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CL2)由電解食鹽水溶液而制得,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制藥、農藥、造紙、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和制取鹽酸、漂白劑及其它氯化物,可用于自來水消毒。氯的毒性大,一旦泄漏,會引起急慢性中毒。
一、理化特性
氯為黃綠色的氣體,具有窒息性臭味。原子量35.453,密度3.214,溶點-101℃,沸點-34.5℃。氯溶于水和堿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其性質極活潑,尤以濕的氯為烈,但干燥氯在低溫下不活潑。容易被液化成液氯,便于儲存和運輸。
二、職業危害
1、接觸機會 氯氣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因設備和管道密封不良造成泄漏,或使用過量均可引發中毒;意外事故(停電)也可造成氯氣外逸。液氯在儲運過程中,因儲槽、管道、閥門破裂而泄漏;液氯鋼瓶超裝、錯裝、混裝,或遇暴曬均可發生物理或化學性爆炸。
2、中毒表現 氯是強烈刺激性氣體,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后,對局部黏膜有強烈刺激和氧化作用,導致支氣管痙攣、化學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炎、哮喘性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等。輕重可分為4度:
刺激反應 一般性眼結膜及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癥狀。肺部無陽性體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羅音,胸部X射線無異常。
輕度中毒 咳嗽、有少量痰、胸悶。雙肺有散在干羅性聲音、濕羅音或哮鳴音。X線胸片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周圍炎。
中度中毒 有輕度紫紺,雙肺有干濕羅音或彌漫性哮鳴音。X線胸片顯示支氣管炎、間質性肺水腫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腫等。
重度中毒 咳大量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呼吸困難、胸部緊束感、明顯紫紺。雙肺有彌漫性濕羅音。X線胸片符合彌漫性肺泡性肺水腫或中央性肺泡性肺水腫。當呼吸頻率明顯加快或呼吸窘迫,胸部X線顯示兩肺廣泛融合的大片狀陰影,符合急性呼吸窘迫征;或出現嚴重窒息;或氣胸、縱隔氣腫等嚴重并發癥,可猝死。
三、急性中毒搶救 搶救應注意的事項是:
1、發現中毒 立即將病人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安靜并保暖;
2、對癥治療 鎮靜劑、鎮咳劑、支氣管鎮痙劑、吸氧
3、積極防治肺水腫 一旦發生肺水腫。要消泡,解痙
4、積極治療并發癥 根據并發癥的發病情況予以搶救,四、預防對策
預防氯氣的中毒有4項基本措施:
1、管理措施 健全規章制度,如安全操作制度、安全檢修規程、液氯鋼瓶安全使用制度、防護措施和防護用品使用維護制度、安全衛生教育制度等。
2、防毒技術措施 生產自動化、密閉化、工人在遠離生產設備的控制室內操作;生產設備可框架式露天或半露天,自然通風好;液氯系統安裝逆止閥,突然停電可防止氯氣倒逆排放;生產空間安裝毒氣破壞系統,一旦有氯氣泄漏,可立即被吸入破壞系統予以破壞;采用新工藝;生產和使用氯的設備各類繁多,有槽、塔、罐、釜、泵等,接點多,閥門多,要經常維修,防止跑冒滴漏;液 氯鋼瓶充裝、儲存、運輸按規程辦;加強通風排毒。
3、個人防護措施 一旦發生意外泄漏,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讓毒氣吸入人體,安全撤離污染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備防毒面具和空氣呼吸器。
4、醫療衛生措施 建立毒物檢測站,定期對作業現場進行毒物監測;職業健康體檢;就業前和在崗定期體檢,發現職業禁忌癥應調離氯氣作業,建立急救室,配備搶救器材和搶救藥品,一旦發生中毒可就地搶救。
五、液氯鋼瓶異常情況處理
為保障安全生產,防止氯氣泄漏,是每個操作人員的職責。對發生氯氣泄露的處理方法,每個操作人員都應該掌握。現對常見的幾種異常情況的介紹如下:
(一)液氯鋼瓶閥門打不開:(包括超期貯存,一般貯存期不得超過三個月)。當閥門打不開時,不能過分用力,以免閥芯扳斷。遇有這種情況,可與充裝單位聯系解決。
(二)如遇閥門芯被扳斷,操作人員不能隨意拆扳,應及時與充裝單位聯系,采取嚴密措施,進行處理。
(三)液氯鋼瓶發生氯氣泄漏時,操作人員包括在場的有關人員,應保持鎮靜。首先戴好防毒面具,迅速切斷氣源,然后用氨水噴灑,查出泄漏點。處理過程中,不可直接用手觸及氯氣,以免凍傷。切忌用水噴灑鋼瓶,因為向鋼瓶噴水,會加速液氯氣化,同時對于鋼瓶泄漏處遇水后會腐蝕,使泄漏處擴大。同時,對于鋼瓶附件也易損壞。
鋼瓶泄漏的幾種方法介紹:
1、鋼瓶閥門泄漏,先將泄漏的閥門轉向上方,使其成氣氯狀態泄出(閥門向下時泄出的是液氯)。檢查泄漏處:
①閥門頂釘(閥芯)處泄漏:可先用扳手緊頂針,并旋緊閥門上的軋蘭螺帽,緊到不漏為原則。
②閥門出口處漏:旋緊頂針,再漏可將閥門出口處六角銅螺帽(無孔)旋緊。
③如遇上述兩種方法無效,可用聚乙烯薄膜或薄橡膠片包扎泄漏處,并及時與充裝單位聯系進行處理。
2、易熔塞受熱溶化氯氣外泄:操作人員戴好防護用具后,將泄漏處轉向上方,成氣氯狀態泄出,然后用直徑5毫米尖頭竹簽釘入封住,對泄漏鋼瓶應及時先用。如遇40升(小鋼瓶)用竹簽不易釘牢,可采用青鉛條或焊錫條釘入泄漏孔。
3、發現氯氣管道有裂縫或損壞,應首先切斷氣源(關閉液氯鋼瓶出口閥與生產裝置之間所有閥門),然后進行處理泄漏點。如果生產不允許停產,而且帶壓作業時,檢修人員必須戴好防護用品,用兩半軋蘭內襯橡膠片,用螺栓軋緊,作為緊急處理,待可以停產時,再進行更換管道。
(四)使用和貯存液氯鋼瓶的廠房(庫房)發生火災時,在迅速滅火的同時,根據火勢的大小,對裝有液氯的鋼瓶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如果火勢不大,廠房(庫房)局部燃燒,此時僅對燃燒部位進行滅火,同時對鋼瓶周圍可燃物和建筑物用水冷卻,以防火勢擴大,使鋼瓶受熱膨脹。
2、如果火勢擴大,在滅火的同時,要迅速將鋼瓶轉移到安全地帶。
3、在搶救過程中,切勿用水噴灑液氯鋼瓶,防止瓶內壓力升高。
4、當火焰包圍液氯滿瓶時,而鋼瓶又不能移開,此時易熔塞已經熔化,造成氯氣外泄,搶救人員應戴好防護用品,搶救人員應處在上風方向行動,防止吸氯。無關人員應迅速離開現場。
(五)有條件用氯單位,可在使用液氯鋼瓶的場所,設置緊急事故處理池,其處理方法:
處理池內應放滿中和劑(石灰乳或燒堿溶液),當鋼瓶泄漏,經處理后仍不能控制,此時應迅速將鋼瓶泄漏的一端,順池坡滑入池內,最好加以攪拌,要時刻監測反應情況,邊排放舊液邊補充中和劑,待氯氣全部中和后,應立即將池中反應物全部處理掉。取出鋼瓶,用水洗凈,防止鋼瓶被腐蝕。(處理池尺寸:長:2.5米 寬:2.0米 深:2.0米)
(六)發生大量氯氣泄漏事故的處理方法:
a)用氯崗位操作人員(以及熟悉生產具有處理氯氣泄漏經驗的人員)應緊守崗位,迅速排除故障。
b)及時報告消防、保衛、安全部門。
c)無關人員應迅速撤離現場。
d)保衛、安全部門人員及單位領導,得到報警后,應迅速趕赴現場組織搶救。
六、吸氯與凍傷的急救
當液氯鋼瓶發生泄漏時,泄漏出的液氯一旦與人體皮膚接觸,由于液氯氣化吸收熱量,能使皮膚凍傷。氣化后的氯氣會刺激眼、鼻、喉及皮膚。嚴重時可造成呼吸困難,咳嗽,直至肺水腫引起呼吸系統疾癥。吸氯后的急救方法:
(一)吸氯急救:
a)當事故現場有吸氯者,應迅速將其轉移到無氯氣污染的安全地點靜臥,將吸氯者的衣領、鈕扣及褲帶松開,使其呼吸暢通。如衣服上吸附了氯氣,為防止第二次污染,應及時給予更換衣服、更衣時防止著涼。
b)輕度吸氯者,可將其送醫務室服用解氯藥水。必要時可吸氧醫治。
c)對呼吸停止者,應施行人工呼吸,并送醫院,途中仍應施行人工呼吸。
(二)液氯沖入眼內:
可用大量清水,亦可用3%硼酸水沖洗,直至將眼內氯氣沖盡,再到醫務室處理。
(三)液氯凍傷處理:
人體被液氯凍傷,首先脫去被污染的衣服,補充凍傷部位先用大量水沖(至少15分鐘)。在24小時內,患部可涂搽藥膏,并用清潔紗布包扎。
上一篇:生產車間作業環境及安全管理
下一篇: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