錯位指的是頸椎間關節摩動功能發生故障,從而造成了頸部的運動障礙。
引起頸椎微錯位的原因主要是頭部長期處于某個固定位置。據臨床觀察,由于汽車司機的職業特性所致,因此發生頸椎微錯位的患者為數不少。大約有35%的司機發生過頸椎微錯位現象。醫學專家指出,這些頸椎微錯位的患者,都是由于頸椎肌肉痙攣,造成頸椎間關節處于一個不正常的位置,好像關節脫位一樣,引起頸椎間關節運動喪失。
當頸椎發生微錯位時,就可壓迫和刺激局部神經,從而引起反射性的頭部、肩部、上肢等處疼痛、發酸、發脹、頸部運動障礙,頸部肌肉痙攣發硬,棘突可出現排列異常并有壓痛。頭痛和眩暈是頸椎錯位的主要癥狀,當癥狀發生時,司機往往不察覺,以為是一般的頭痛腦熱,服用感冒藥物幾天無效才想起到醫院檢查而被確診。
頸椎微錯位發生以后,汽車司機不可勉強開車,以防發生交通意外,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有些人想像得很簡單,認為將脖子扳正就行了。其實,如果不懂推拿手法是容易出問題的。在治療上要注意兩點,即用推法、揉法、拿法等手法按摩頸部軟組織,解除肌肉痙攣,然后用拉頭轉頸法促使頸椎正常位置的恢復。預防頸椎微錯位的方法,主要是注意開車的姿勢,不要老是將頭部前傾,應定時變化其位置,駕駛時間也不宜過長,停車后及時活動頸部,另外,在平時睡覺時枕頭不宜過硬過高。
上一篇:防御駕駛的六個要素
下一篇:安全行車要素之注意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